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功率感知的动态自适应片上网络阈值路由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网络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功率感知的动态自适应片上网络阈值路由方法。
技术介绍
片上网络(NoC)[1]是一种集成电路架构,它结合了计算机网络和并行计算的思想。作为片上系统(SoC)的一种通信架构,片上网络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一系列问题,如片上系统通信总线结构的可扩展性差、互连延迟以及系统全局时钟同步问题等。在片上网络结构中,通信资源组成部分作为独立的设计组件,与计算资源组成部分同等重要。更重要的是,片上网络采用分组交换作为通信技术,采用全局异步,本地同步的通信机制,具有良好的空间可扩展性以及高效的并行通信能力。在片上网络设计中,许多因素需要考虑,如延迟、面积、吞吐量、功耗等[2]。特别是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处理单元被集中放置到一个芯片上,与此同时,芯片的功率密度也急剧增加。功耗问题已成为片上网络设计中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虽然全局异步以及本地同步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片上网络的功耗,但片上网络所引入的多处理器系统的通信功耗仍然是片上网络技术发展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功率感知的动态自适应片上网络阈值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1)初始化蜻蜓状拓扑结构的基本设置,接着初始化自适应阈值AT、阈值步长step、自适应阈值的上界和下界,设置的自适应阈值AT设定范围为[0,max(Lengt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率感知的动态自适应片上网络阈值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初始化蜻蜓状拓扑结构的基本设置,接着初始化自适应阈值AT、阈值步长step、自适应阈值的上界和下界,设置的自适应阈值AT设定范围为[0,max(Lengthqnm)],max(Lengthqnm)为非最小路由队列长度的最大值;
2)当出现从源结点S到目的结点D的传输请求时,首先根据全局等候队列的长度以及历史跳数计算步长step的值,以分析全局网络的拥塞程度,如果最小队列qm的长度大于非最小队列qnm与自适应阈值的和,则选择最小路由,若此时自适应阈值AT未达到上界upper,则自适应阈值AT将增加一个步长的值,如果AT达到上界upper,则AT保持不变;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颂文,袁济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云雾网联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