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灯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1606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泡,包括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发光二极管串接一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和电阻并联支路及电阻,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极性方向与发光二极管的极性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能减少能耗,提高照明、显示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泡,特别是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泡
技术介绍
目前白炽灯泡已有100多年的技术积淀和使用历史,它的原理是使大电流通过一根细微的高熔点钨丝从而发光照明,钨丝几乎变成白热化并向周围各个方向发射能量。用此种方法发出的光只是这些能量的15%,而其余的85%都以热能的形式消耗了。用白炽灯泡作为汽车、飞行器、仪器仪表的照明显示光源实际上是一种不小的浪费,且白炽灯泡的故障率高及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白炽灯泡作为汽车、飞行器、仪器仪表的照明显示光源所存在的问题,用提供一种能替代标准白炽灯的照明、显示的光源,能减少能耗,提高照明、显示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的一种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灯泡。本技术设计一种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灯泡,包括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发光二极管串接一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和电阻并联支路及电阻,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极性方向与发光二极管的极性方向相反。本技术的优点是能减少能耗,提高照明、显示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示意图,附图2为LED灯泡与标准327白炽灯泡的电压---相对光强曲线,具体实施方式图中包括发光二极管1,其特征在于发光二极管1串接一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2和电阻3并联支路及电阻4,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2的极性方向与发光二极管1的极性方向相反。工作时当输入电压Vi较低时,加载在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2两端的电压未达到其连续工作电压VM(DC),调光线路的调光性能表现为电阻3、4(R1+R2)与发光二极管1串联,电流的关系式为I=(Vi-VF)/(R1+R2);随着输入电压Vi升高,加载在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2两端的电压达到其连续工作电压VM(DC)时,调光线路的调节特性的表现为I=(Vi-VF-VM)/R2。经过此线路调整过的发光二极管1的电压—相对光强曲线与标准的327白炽灯泡的电压—相对光强曲线接近。采用与标准327白炽灯泡一样的金属壳体封装,内部装有两块线路板。外部加装有用于标识LED灯泡颜色和极性的塑料颜色环。权利要求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泡,包括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发光二极管串接一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和电阻并联支路及电阻,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极性方向与发光二极管的极性方向相反。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泡,包括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发光二极管串接一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和电阻并联支路及电阻,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极性方向与发光二极管的极性方向相反。本技术的优点是能减少能耗,提高照明、显示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文档编号F21V23/00GK2644879SQ0321025公开日2004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日专利技术者颜成棉 申请人:上海航空电器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包括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发光二极管串接一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和电阻并联支路及电阻,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极性方向与发光二极管的极性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成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空电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