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果专利>正文

一种侧卧用组合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177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卧用组合枕,属于夹具用品装置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枕头不能解决长期侧卧时带来的耳朵压迫、手臂不方便放置以及不能阻止无意识翻身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头枕、胸枕和腰枕,头枕的中部贯穿设置有透气槽,头枕的下端侧壁开设有方槽,方槽内设置有用于承托肩膀的能升降的承托单元,腰枕包括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胸枕的上端与头枕之间连接有多个连接单元,胸枕的下端分别与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连接有第一连接带,头枕与胸枕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手臂的放置槽,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单元,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的外侧设置有多个防护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卧用组合枕
本技术涉及家居用品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侧卧用组合枕。
技术介绍
枕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备之物,枕头的好坏直接影响睡眠质量的好坏。常规的枕头都是近似于长方形,有一定的高度,内部具有填充物(通常为可活动的如稻壳、麦麸、荞麦皮、决明子等,或者记忆海绵、真空棉等),当其内部填充有稻壳、麦麸、荞麦皮、决明子等时,由于其填充物是可流动的,枕头的高度靠其流动来调节,填充物采用记忆海绵、真空棉等时,枕头的高度靠使用者头部的重量对其进行压扁的程度来维持。针对某些特殊的人群,例如外伤、手术、呕吐、位置性眩晕疾病等,需要长时间保持侧卧的姿势,但是长时间保持侧卧姿势,会造成耳朵长期受压迫而造成不适,并且,侧卧时可能长时间压迫手臂,造成手臂酸麻,而带来人体不适;普通枕头不能阻止患者在夜间时的无意识翻身,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枕头不能解决长期侧卧时带来的耳朵压迫、手臂不方便放置以及不能阻止无意识翻身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侧卧用组合枕。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侧卧用组合枕,包括头枕、胸枕和腰枕,头枕的中部贯穿设置有透气槽,头枕的下端侧壁开设有方槽,方槽内设置有用于承托肩膀的能升降的承托单元,腰枕包括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胸枕的上端与头枕之间连接有多个连接单元,胸枕的下端分别与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连接有第一连接带,头枕与胸枕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手臂的放置槽,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单元,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的外侧设置有多个防护单元。本技术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承托单元包括固定板、升降板、压缩弹簧和软垫;固定板设置在方槽的下端并与头枕相互连接,固定板与升降板之间通过多个压缩弹簧相互连接,软垫位于升降板的上端。本技术作为进一步优选的,连接单元包括第二连接带、魔术贴毛面、魔术贴勾面和保护带;第二连接带的一端与腰枕相互连接,魔术贴勾面设置在第二连接带的另一端,魔术贴毛面设在头枕上,保护带的一端位于魔术贴毛面的一侧,保护带的另一端越过魔术贴的毛面后与头枕粘接。本技术作为进一步优选的,胸枕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侧卧槽,多个连接单元分布在侧卧槽的两侧。本技术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固定单元包括固定带、挂钩和挂环;固定带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楔形块的低端侧壁,固定带的另一端与挂钩相互连接,第二楔形块的低端侧壁开设有固定槽,挂环设置在固定槽内,挂钩伸入固定槽内后与挂环相互连接。本技术作为进一步优选的,防护单元包括护腰带,护腰带的一端与第二楔形块的外侧相互连接,护腰带的另一端与第一楔形块的外侧壁扣接。本技术作为进一步优选的,透气槽与方槽之间还设置有护颈凸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的头枕、胸枕和腰枕形成组合枕,当人员侧卧时,耳朵放置在透气槽内,通过透气槽避免耳朵长期受压引起不适,在头枕的下端设置可升降的承托单元,对侧卧人员的肩膀进行承托,根据体重不同的人员自适应性的对压缩弹簧进行压缩,承托单元的高度针对不同体重的人员进行自适应调节,适用方位广,不需要额外进行调节,提高使用便捷性;头枕与胸枕之间的间隙通过连接单元可进行调节,根据不同身高的人员,脖颈的长度不同,通过魔术贴原理对头枕与胸枕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在胸枕的下端设置有腰枕,通过腰枕,避免夜间的无意识翻身,避免外伤、手术、呕吐、位置性眩晕疾病等患者翻身而造成伤害。2、通过承托单元对侧卧时人员的肩膀进行承托,避免头枕与床面的高度落差过大时,人的肩膀悬空,长时间的手臂悬空会给人带来不适;升降板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弹簧,升降板能在弹簧上端进行适应性的倾斜,避免升降板水平固定不动时,升降板的棱边对人造成不适,升降板的上端设置有软垫,软垫的材质可采用乳胶、羽绒、决明子、荞麦等制成,提高人的舒适性。3、连接单元通过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进行粘接,魔术贴毛面的一侧设置保护带,保护带的作用是对魔术贴毛面进行遮盖,连接单元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魔术贴毛面部分裸露在外,如果不对其进行遮盖,将影响睡眠人员的使用体验。