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网口设备应用程序发包策略的调整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1830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网口设备应用程序发包策略的调整方法及装置,涉及智能操作终端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创建发包规则地址池表格,记录应用程序包名、生命周期状态、网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实时监控正在使用或监听的IP端口与应用程序包名对应关系;应用程序调用生命周期方法时,将生命周期状态告知数据转发模块;数据转发模块根据生命周期状态、IP端口与应用程序包名的对应关系,以及发包规则地址池表格记录的对应关系进行数据转发,实现不同应用程序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需要选择设备不同的通信网卡。在应用程序不同的状态下,可以完成不同数据包的分发。同时,避免用户通过切换网络的方式实现不同网络层面的通信、避免对上层路由器的修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网口设备应用程序发包策略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操作终端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多网口设备应用程序发包策略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宽带建设和电信运营商业务的发展,智能网络机顶盒上承载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组网方式也越来越多样。机顶盒可以具备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和虚拟网口这三种类型的接口,并可以接入不同网络。比如机顶盒的有线网络接入运营商IPTV专网,无线网络接入互联网公共网络,虚拟网口用于家庭设备内系统控制通信等等。由于网络建设和安全性的需要,这三种类型的网络之间不能相互访问。机顶盒上可具备多种应用,承载不同的业务。例如IPTV应用程序用于接入运营商IPTV专网访问web页面、视频等。OTT视频程序用于访问互联网公共网络,观看网络视频。不同设备或者同一设备不同系统之间通信,会使用虚拟网口。还有一种应用程序,比如多屏互动。此类应用程序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使用不同的网络。例如在多屏互动设备发现阶段需要使用公共网络,在播放IPTV视频阶段需要使用IPTV专网。当前技术中,通用做法是通过记录IP地址段,使用路由表的方式来决定业务使用在哪个网口。比如10.32.131.*网段的IP地址走有线网络,其他默认网段走无线网络。这样做法的弊端在于,需要全部列举有线网络的所有网段,一旦缺少就不能使用有线网络而使用了不可达的无线网络。这种方式是根据目的IP地址来选择,还有一个弊端在于无法根据不同的应用程序选择不同网口,更没有办法根据同一个应用程序的不同状态来选择不同网口。因此,如何实现一种基于多网口设备调整应用程序发包策略的实现方法,使得应用程序可以根据自身业务需要和自身不同状态需要调整发包策略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网口设备应用程序发包策略的调整方法及装置,实现应用程序可根据自身业务需要和自身不同状态需要调整发包策略。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网口设备应用程序发包策略的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创建发包规则地址池表格,记录应用程序包名、生命周期状态、网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实时监控正在使用或监听的IP端口与应用程序包名对应关系;启动数据转发模块,获取监控得到的正在使用或监听的IP端口与应用程序包名的对应关系;应用程序调用生命周期方法时,将生命周期状态告知数据转发模块;数据转发模块根据生命周期状态、监控得到的正在使用或监听的IP端口与应用程序包名的对应关系,以及发包规则地址池表格记录的对应关系进行数据转发。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系统制作时、安装新应用程序时或用户通过设置程序操作时,根据用户需求对所述发包规则地址池表格进行访问和修改。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记录应用程序包名、生命周期状态、网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调用应用程序安装方法时,弹出操作界面供用户选择应用程序不同阶段对应的发送数据的网口,将应用程序的包名、类名、生命周期状态、对应的网口记录在发包规则地址池表格中。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数据转发模块根据生命周期状态、监控得到的正在使用或监听的IP端口与应用程序包名的对应关系,以及发包规则地址池表格记录的对应关系进行数据转发,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数据转发模块查询不同网口的IP地址,根据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状态、监控得到的正在使用或监听的IP端口与应用程序包名的对应关系,以及发包规则地址池表格记录的对应关系,使用iptables命令将数据包转发至对应的网口。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生命周期方法包括Activity的onCreate()、onStart()、onResume()、onPause()、onStop()、onDestroy()方法和Service的onCreate()、onStartCommand()、onBind()、onDestroy()方法;所述生命周期状态包括程序后台运行期间、前台程序运行期间、启动期间、暂停期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多网口设备应用程序发包策略的调整装置,包括:表格创建维护模块,其用于:创建发包规则地址池表格,记录应用程序包名、生命周期状态、网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实时监控模块,其用于:实时监控正在使用或监听的IP端口与应用程序包名对应关系;周期通告模块,其用于:应用程序调用生命周期方法时,将生命周期状态告知数据转发模块;数据转发模块,其用于:从实时监控模块获取监控得到的正在使用或监听的IP端口与应用程序包名对应关系;根据生命周期状态、监控得到的正在使用或监听的IP端口与应用程序包名的对应关系,以及发包规则地址池表格记录的对应关系进行数据转发。