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后处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1101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后处理系统,获得SCR的进气温度,比较SCR的进气温度与第一温度阈值,在SCR的进气温度高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由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流经余热回收系统中的蒸发器,以便蒸发器对发动机排气进行降温处理后再进入SCR。在发动机排气的温度较高时,通过对发动机排气进行降温处理,以使得SCR的进气温度处于能够对氮氧化合物进行高效转化的温度范围内,从而使得SCR在发动机排气温度较高的工况下,也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实现SCR在更多工况下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另外,余热回收系统能够回收、利用发动机排气中的能量。

Control method, control device and post-processing system of a post-process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后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尾气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后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保护环境,针对车辆尾气的排放要求越来越高。目前,车辆中普遍设置有后处理系统。后处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发动机排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和颗粒物。后处理系统主要包括DOC(氧化型催化器)、DPF(颗粒捕集器)和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器)。DOC的作用是:氧化发动机排气中的HC(碳氢化合物)、CO(一氧化碳)和NO(一氧化氮),提升排气温度。DPF的作用是:利用过滤材料捕集排气中的颗粒物。SCR的作用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氨气与排气中的氮氧化合物进行还原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申请人发现,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SCR对氮氧化合物的转化效率存在不稳定的问题,在某些工况下,SCR对氮氧化合物的转化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后处理系统,以保证SCR在更多工况下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br>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后处理系统包括DOC氧化型催化器、DPF颗粒捕集器和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n获得所述SCR的进气温度;/n比较所述SCR的进气温度和第一温度阈值;/n在所述SCR的进气温度高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由所述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流经余热回收系统中的蒸发器后进入所述SCR,由所述蒸发器对所述发动机排气进行降温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后处理系统包括DOC氧化型催化器、DPF颗粒捕集器和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得所述SCR的进气温度;
比较所述SCR的进气温度和第一温度阈值;
在所述SCR的进气温度高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由所述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流经余热回收系统中的蒸发器后进入所述SCR,由所述蒸发器对所述发动机排气进行降温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SCR的进气温度等于或低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由所述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经由旁通管路进入所述SCR。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SCR的进气温度高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SCR当前的反应空速;
根据所述SCR当前的反应空速确定达到最大转换效率所需的最低排气温度;
根据所述SCR的进气温度与所述最低排气温度之间的差值,调整所述余热回收系统中工质泵的流量;其中,所述工质泵的流量与所述差值呈正相关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SCR的进气温度与所述最低排气温度之间的差值,调整所述余热回收系统中工质泵的流量,包括:
根据公式Q工质=G×C排气×(T-T最低)/(△T工质×C工质)计算所述工质泵的目标流量,其中,Q工质为所述工质泵的目标流量,G为排气流量,C排气为排气的比热容,T为所述SCR的进气温度,T最低为所述最低排气温度,△T工质为所述蒸发器中工质的温升,C工质为所述蒸发器中工质的比热容;
将所述工质泵的流量调整至所述目标流量。


5.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后处理系统包括DOC氧化型催化器、DPF颗粒捕集器和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温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得所述SCR的进气温度;
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SCR的进气温度和第一温度阈值;
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SCR的进气温度高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由所述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流经余热回收系统中的蒸发器后进入所述SCR,由所述蒸发器对所述发动机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志华孙婷文志永仲昆张学敏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