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调整型健康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178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1:51
一种多功能调整型健康枕,涉及日常生活用具技术领域,包括枕体,枕体内设有利用调节部件作线性升降的枕板,且枕板上还设有沿枕入方向滑动伸缩的延展板;枕体内还设有用调节头体朝向的纠偏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枕头无法对枕骨起到纠正的作用;满足不了与不同枕骨的接触面积的需要;及支撑高度呈阶梯式变化,难以寻找与人体的默契配合高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调整型健康枕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调整型健康枕。
技术介绍
床枕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常规的床枕通常为内含填充材料的织物罩。这些填充材料包括羽毛、羽绒、合成聚合物纤维、泡沫碎片、记忆棉以及固体乳胶。普遍认为,在睡眠期间常规的枕头不能对颈部(特别是颈椎)提供充分的支撑。这是因为当人头部枕在枕头上躺下且头部相对于身体被放置在中立位时,在人的颈部和床垫/枕头边缘之间形成了间隙。当头部相对于相对于脊柱处于中立位时在颈部和床垫之间形成的间隙大于头部和床垫之间形成的间隙。不论人是侧躺或者平躺,情况都是这样。通常,枕头的填充材料被头部和颈部的重量移位或大致压平,意味着头部和颈部很大程度上从中立位移位了。常规的枕头通常不能充分地补偿颈部和床垫之间的高度差,颈部区域的枕头边缘处比放置头部的枕头中间部分处的填料要少。因此,其为颈部提供了很少的支撑,于是市面上出现一种可以调节支撑高度的枕头,但是该枕头在使用过程中逐渐的发现以下不足:第一,众所周知,婴幼儿在生长过程中,该过程中正处于头骨定型的时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人体头骨长偏的现象,归根到底,便是幼儿时期由于睡姿不正确导致的,幼儿时期如果枕骨长偏了,通过调节其睡觉时候的头体朝向便可纠正,但是在实际上,幼儿由于其枕骨偏向的问题,重心不稳,扶正后,会受重心影响,头体再次偏向,使得纠正效果一般。第二,由于每个人的头体大小不同,使得人体在使用市面上的枕头时,经常由于枕头与人体枕骨接触面积过大或者过小,导致其在睡觉时,由于支撑不稳定,出现睡醒后,颈椎酸痛的现象,使得舒适度效果一般。第三,现有技术中的调节枕头高度的结构,均是通过增加不同的垫块,用以满足不同的人体需要,但是该方式,容易导致其在支撑过程中出现垫块掉落的问题,并且出现垫块储放不便,丢失的现象,及增加垫块出现台阶式高度递增,很难找到与不同人体的默契配合高度。第四,其中现有技术中的枕头连接的周边线路及部件过多,影响了枕头使用的便捷性,使得使用及其不便。由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调整型健康枕,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的枕头无法对枕骨起到纠正的作用;满足不了与不同枕骨的接触面积的需要;及支撑高度呈阶梯式变化,难以寻找与人体的默契配合高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调整型健康枕,包括枕体,所述枕体内设有利用调节部件作线性升降的枕板,且所述枕板上还设有沿枕入方向滑动伸缩的延展板;所述枕体内还设有用调节头体朝向的纠偏部件。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纠偏部件包括主支撑气囊及安装于其两侧的副支撑气囊。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转动设置的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枕板的底面摩擦接触。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枕板的下方还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第一驱动机,所述第一驱动机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凸轮。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接有定位筒,所述枕板的底面固接有滑动设置于所述定位筒内的支撑柱。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支撑柱上还套装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枕板的底面及所述定位筒的上边沿。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延展板通过导轨往复滑动设置于所述枕板的底面上。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导轨包括水平并列设置于所述枕板下方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通过立柱固接于所述枕板的底面上,所述延展板的底面固接有板体,所述板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滑动杆相配合的滑动孔。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延展板的下方还安装有第二驱动机,底面沿其伸缩方向设有齿条,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动力连接所述齿条。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枕板的底面还固接有立板,所述第二驱动机通过连杆安装于所述立板上。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枕板与所述延展板均为弧形板,且弧形板的内凹面向上设置,并通过内凹面形成承托区域。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主支撑气囊及所述副支撑气囊分别通过输气嘴作充放气动作。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输气嘴包括进气管以及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上分别安装有相反设置的单向阀,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的一端共同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上安装有气门嘴。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驱动机及所述第二驱动机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有蜗杆蜗轮组,及多级减速齿轮组,所述蜗杆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蜗轮连接所述多级减速齿轮组的动力输入端,所述多级减速齿轮组的动力输出端对应连接凸轮和齿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人群广,不仅适用于婴幼儿并且还适用于成人的使用需要;通过凸轮面调节枕板的高度,实现线性高度调节,可以满足不同人体的高度需要,且便于定位每个不同人体的配合高度;并且利用三个气囊之间的配合实现对幼儿的的头体朝向的纠正,进而实现对枕骨的纠正;其中通过延展板伸缩实现满足不同成年人的承托需要,使其找到一个合适的承托面积,提高舒适度;其中简化周边部件,实现每个操作动作均可定位,可以在定位后拆除周边的线路等部件,提高便捷性;简化工序,节省了人工劳动力,方便快捷;简化随动部件,降低工作过程中的故障率的发生;提高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部件少,工序简便,且故障率低;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分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卷绕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枕板;2-延展板;3-定位筒;4-支撑柱;5-拉伸弹簧;6-凸轮;7-第一驱动机;8-支撑板;9-立柱;10-滑动杆;11-立板;12-连杆;13-齿条;14-板体;15-第二驱动机;16-主支撑气囊;17-输气管;18-进气管;19-出气管;20-单向阀;21-气门嘴;22-枕体;23-副支撑气囊;24-橡胶包覆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至图2所示,多功能调整型健康枕,包括枕体22,枕体22内设有利用调节部件作线性升降的枕板1,且枕板1上还设有沿枕入方向滑动伸缩的延展板2;枕体22内还设有用调节头体朝向的纠偏部件。纠偏部件包括主支撑气囊16及安装于其两侧的副支撑气囊23。调节部件包括转动设置的凸轮6,凸轮6与枕板1的底面摩擦接触。枕板1的下方还设有支撑板8,支撑板8上安装有第一驱动机7,第一驱动机7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凸轮6。支撑板8的上表面固接有定位筒3,枕板1的底面固接有滑动设置于定位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调整型健康枕,包括枕体(22),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22)内设有利用调节部件作线性升降的枕板(1),且所述枕板(1)上还设有沿枕入方向滑动伸缩的延展板(2);所述枕体(22)内还设有用调节头体朝向的纠偏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调整型健康枕,包括枕体(22),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22)内设有利用调节部件作线性升降的枕板(1),且所述枕板(1)上还设有沿枕入方向滑动伸缩的延展板(2);所述枕体(22)内还设有用调节头体朝向的纠偏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调整型健康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部件包括主支撑气囊(16)及安装于其两侧的副支撑气囊(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调整型健康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转动设置的凸轮(6),所述凸轮(6)与所述枕板(1)的底面摩擦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调整型健康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板(1)的下方还设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的上表面固接有定位筒(3),所述枕板(1)的底面固接有滑动设置于所述定位筒(3)内的支撑柱(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调整型健康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4)上还套装有拉伸弹簧(5),所述拉伸弹簧(5)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枕板(1)的底面及所述定位筒(3)的上边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调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金涛任振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千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