藜麦麸皮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332738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藜麦麸皮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实验证明,藜麦麸皮提取物能有效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且藜麦麸皮75%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能力优于现有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藜麦麸皮提取物可用于制备调节糖化学代谢紊乱、降低餐后血糖、预防和/或治疗糖耐量受损和/或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产品,还可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肥胖症、高血压、慢性乙肝、艾滋病、肿瘤等以α‑葡萄糖苷酶为靶点的疾病的药物,更可以用以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安全高效。

Quinoa bran extract and its extrac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藜麦麸皮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提取领域,特别是涉及藜麦麸皮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藜麦(学名:ChenopodiumquinoaWilld),是藜科藜属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是印加土著居民的主要传统食物,有5000~7000多年的食用和种植历史。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进藜麦资源,直到2008年才开展进行规模化的藜麦种植。近几年来,我国藜麦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15年的种植面积已接近3333hm2,青海地区已经开始大范围种植,我国藜麦种植面积较大,主要分布于山西、甘肃、青海和吉林等地区。藜麦具有独特的丰富、全面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总酚与黄酮醇,所含营养成分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最高,而所含水溶性物质中,蔗糖和草酸的含量较高。另一方面,所含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3%,并且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及抗癌活性。藜麦麸皮(即藜麦的外种皮)中含有大量藜麦皂苷,皂苷味苦,食用前常通过水洗或者研磨去除,所以藜麦实际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藜麦麸皮。目前对于藜麦麸皮的利用,主要是用于提取藜麦皂甙,利用方式非常受限。如果可以更多的开发藜麦麸皮在其它领域的应用,可更好地提高藜麦的综合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藜麦麸皮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能够有效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藜麦麸皮提取物在制备抑制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产品中的用途。所述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药品、保健品、食品等。本专利技术通过实验数据表明,本专利技术藜麦麸皮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因此可用于制备具有相关作用的产品,安全有效。进一步地,所述产品为调节糖化学代谢紊乱的产品。所述糖化学代谢紊乱即指糖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glucosemetabolismdisorders)指调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代谢的激素或酶的结构、功能、浓度异常,或组织、器官的病理生理变化,监测血糖会有血糖的升高。通常是某些疾病、肥胖、高脂饮食等原因,或者先天性因素引起人体调节糖代谢的激素或酶的结构、功能、浓度异常或组织、器官病变导致。葡萄糖苷酶是生物体内糖代谢途径中的重要成员之一。β-葡萄糖苷酶可以参与纤维素的代谢以及多种生理生化途径,α-葡萄糖苷酶更是直接参与淀粉及糖原的代谢途径。这类酶的功能发生异常会导致出现代谢类的疾病,同时这类酶也是多种药物与抑制剂的作用靶点,用以调节人体内的糖化学代谢。因此,本专利技术藜麦麸皮提取物可通过调节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进而调节人体内的糖化学代谢,可用于制备相关产品。进一步地,所述产品为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产品。进一步地,所述产品为降低餐后血糖的产品。本专利技术藜麦麸皮提取物可通过过抑制肠黏膜上的α-葡萄糖苷酶,使淀粉分解为葡萄糖的速度减缓,减少和延缓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以降低血糖,对餐后高血糖的作用比较明显,可用于制备降低餐后血糖的产品。进一步地,所述产品为预防和/或治疗糖耐量受损和/或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产品。糖调节受损即糖尿病前期,主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fastingglucose,IFG)和糖耐量减低(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GT)。本专利技术藜麦麸皮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有效改善糖调节受损,预防和/或治疗糖耐量受损和/或糖尿病,同时也可预防或改善糖尿病并发症,可用于制备相关产品。进一步地,所述产品为预防和/或治疗肥胖症、高血压、慢性乙肝、艾滋病、肿瘤中的一种或几种病症的产品;进一步地,所述产品为药物、保健品、食品中的至少一种。α-葡萄糖苷酶在食物吸收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与之结合后,食物才能消化和吸收。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降糖机制是,通过抑制肠黏膜上的α-葡萄糖苷酶,使淀粉分解为葡萄糖的速度减缓,减少和延缓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以降低血糖,对餐后高血糖的作用比较明显。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单独使用本类药物通常不会引发低血糖,因此可帮助减少血糖的波动。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变的概率,对心肌梗死的改善作用最为显著。是少数可干预糖耐量受损的口服降糖药之一。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不仅对糖尿病有确切的疗效,而且对于肥胖症,慢性乙肝,艾滋病及肿瘤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进一步地,所述产品为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本专利技术通过实验表明,本专利技术藜麦麸皮的不同提取物均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抑制活性,75%乙醇提取物提取物的抑制能力还优于现有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均可用于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组合物,包括重量比50%以上的藜麦麸皮提取物;进一步地,包括重量比70%以上的藜麦麸皮提取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产品,其特征在于,由藜麦麸皮提取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载体组成;以上所述的藜麦麸皮提取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助添加性成分混合后,按相应的常规药物制剂方法,可以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的药物。例如,与在口服制剂中可以被接受的如崩解剂、赋形剂、润滑剂、粘合剂、填充剂等常用的辅助添加成份混合后,按常规的操作方法和过程,可以制成为片剂、丸剂、胶囊剂或多种相应的缓释剂、控释剂等固体口服制剂形式的药物;与常规的增溶剂、乳化剂、润湿剂、起泡或消泡剂等表面活性剂、稀释剂、防腐剂、稳定剂、矫味剂、增稠剂等混合后,按相应的常规方法,可以制成为如水剂、糖浆等液体制剂形式的口服药物。进一步地,所述产品包括50%~80%藜麦麸皮提取物、10%~25%微晶纤维素、9%~22%药用淀粉、1%~3%硬脂酸镁。上文中所述的用途或组合物或产品中,所述藜麦麸皮提取物为藜麦麸皮水提取物、藜麦麸皮乙酸乙酯提取物和藜麦麸皮乙醇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所述藜麦麸皮乙醇提取物为65%~95%乙醇提取的提取物。更进一步地,所述藜麦麸皮乙醇提取物为75%乙醇提取的提取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藜麦麸皮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内容:将藜麦麸皮用溶剂超声提取;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提取时:藜麦麸皮与溶剂的料液比为1:(10~20)g/mL、时间0.5~1.5h、温度20~40℃、超声功率20~50KHZ;优选时间1.0h、温度30℃、超声功率40KHZ;进一步地,所述溶剂为水、乙酸乙酯和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所述乙醇为65%~95%的乙醇水溶液;更进一步地,所述乙醇为75%的乙醇水溶液。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分别通过水、乙酸乙酯、乙醇成功提取对应的藜麦麸皮提取物,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2)本专利技术藜麦麸皮提取物均能有效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且藜麦麸皮75%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能力优于现有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用于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产品,也可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藜麦麸皮提取物在制备抑制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产品中的用途。/n

【技术特征摘要】
1.藜麦麸皮提取物在制备抑制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产品中的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为调节糖化学代谢紊乱的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为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产品;进一步地,所述产品为降低餐后血糖的产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为预防和/或治疗糖耐量受损和/或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产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为预防和/或治疗肥胖症、高血压、慢性乙肝、艾滋病、肿瘤中的一种或几种病症的产品;进一步地,所述产品为药物、保健品、食品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为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进一步地,所述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7.一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重量比50%以上的藜麦麸皮提取物;进一步地,包括重量比70%以上的藜麦麸皮提取物。


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琦王洪伦胡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