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生儿食道闭锁的可调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17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新生儿食道闭锁的可调枕头,包括前枕区、后枕区和角度测量装置,前枕区的中部设有用于容纳新生儿头部的凹位,前枕区的上方两侧设有弧形的夹紧部,夹紧部横向滑动设置;后枕区转动设置在前枕区的后侧,通过限位装置与前枕区在某一夹角保持稳定;角度测量装置的中心与后枕区的转轴中心线对应,后枕区的枕面与角度测量装置的中心形成所述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前枕区的夹紧部将头部夹紧,限制头部的左右转动,还能将夹紧部向外拉动,使新生儿能够变换姿势缓解疲劳,利用后枕区的转动,将后脑勺的上半部分抬起,使头部向胸前靠拢,适用于患有先天食道闭锁的新生儿使用,保持术后维持在规定的体态,利于手术愈合。

An adjustable pillow for esophageal atresia of newbo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新生儿食道闭锁的可调枕头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新生儿食道闭锁的可调枕头。
技术介绍
食管闭锁及食管气管瘘在新生儿期并不罕见,小儿出生后即出现唾液增多,不断从口腔外溢,频吐白沫。根据国内统计,其发生率为2000~4500个新生儿中有1例,与国外发病率近似(2500~3000个新生儿中有1例),占消化道发育畸形的第3位,仅次于肛门直肠畸形和先天性巨结肠。男孩发病率略高于女孩,过去患本病小儿多在生后数天内死亡,近年来由于小儿外科的发展,通过矫正手术来治疗,且成功率日见增高。新生儿先天食道闭锁,手术后需要将头垫高,保持头部与躯体的相对固定。后脑勺垫高后,使颈椎形成一个向上的角度,使得婴儿头部靠近胸部保持固定,而具体角度会根据具体情况变化,然后新生儿的具体情况调整这个角度。现有市场上也存在能够调节高度的枕头,但具有以下缺陷:(1)枕头采用注水或气囊结构,安全性低,且温度与人体相差较大,舒适性差;(2)固定功能较弱,主要用于防止婴儿偏头、溢奶或者提高舒适度,使颈椎恢复正常的曲度,并不是为了使颈椎向胸前弯曲;(3)高度或角度的调节根据手感调节,并没有严格的角度测量装置,不适合应用于先天食道闭锁的新生儿身上。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可调角度的枕头结构进行改进,以方便固定新生儿的头部,提高角度的调节精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交通工具上的折叠结构操作时间长,折叠效果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新生儿食道闭锁的可调枕头,包括:前枕区,中部设有用于容纳新生儿头部的凹位,所述前枕区的上方两侧设有弧形的夹紧部,所述夹紧部横向滑动设置;后枕区,转动设置在所述前枕区的后侧,所述后枕区通过限位装置与所述前枕区在某一夹角保持稳定;角度测量装置,设置在所述夹紧部的一侧,所述角度测量装置的中心与所述后枕区的转轴中心线对应,所述后枕区的枕面与所述角度测量装置的中心形成所述夹角。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装置为若干叠放的水垫,置于所述前枕区和所述后枕区之间的空隙内。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后枕区内的螺杆,所述螺杆朝向所述前枕区的一端设有推头,另一端设有螺母,转动所述螺母,所述螺杆带动所述推头向外伸出所述后枕区,或缩回所述后枕区内。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夹紧部的后侧向下延伸形成滑轨,所述后枕区的后侧面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设有弹性卡块,所述后枕区的前侧设有按钮,所述滑轨与所述弹性卡块卡接,配置为:按下所述按钮,所述弹性卡块解除对所述滑轨的卡扣,所述夹紧部通过所述滑轨滑动设置在所述滑道内。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滑轨的横截面为梯形,且外端尺寸大于内端尺寸,所述弹性卡块的上下两侧设有卡板,所述卡板与所述滑轨的外端卡接或脱离。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按钮的内端通过滑杆,所述弹性卡块的内端设有拉簧,所述滑杆和所述拉簧通过滑块固定,所述拉簧和所述滑块置于套筒内。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前枕区的前侧边缘向后凹陷形成脖颈区,所述前枕区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后脑区,所述脖颈区和所述后脑区共同形成所述凹位。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推头为半球形状,采用弹性棉材质。