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矿用防爆型稀油润滑站
本专利技术涉及润滑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矿用防爆型稀油润滑站。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稀油站中的冷却器通常采用水冷式冷却器,如列管式油冷却器。生产中实际用于热交换的冷水多是污水或矿化度较高的清水,而这类水在冷却器内壁容易形成水垢,大大降低了热效率,此外,列管式油冷却器无法直接除垢,如清垢需对其进行解体,清完垢后还必须使用专用设备组装,若现场没有专用组装设备就只能停产整体更换,频繁更换又使运行成本大大增加;另一方面,煤矿矿井下空间有限,矿用防爆型稀油润滑站还需考虑实际生产时所占据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用防爆型稀油润滑站,特别适矿场等空间受到限制的场合使用,合理利用有限空间,安全性高且有效降低设备成本。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矿用防爆型稀油润滑站包括油箱、出油管路、回油管路、油泵、单向阀、安全阀、双筒过滤器、冷却器及电控箱;所述油箱的回油处设有磁性过滤装置;所述出油管路包括第一管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用防爆型稀油润滑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用防爆型稀油润滑站包括油箱、出油管路、回油管路、油泵、单向阀、安全阀、双筒过滤器、冷却器及电控箱;/n所述油箱的回油处设有磁性过滤装置;/n所述出油管路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油箱,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皆连通于所述双筒过滤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双筒过滤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管路的另一端分支为具有第一出油口的第四管路和具有第二出油口的第五管路,所述第四管路上设有用于开关所述第一出油口的第一阀门,所述第五管路上设有用于开关所述第二出油口的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防爆型稀油润滑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用防爆型稀油润滑站包括油箱、出油管路、回油管路、油泵、单向阀、安全阀、双筒过滤器、冷却器及电控箱;
所述油箱的回油处设有磁性过滤装置;
所述出油管路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油箱,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皆连通于所述双筒过滤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双筒过滤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管路的另一端分支为具有第一出油口的第四管路和具有第二出油口的第五管路,所述第四管路上设有用于开关所述第一出油口的第一阀门,所述第五管路上设有用于开关所述第二出油口的第二阀门;
所述回油管路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磁性过滤装置,所述回油管路的另一端分支为具有第一回油口的第六管路和具有第二回油口的第七管路;
所述油泵和所述单向阀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上,所述油泵用于抽取所述油箱中的润滑油,用于防止油液倒流的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双筒过滤器的输入端和所述油泵之间;
所述安全阀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路上,所述安全阀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出油口和所述第二出油口的工作压力;
所述冷却器设置于所述第三管路上,所述冷却器为风冷却器;
所述电控箱具有PLC控制系统以及与所述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的按钮,所述按钮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油泵工作的第一按钮与控制所述风冷却器工作的第二按钮,所述电控箱的外壳为金属密闭防爆型面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防爆型稀油润滑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用防爆稀油站还包括第八管路,所述第八管路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油箱,所述第八管路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管路,所述第八管路上设有第三阀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防爆型稀油润滑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筒过滤器上装有压差传感器,所述双筒过滤器内设有两组滤芯,所述压差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双筒过滤器的两端的压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防爆型稀油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信仁润滑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