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度钢桁组合连续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设计与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度钢桁组合连续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高速铁路对桥梁与路基的变形、沉降要求非常严格,这是高铁桥梁选型的关键控制因素之一。预应力混凝土梁具有刚度大,动力性能好,便于养护维修的优点,是铁路桥梁的首选梁型。但混凝土结构又有收缩、徐变的特性,跨中挠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大。目前高铁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最大跨度在135m左右,理论上,超过150m时,铺轨后的残余徐变下挠值很难控制在规范允许的20mm(L/5000)的范围内。同时,大跨度带来的非线性问题影响更加突出,结构风险加大。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目前国内高速铁路主跨150~300m的混凝土梁式桥一般均采用了组合结构体系,比如梁-拱组合结构,梁-桁架组合结构,矮塔斜拉桥等。这些体系都是以混凝土梁为主受力结构,拱、桁架、塔-斜拉索作为加劲结构,通过加劲结构来控制主跨的下挠并降低混凝土主梁的应力水平。但高速铁路组合结构体系桥梁也存在一些问题:(1)吊杆、斜拉索等为多次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跨度钢桁组合连续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桥面板,两组相对布置用于共同支撑混凝土桥面板的钢桁架,以及用于支撑钢桁架的两边跨支点和两中支点;所述钢桁架包括沿顺桥向通长布置的上弦杆和下弦杆,所述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连接有多根腹杆;所述上弦杆为水平直杆结构,两组钢桁架的上弦杆之间连接上平联,混凝土桥面板的横桥向两侧分别与两组钢桁架的上弦杆连接,所述下弦杆为连续连接的若干段抛物线状,下弦杆的两端分别支撑于两边跨支点上,下弦杆的最低点支撑于中支点上,中跨的负弯矩区及边跨全长区域内的两组钢桁架的下弦杆之间设置混凝土底板,中跨的剩余区域的两根下弦杆之间设置下平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钢桁组合连续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桥面板,两组相对布置用于共同支撑混凝土桥面板的钢桁架,以及用于支撑钢桁架的两边跨支点和两中支点;所述钢桁架包括沿顺桥向通长布置的上弦杆和下弦杆,所述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连接有多根腹杆;所述上弦杆为水平直杆结构,两组钢桁架的上弦杆之间连接上平联,混凝土桥面板的横桥向两侧分别与两组钢桁架的上弦杆连接,所述下弦杆为连续连接的若干段抛物线状,下弦杆的两端分别支撑于两边跨支点上,下弦杆的最低点支撑于中支点上,中跨的负弯矩区及边跨全长区域内的两组钢桁架的下弦杆之间设置混凝土底板,中跨的剩余区域的两根下弦杆之间设置下平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钢桁组合连续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的多根腹杆首尾顺次连接并形成锯齿状结构,且相邻的两根腹杆之间通过节点板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跨度钢桁组合连续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桁架采用全焊接结构,所述节点板采用全圆弧形过渡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钢桁组合连续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联包括多根沿顺桥向间隔布置于两根上弦杆之间的上横梁,以及设置在相邻两根上横梁之间的上斜撑;所述上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上弦杆上,且上横梁沿水平横桥向延伸布置,混凝土桥面板底部与所述上横梁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跨度钢桁组合连续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桥面板的纵横向分别设置有纵向湿接缝和横向湿接缝,所述纵向湿接缝设置在上弦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前名,邹向农,王旋,龙俊贤,牛军辉,马行川,范昕,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