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角度测量装置为量角器,所述夹角的范围为45~6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分为前枕区和后枕区,利用前枕区的夹紧部将头部夹紧,限制头部的左右转动,还能将夹紧部向外拉动,使新生儿能够变换姿势缓解疲劳,利用后枕区的转动,将后脑勺的上半部分抬起,使头部向胸前靠拢,适用于患有先天食道闭锁的新生儿使用,保持术后维持在规定的体态,避免食道由于新生儿的动作产生二次伤口,利于手术的愈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后枕区抬起后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右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水垫的右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利用水垫进行限位的右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带有螺杆螺母结构的后枕区的右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利用螺杆螺母结构进行限位的右视图;图9为本技术将夹紧部向两侧拉出后的俯视图;图10为本图9的正视图;图11为本技术的前枕区的内部结构侧面图;图12为本技术的夹紧部的内部结构侧面图;图13为本技术前枕区和夹紧部的装配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A部的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新生儿食道闭锁的可调枕头,适用于患有先天食道闭锁的新生儿使用,保持术后维持在规定的体态,避免食道由于新生儿的动作产生二次伤口,利于手术的愈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出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新生儿食道闭锁的可调枕头,包括前枕区20、后枕区30和角度测量装置40。如图9和图10所示,前枕区20中部设有用于容纳新生儿头部的凹位21,前枕区20的上方两侧设有弧形的夹紧部22,夹紧部22横向滑动设置。夹紧部22可根据需要在合适的位置将新生儿的头部夹紧,也可以在新生儿需要活动时,向外拉出,操作简单。如图3和图4所示,后枕区30转动设置在前枕区20的后侧,后枕区30通过限位装置与前枕区20在某一夹角保持稳定。角度测量装置40设置在夹紧部22的一侧,角度测量装置40的中心与后枕区30的转轴中心线对应,后枕区30的枕面与角度测量装置40的中心形成所述夹角。如图5和图6所示,限位装置为若干叠放的水垫50,置于前枕区20和后枕区30之间的空隙内。水垫50为较为常见的物品,在医院或其他医疗场所内也十分常用,利用水垫50进行限位,可根据需要调节水垫50的个数,并且由于水的流动性,能够减少头部劳累和疲惫。如图7和图8所示,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后枕区30内的螺杆70,螺杆70朝向前枕区20的一端设有推头72,另一端设有螺母60,转动螺母60,螺杆70带动推头72向外伸出后枕区30,或缩回后枕区30内。在使用时,直接利用螺母60控制螺杆70伸出,并利用推头72抵靠在前枕区20后侧,从而利用螺纹的限位达到锁定效果,精确性高,便于调节。螺杆70可在后枕区30的宽度范围内并列设置为两个或以上,提高调节精度。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也可以在螺母60调节完毕后,将水垫50置于前枕区20和后枕区30之间,进一步提高限位的可靠性。推头72为半球形状,采用弹性棉材质。推头72利用自身的弹力,与前枕区20紧密抵靠,接触面扩大,保证前枕区20不会发生下塌,保证夹角在合适范围。如图11~14所示,在优选的方案中,夹紧部22的后侧向下延伸形成滑轨220,后枕区的后侧面设有滑道24,滑道24内设有弹性卡块25,后枕区的前侧设有按钮23,滑轨220与弹性卡块25卡接,配置为: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新生儿食道闭锁的可调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n前枕区,中部设有用于容纳新生儿头部的凹位,所述前枕区的上方两侧设有弧形的夹紧部,所述夹紧部横向滑动设置;/n后枕区,转动设置在所述前枕区的后侧,所述后枕区通过限位装置与所述前枕区在某一夹角保持稳定;/n角度测量装置,设置在所述夹紧部的一侧,所述角度测量装置的中心与所述后枕区的转轴中心线对应,所述后枕区的枕面与所述角度测量装置的中心形成所述夹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生儿食道闭锁的可调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枕区,中部设有用于容纳新生儿头部的凹位,所述前枕区的上方两侧设有弧形的夹紧部,所述夹紧部横向滑动设置;
后枕区,转动设置在所述前枕区的后侧,所述后枕区通过限位装置与所述前枕区在某一夹角保持稳定;
角度测量装置,设置在所述夹紧部的一侧,所述角度测量装置的中心与所述后枕区的转轴中心线对应,所述后枕区的枕面与所述角度测量装置的中心形成所述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生儿食道闭锁的可调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为若干叠放的水垫,置于所述前枕区和所述后枕区之间的空隙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生儿食道闭锁的可调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后枕区内的螺杆,所述螺杆朝向所述前枕区的一端设有推头,另一端设有螺母,转动所述螺母,所述螺杆带动所述推头向外伸出所述后枕区,或缩回所述后枕区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生儿食道闭锁的可调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部的后侧向下延伸形成滑轨,所述后枕区的后侧面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设有弹性卡块,所述后枕区的前侧设有按钮,所述滑轨与所述弹性卡块卡接,配置为:按下所述按钮,所述弹性卡块解除对所述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芹黑明燕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