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背光模块以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1725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背光模块以及电子装置,其中,电子装置包括基板、驱动电路结构以及至少一发光元件。驱动电路结构设置在基板上,并具有至少一驱动薄膜晶体管。发光元件具有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以设置在驱动电路结构上,且发光元件通过第一连接柱而电连接驱动薄膜晶体管。驱动薄膜晶体管包括通道层,且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之间的距离大于通道层的通道长度。

Display device, backlight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设备、背光模块以及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设备、一种背光模块以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驱动薄膜晶体管以驱动发光元件的显示设备、背光模块以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装置的演进与发展,电子装置在现今社会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物品。举例而言,作为一种电子装置的显示设备具有外型轻薄、耗电量少以及无辐射污染等特性,因此已被应用在电视(television)、屏幕(monitor)、笔记本计算机(notebook)、智能型手机(smartphone)、手表以及车用显示器等,以提供更方便的信息传递与显示。一般而言,电子装置可具有发光元件以发射光线,例如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然而,为了降低成本,仍需改善发光元件的驱动效能。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基板、驱动电路结构以及至少一发光元件。驱动电路结构设置在基板上,并具有至少一驱动薄膜晶体管。发光元件具有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以设置在驱动电路结构上,且发光元件通过第一连接柱而电连接驱动薄膜晶体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基板;/n一驱动电路结构,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具有至少一驱动薄膜晶体管;以及/n至少一发光元件,具有一第一连接柱与一第二连接柱以设置在所述驱动电路结构上,且所述至少一发光元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柱而电连接所述至少一驱动薄膜晶体管;/n其中所述至少一驱动薄膜晶体管包括一通道层,且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二连接柱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通道层的一通道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731 US 16/051,396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
一驱动电路结构,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具有至少一驱动薄膜晶体管;以及
至少一发光元件,具有一第一连接柱与一第二连接柱以设置在所述驱动电路结构上,且所述至少一发光元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柱而电连接所述至少一驱动薄膜晶体管;
其中所述至少一驱动薄膜晶体管包括一通道层,且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二连接柱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通道层的一通道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发光元件还包括一发光层,所述发光层不重叠于所述通道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层不重叠于所述第一连接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结构还包括至少一开关薄膜晶体管,所述至少一开关薄膜晶体管电连接所述至少一驱动薄膜晶体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结构还包括一电容,所述电容电连接所述至少一驱动薄膜晶体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静电放电防护元件,所述静电放电防护元件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其中一个。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黏着层,所述黏着层设置在所述驱动电路结构上,并接触于所述至少一发光元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置在所述至少一发光元件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背板与一集成电路,其中所述集成电路与所述至少一发光元件位于所述背板与所述基板之间,且所述集成电路电连接所述至少一驱动薄膜晶体管。


10.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
一驱动电路结构,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具有至少一驱动薄膜晶体管;以及
至少一发光元件,具有一第一连接柱与一第二连接柱以设置在所述驱动电路结构上,且所述至少一发光元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柱而电连接所述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嘉源蔡宗翰李冠锋吴湲琳
申请(专利权)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