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表格创建维护模块还用于:系统制作时、安装新应用程序时或用户通过设置程序操作时,根据用户需求对所述发包规则地址池表格进行访问和修改。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系统还包括应用程序管理模块,其用于:调用应用程序安装方法时,弹出操作界面供用户选择应用程序不同阶段对应的发送数据的网口,将应用程序的包名、类名、生命周期状态、对应的网口发送至表格创建维护模块记录。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数据转发模块根据生命周期状态、监控得到的正在使用或监听的IP端口与应用程序包名的对应关系,以及发包规则地址池表格记录的对应关系进行数据转发,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数据转发模块查询不同网口的IP地址,根据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状态、监控得到的正在使用或监听的IP端口与应用程序包名的对应关系,以及发包规则地址池表格记录的对应关系,使用iptables命令将数据包转发至对应的网口。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生命周期方法包括Activity的onCreate()、onStart()、onResume()、onPause()、onStop()、onDestroy()方法和Service的onCreate()、onStartCommand()、onBind()、onDestroy()方法;所述生命周期状态包括程序后台运行期间、前台程序运行期间、启动期间、暂停期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创建发包规则地址池表格,记录应用程序包名、生命周期状态、网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实时监控正在使用或监听的IP端口与应用程序包名对应关系;应用程序调用生命周期方法时,将生命周期状态告知数据转发模块;数据转发模块根据生命周期状态、监控得到的正在使用或监听的IP端口与应用程序包名的对应关系,以及发包规则地址池表格记录的对应关系进行数据转发,实现不同应用程序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需要选择设备不同的通信网卡。在应用程序不同的状态下,可以完成不同数据包的分发。同时,避免用户通过切换网络的方式实现不同网络层面的通信、避免对上层路由器的修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多网口设备应用程序发包策略的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多网口设备应用程序发包策略的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网口设备应用程序发包策略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创建发包规则地址池表格,记录应用程序包名、生命周期状态、网口之间的对应关系;/n实时监控正在使用或监听的IP端口与应用程序包名对应关系;/n启动数据转发模块,获取监控得到的正在使用或监听的IP端口与应用程序包名的对应关系;/n应用程序调用生命周期方法时,将生命周期状态告知数据转发模块;/n数据转发模块根据生命周期状态、监控得到的正在使用或监听的IP端口与应用程序包名的对应关系,以及发包规则地址池表格记录的对应关系进行数据转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网口设备应用程序发包策略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创建发包规则地址池表格,记录应用程序包名、生命周期状态、网口之间的对应关系;
实时监控正在使用或监听的IP端口与应用程序包名对应关系;
启动数据转发模块,获取监控得到的正在使用或监听的IP端口与应用程序包名的对应关系;
应用程序调用生命周期方法时,将生命周期状态告知数据转发模块;
数据转发模块根据生命周期状态、监控得到的正在使用或监听的IP端口与应用程序包名的对应关系,以及发包规则地址池表格记录的对应关系进行数据转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系统制作时、安装新应用程序时或用户通过设置程序操作时,根据用户需求对所述发包规则地址池表格进行访问和修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应用程序包名、生命周期状态、网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调用应用程序安装方法时,弹出操作界面供用户选择应用程序不同阶段对应的发送数据的网口,将应用程序的包名、类名、生命周期状态、对应的网口记录在发包规则地址池表格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转发模块根据生命周期状态、监控得到的正在使用或监听的IP端口与应用程序包名的对应关系,以及发包规则地址池表格记录的对应关系进行数据转发,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数据转发模块查询不同网口的IP地址,根据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状态、监控得到的正在使用或监听的IP端口与应用程序包名的对应关系,以及发包规则地址池表格记录的对应关系,使用iptables命令将数据包转发至对应的网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命周期方法包括Activity的onCreate()、onStart()、onResume()、onPause()、onStop()、onDestroy()方法和Service的onCreate()、onStartCommand()、onBind()、onDestroy()方法;所述生命周期状态包括程序后台运行期间、前台程序运行期间、启动期间、暂停期间。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超李明叶剑石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