4、胸枕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侧卧槽,提高侧卧人员的舒适性,胸枕和头枕之间形成放置槽,人在侧卧时,配合以承托单元,人的手臂通过放置槽进行放置,同时第二连接带在使用过程中处于绷紧状态,第二连接带可起到对手臂进行辅助支撑的作用,提高侧卧时的舒适性。5、腰枕采用两个对称设置的楔形块,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之间的宽度沿高度方向向上逐渐增大,并且放人员侧卧在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的上端使,由于倾斜面的作用,有效避免腰枕滑动而造成腰枕脱离人体的情况;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楔形块之间的下端连接有固定单元,保持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楔形块的整体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两个楔形块相互背离原离,并且,固定带的连接方式通过隐藏的方式收纳在第二楔形块的下端,通过挂钩与挂环配合的方式,上锁与解锁方便快捷;同时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的外侧设置多个护腰带,护腰带的另一端与第一楔形块的外侧壁相互连接,当人在侧卧时,可通过护腰进行相对固定,进一步保证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的整体性,保障人在侧卧时腰枕对人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人在深睡时的无意识翻身。6、透气槽与方槽之间设置有护颈凸起,护颈凸起采用多层芯的方式形成,具有良好的托颈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承托单元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的端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头枕,2-胸枕,3-腰枕,310-第一楔形块,320-第二楔形块,4-护腰带,5-连接单元,510-第二连接带,520-魔术贴勾面,530-魔术贴毛面,540-保护带,6-承托单元,610-固定板,620-压缩弹簧,630-升降板,640-软垫,7-固定单元,710-挂环,720-挂钩,730-固定带,8-透气槽,9-护颈凸起,10-方槽,11-侧卧槽,12-第一连接带,13-放置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1-5和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头枕1由弹力外层和填充物组成,胸枕2由弹力外层和软质填充物组成,摇枕由硬质材料制成,本申请并非是对使用材料的改进,而是对结构进行的改进,填充物采用竹纤维、乳胶、羽绒、决明子、荞麦等制成。实施例1本技术的侧卧用组合枕,包括头枕1、胸枕2和腰枕3,头枕1的中部贯穿设置有透气槽8,头枕1的下端侧壁开设有方槽10,方槽10内设置有用于承托肩膀的能升降的承托单元6,腰枕3包括第一楔形块310和第二楔形块320,胸枕2的上端与头枕1之间连接有多个连接单元5,胸枕2的下端分别与第一楔形块310和第二楔形块320连接有第一连接带12,头枕1与胸枕2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手臂的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卧用组合枕,包括头枕(1)、胸枕(2)和腰枕(3),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1)的中部贯穿设置有透气槽(8),所述头枕(1)的下端侧壁开设有方槽(10),所述方槽(10)内设置有用于承托肩膀的能升降的承托单元(6),所述腰枕(3)包括第一楔形块(310)和第二楔形块(320),所述胸枕(2)的上端与头枕(1)之间连接有多个连接单元(5),所述胸枕(2)的下端分别与第一楔形块(310)和第二楔形块(320)连接有第一连接带(12),所述头枕(1)与胸枕(2)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手臂的放置槽(13),所述第一楔形块(310)和第二楔形块(320)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单元(7),所述第一楔形块(310)和第二楔形块(320)的外侧设置有多个防护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卧用组合枕,包括头枕(1)、胸枕(2)和腰枕(3),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1)的中部贯穿设置有透气槽(8),所述头枕(1)的下端侧壁开设有方槽(10),所述方槽(10)内设置有用于承托肩膀的能升降的承托单元(6),所述腰枕(3)包括第一楔形块(310)和第二楔形块(320),所述胸枕(2)的上端与头枕(1)之间连接有多个连接单元(5),所述胸枕(2)的下端分别与第一楔形块(310)和第二楔形块(320)连接有第一连接带(12),所述头枕(1)与胸枕(2)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手臂的放置槽(13),所述第一楔形块(310)和第二楔形块(320)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单元(7),所述第一楔形块(310)和第二楔形块(320)的外侧设置有多个防护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卧用组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单元(6)包括固定板(610)、升降板(630)、压缩弹簧(620)和软垫(640);
所述固定板(610)设置在方槽(10)的下端并与头枕(1)相互连接,所述固定板(610)与升降板(630)之间通过多个所述压缩弹簧(620)相互连接,所述软垫(640)位于升降板(630)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卧用组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5)包括第二连接带(510)、魔术贴毛面(530)、魔术贴勾面(520)和保护带(5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果毛玥颖罗宇婷向小兵彭婕妤
申请(专利权)人:邱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