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锂离子电池、电池模块、电池包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锂离子电池、电池模块、电池包及装置。
技术介绍
锂电池相比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具有高比能量密度、宽工作温度范围以及长循环寿命等优点,使其在市场上长期占据着主流地位。随着电子产品市场需求的扩大及动力、储能设备的发展,人们对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的期望越来越高,开发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已势在必行。已知高电压锂离子电池是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工作电压在4.4V以上的锂离子电池已成为目前众多科研单位和企业研究的热点。然而在高电压下,正极氧化活性变高,非水电解液容易在正极表面发生电化学氧化反应,进而产生气体,同时,在高电压下正极材质中的过渡金属溶出迁移到负极消耗活性锂,导致锂离子的电化学性能恶化进而导致失效。解决方法是向电解液中加入成膜添加剂,通过添加剂界面成膜作用来改善电解液和正极间的界面稳定。这些添加剂虽然能够在正极成膜,但会造成界面阻抗增加,导致电池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包括:/n有机溶剂,/n溶解在所述有机溶剂中的电解质锂盐,以及/n添加剂;/n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包括第一添加剂和第二添加剂;/n其中所述第一添加剂包括如式I或式II所示的烯基二氧硼烷化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包括:
有机溶剂,
溶解在所述有机溶剂中的电解质锂盐,以及
添加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包括第一添加剂和第二添加剂;
其中所述第一添加剂包括如式I或式II所示的烯基二氧硼烷化合物:
其中R1、R2、R3、R4、R5、R6、R7、R8、R9、R10各自独立地选自H,含1~10个碳原子的饱和烷基,优选1~5个碳原子的饱和烷基,或者R1与R2或R7与R8联合形成具有至少一个双键且含有选自O、S、N中的至少一个杂原子的3~6元杂环结构;
所述第二添加剂包括如式III所示的磷酸环酐:
其中R11、R12、R13各自独立地选自H,含1~20个碳原子的饱和烷基或不饱和烷基,优选含1~5个碳原子的饱和烷基或不饱和烷基,含6~18个碳原子以及至少一个苯环的基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添加剂选自下述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化合物1-1:2-异丙烯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环戊硼烷,
化合物1-2:5,5-二甲基-2-(异丙烯-1-基)-1,3,2-二氧杂环己硼烷,
化合物1-3:2-(2,5-二氢呋喃-3-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环戊硼烷,
化合物1-4:反式-2-丁烯-2-硼酸频哪醇酯,
化合物1-5:2-(3,6-二氢-2H-噻喃-4-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环戊硼,以及
化合物1-6:2-(1-苯乙烯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戊硼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添加剂为式Ⅰ所示的烯基二氧硼烷化合物,其中R1、R2、R3、R4、R5各自独立地选自H、含1~5个碳原子的饱和烷基,或者R1与R2联合形成具有至少一个双键且含有选自O、S、N中的至少一个杂原子的3~6元杂环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添加剂选自下述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化合物1-1:2-异丙烯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环戊硼烷、
化合物1-2:5,5-二甲基-2-(异丙烯-1-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坤,吴凯,程博,鞠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