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纳豆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6000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甘纳豆生产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原料豆接收、仓储、机选、人选、清洗、计量、煮制、蜜渍、冷却、真空包装,所述冷却时需要将蜜渍好的豆子放在托盘中并通过小推车推进冷却室内,冷却室的温度始终保持在10℃‑25℃之间;所述冷却室内设置有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位于冷却室四周的收集板以及固接在所述收集板一侧的拉绳,所述拉绳远离所述收集板的一侧固接在冷却室的天花板上,所述收集板上端逐渐远离墙壁,与四周墙壁倾斜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该工艺加工出的甘纳豆甜度基本和预先配置出来的甜度一致,降低了加工出来的甘纳豆的甜度和预先配置出来的甜度之间的偏差。

A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gannatt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纳豆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豆制品的加工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甘纳豆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甘纳豆是日本特有的一种传统风味休闲食品,其生产制作及流行在日本已有50多年历史。甘纳豆味道甘甜,豆香浓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它大量均衡的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类营养元素,如蛋白质、植物纤维、钙、维生素等,且豆类所独有的植物纤维对清理肠道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一般甘纳豆的做法是依次进行的原料豆接收、仓储、机选、人选、清洗、计量、煮制、蜜渍、冷却、真空包装。而由于蜜渍的方法比例都是一致的,所以豆子中的含水量就会对每批加工出来甘纳豆的甜度产生较大的影响。而由于外界因素影响,例如在把加工好的豆子放置在托盘中并通过小推车推进冷却室进行冷却时,由于豆子温度很高,豆子上的水蒸汽会散发至冷却室的空气中,水蒸气会在冷却室的墙壁上和天花板上凝聚成水珠,当水珠凝聚过多时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滴落,从而掉进放置在冷却室中的豆子中,增加豆子的含水量,从而使加工出来的成品的甜度和预先根据需要配置出来的甜度产生较大的偏差,那么如何才能降低加工出来的成品的甜度和预先按照比例配置出来的甜度之间的偏差,这是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甘纳豆生产工艺,其优点是通过该工艺加工出的甘纳豆甜度基本和预先配置出来的甜度一致,降低了加工出来的甘纳豆的甜度和预先配置出来的甜度之间的偏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甘纳豆生产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原料豆接收、仓储、机选、人选、清洗、计量、煮制、蜜渍、冷却、真空包装,所述冷却时需要将蜜渍好的豆子放在托盘中并通过小推车推进冷却室内,冷却室的温度始终保持在10℃-25℃之间;所述冷却室内设置有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位于冷却室四周的收集板以及固接在所述收集板一侧的拉绳,所述拉绳远离所述收集板的一侧固接在冷却室的天花板上,所述收集板上端逐渐远离墙壁,与四周墙壁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把煮好的豆子通过小推车放置在冷却室内时,由于豆子温度很高,豆子上的水蒸气会散发至冷却室的空气中,当水蒸气碰到设置在冷却室四周温度较低的收集板上时会迅速凝聚成水珠,并顺着收集板表面向下滑落,避免了水珠直接向下掉进冷却室的豆子中而增加豆子的含水量。使得加工出的甘纳豆甜度基本和预先配置出来的甜度一致,降低了加工出来的甘纳豆的甜度和预先配置出来的甜度之间的偏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固接在冷却室四周墙壁上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板下端抵接在所述收集槽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收集板收集到的水珠,可以顺着收集板滑进位于收集板下方的收集槽中,避免了掉落至冷却室的地面上从而使冷却室的环境受到污染。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一端连通至室外的排水管以及连通在所述收集槽和所述排水管之间的连接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槽中收集到的水通过连接管流至排水管中,并通过排水管排至室外,避免了当收集槽中收集到的水过多时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排水,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煮制在煮制锅内完成,所述煮制条件为豆子和水的比例为1:5,煮制时间为60min-80min。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每次煮出来的豆子都软硬一致,并且通过这个比例煮出来的豆子不仅软硬适中还可以保留住豆子本身的甜度和味道。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煮制需要提前将清洗好的豆子放进常温的水中浸泡10h。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先让干豆子吸水变软,便于缩短煮豆时豆子的煮制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煮制锅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底部开设有贯通所述锅体内外部的排出口,所述锅体内部的排出口处可拆卸连接有排水网筒,所述排出口与所述排水网筒内部连通,所述锅体外部的排出口处设置有控制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煮制时,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排水网筒安装在锅体内部,然后把要煮制的豆子放置在锅体内。