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康明专利>正文

一种废气处理的活性炭吸附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4102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的活性炭吸附床,包括外罩和内罩,外罩的侧面设有两个间隔排列的引风风道,外罩的顶部架设有顶部安装架,顶部安装架的对侧设有底托支架,底托支架和顶部安装架均与外罩通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外罩侧面的两端均设有侧密封板,侧密封板与外罩焊接固定;内罩嵌入于外罩的内部,内罩与引风风道连通,内罩的侧面分别设有贯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内罩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端口位置均具有大法兰,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大法兰为一体结构,且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内侧面均设有活性炭内箱,活性炭内箱的邻侧设有活性炭边箱,具有加快废气吸附处理,避免部分边缘活性炭利用率不足的优点。

An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bed for waste gas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气处理的活性炭吸附床
本技术涉及吸附装置
,具体讲是一种废气处理的活性炭吸附床。
技术介绍
活性炭是用木材、煤、果壳等含碳物质在高温缺氧条件下活化制成活性炭吸附是利用活性炭的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氧化、催化氧化和还原等性能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水处理方法,主要性能参数是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吸附容量是单位重量活性炭达到吸附饱和时能吸附的溶质量,和原料、制造过程及再生方法有关,吸附容量越大,所用活性炭量越省,吸附速率是指单位重量活性炭在单位时间内能吸附的溶质量,因吸附有选择性,性能参数应由实验测定,颗粒活性炭要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粒径规格,目前活性炭吸附装置常被用于废气处理,然而经分析发现,现有的活性炭析吸附装置通常是利用气体单向流动通过含活性炭的过滤层达到吸附目的,这样的方式具有气体流量较大通部位活性炭易率先达到饱和,而边缘活性利用率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废气处理的活性炭吸附床,具有加快废气吸附处理,避免部分边缘活性炭利用率不足的优点。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废气处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气处理的活性炭吸附床,包括外罩(1)和内罩(2),其特征在于:外罩(1)的侧面设有两个间隔排列的引风风道(3),所述外罩(1)的顶部架设有顶部安装架(5),所述顶部安装架(5)的对侧设有底托支架(10),所述底托支架(10)和顶部安装架(5)均与所述外罩(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所述外罩(1)侧面的两端均设有侧密封板(4),所述侧密封板(4)与所述外罩(1)焊接固定;所述内罩(2)嵌入于所述外罩(1)的内部,所述内罩(2)与所述引风风道(3)连通,所述内罩(2)的侧面分别设有贯通的进风口(6)和出风口(8),所述进风口(6)和出风口(8)均与所述内罩(2)连通,所述进风口(6)和出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处理的活性炭吸附床,包括外罩(1)和内罩(2),其特征在于:外罩(1)的侧面设有两个间隔排列的引风风道(3),所述外罩(1)的顶部架设有顶部安装架(5),所述顶部安装架(5)的对侧设有底托支架(10),所述底托支架(10)和顶部安装架(5)均与所述外罩(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所述外罩(1)侧面的两端均设有侧密封板(4),所述侧密封板(4)与所述外罩(1)焊接固定;所述内罩(2)嵌入于所述外罩(1)的内部,所述内罩(2)与所述引风风道(3)连通,所述内罩(2)的侧面分别设有贯通的进风口(6)和出风口(8),所述进风口(6)和出风口(8)均与所述内罩(2)连通,所述进风口(6)和出风口(8)的端口位置均具有大法兰(9),所述进风口(6)和出风口(8)均与大法兰(9)为一体结构,且所述进风口(6)和出风口(8)的内侧面均设有活性炭内箱(12),所述活性炭内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康明
申请(专利权)人:李康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