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北斗定位和5G传输功能的智能谐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1362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定位和5G传输功能的智能谐振装置,包括谐振器主体和安装板,谐振器主体的底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筒,两个限位筒的顶端筒壁均开设有第一凹槽,两个限位筒的内部均穿插连接有引脚,两个引脚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凹槽穿插连接,两个引脚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三凹槽,两个限位筒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四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北斗定位和5G传输功能的智能谐振装置,引脚与限位筒之间通过紧固螺栓控制插板的伸缩,便于引脚的安装和拆卸,当引脚断裂时,便于引脚的更换,谐振器与安装板之间通过限位柱两侧的弹性凸块与引脚底端开设的限位槽穿插,病痛弹性凸块与弧形槽嵌设,便于谐振器的安装。

An intelligent resonance device based on Beidou Positioning and 5g transmiss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北斗定位和5G传输功能的智能谐振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谐振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北斗定位和5G传输功能的智能谐振装置。
技术介绍
谐振又称“共振”。振荡系统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当外力作用频率与系统固有振荡频率相同或很接近时,振幅急剧增大的现象。产生谐振时的频率称“谐振频率”。电工技术中,振荡电路的共振现象。电感与电容串联电路发生诸振称“串联谐振”,或“电压谐振”;两者并联电路发生谐振称“并联谐振”,或“电流谐振”。现有的北斗定位和5G传输技术逐渐成熟,谐振器在5G
应用广泛,现有的谐振器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通过焊接安装,安装效率低下,同时谐振器的引脚无法更换,当引脚断裂时,整个谐振器无法再次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北斗定位和5G传输功能的智能谐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谐振器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通过焊接安装,安装效率低下,同时谐振器的引脚无法更换,当引脚断裂时,整个谐振器无法再次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北斗定位和5G传输功能的智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北斗定位和5G传输功能的智能谐振装置,包括谐振器主体(1)和安装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器主体(1)的底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筒(4),两个所述限位筒(4)的顶端筒壁均开设有第一凹槽(6),两个所述限位筒(4)的内部均穿插连接有引脚(8),两个所述引脚(8)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凹槽(6)穿插连接,两个所述引脚(8)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三凹槽(11),两个所述限位筒(4)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四凹槽(13),四个所述第四凹槽(13)一侧槽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弹簧(14),位置相对的两个所述弹簧(14)与插板(12)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插板(12)与第三凹槽(11)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北斗定位和5G传输功能的智能谐振装置,包括谐振器主体(1)和安装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器主体(1)的底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筒(4),两个所述限位筒(4)的顶端筒壁均开设有第一凹槽(6),两个所述限位筒(4)的内部均穿插连接有引脚(8),两个所述引脚(8)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凹槽(6)穿插连接,两个所述引脚(8)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三凹槽(11),两个所述限位筒(4)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四凹槽(13),四个所述第四凹槽(13)一侧槽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弹簧(14),位置相对的两个所述弹簧(14)与插板(12)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插板(12)与第三凹槽(11)嵌设连接,四个所述第四凹槽(13)一侧槽壁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5),所述紧固螺栓(5)的一端与插板(12)一侧的中部相接触,所述安装板(2)的顶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7),两个所述第二凹槽(7)与两个引脚(8)的另一端穿插连接,两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君
申请(专利权)人:人民电器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