当煮制完毕后,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打开控制阀,位于锅体内的水通过排水网筒内部从排出口排出,而煮豆锅内部的豆子则被留在锅体内。等煮豆水排出完毕后,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把排水网筒从煮豆锅中拆下拿出,此时煮好的豆子就会通过排出口排出,至此完成整个煮豆工作,而且也把煮好的豆子和水进行了彻底的分离,而且在分离时由于是把水排净后又对豆子进行排出,所以保证了豆子中的含水量较少,进一步降低了加工出来的甘纳豆的甜度和预先配置出来的甜度之间的偏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网筒的网孔直径要小于豆子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在排水时位于锅体内部的豆子也通过排水网筒排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蜜渍所用原料为白砂糖和水,熬制条件为白砂糖和水比例为1:1,熬制温度控制在110℃-115℃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保证每次加工时所用到的糖浆甜度一致,便于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加工出来的成品甘纳豆的甜度,选择合适的比例进行和煮好的豆子进行混合。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该工艺加工出的甘纳豆甜度基本和预先配置出来的甜度一致,降低了加工出来的甘纳豆的甜度和预先配置出来的甜度之间的偏差;2.煮豆锅和排水网筒的设置可以把煮好的豆子和水进行了彻底的分离,而且在分离时由于是把水排净后又对豆子进行排出,所以保证了豆子中的含水量较少,进一步降低了加工出来的甘纳豆的甜度和预先配置出来的甜度之间的偏差;3.蜜渍的固定化设置可以保证每次加工时所用到的糖浆甜度一致,便于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加工出来的成品甘纳豆的甜度,选择合适的比例进行和煮好的豆子进行混合。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是煮豆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为了反映煮豆锅结构所做的示意图;图4是冷却室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为了反映冷却室内部结构所做的示意图;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1、锅体;12、中空层;13、排出口;14、排水网筒;15、控制阀;16、卡接块;17、卡接槽;18、手柄;2、收集装置;21、收集板;22、拉绳;23、收集槽;24、排水管;25、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甘纳豆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豆接收,原料豆验收具体标准如下:通过目测原料豆外观:豆子粒圆,种皮光滑,籽粒坚硬;按照GB2763标准使用农残检测仪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检验标准如下为:百菌清≤0.2mg/kg,氯氰戊菊酯≤0.05mg/kg。步骤二:仓储,存放豆子的仓库应保持干燥、阴凉、通风透气,并将各处缝隙封好。用20%石灰水粉刷,消灭虫卵和成虫。入库的豆粒不能接触地面,要用油毡,塑料膜铺地防潮。豆子的水分应控制在12%以内,豆子水分高时可以用日晒或者是低温摊晾来降低水分。步骤三:对原料豆进行机选,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甘纳豆生产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原料豆接收、仓储、机选、人选、清洗、计量、煮制、蜜渍、冷却、真空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时需要将蜜渍好的豆子放在托盘中并通过小推车推进冷却室内,冷却室的温度始终保持在10℃-25℃之间;/n所述冷却室内设置有收集装置(2),所述收集装置(2)包括位于冷却室四周的收集板(21)以及固接在所述收集板(21)一侧的拉绳(22),所述拉绳(22)远离所述收集板(21)的一侧固接在冷却室的天花板上,所述收集板(21)上端逐渐远离墙壁,与四周墙壁倾斜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纳豆生产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原料豆接收、仓储、机选、人选、清洗、计量、煮制、蜜渍、冷却、真空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时需要将蜜渍好的豆子放在托盘中并通过小推车推进冷却室内,冷却室的温度始终保持在10℃-25℃之间;
所述冷却室内设置有收集装置(2),所述收集装置(2)包括位于冷却室四周的收集板(21)以及固接在所述收集板(21)一侧的拉绳(22),所述拉绳(22)远离所述收集板(21)的一侧固接在冷却室的天花板上,所述收集板(21)上端逐渐远离墙壁,与四周墙壁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纳豆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2)还包括固接在冷却室四周墙壁上的收集槽(23),所述收集板(21)下端抵接在所述收集槽(23)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甘纳豆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2)还包括一端连通至室外的排水管(24)以及连通在所述收集槽(23)和所述排水管(24)之间的连接管(25)。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日东大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