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抗震的桥体
本专利技术申请涉及桥梁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抗震的桥体。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的增多,城市的交通也在接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部分道路桥梁因人流通行量及设施的老化需要进行拆除重建或修缮维护。桥梁道路的施工往往会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的生活以及车辆的通行。需要一种可代替的快速通行方案。搭建简易桥体是桥梁重建或修正过程中解决上述问题的首选方案,而简易桥体往往抗震性能较差,受外力影响较大,结构安全性能难以保障,且在人流量较大的情况下,桥体的受力状况很难做到实时监测,并就危险情况作出警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抗震的桥体,以解决由于简易桥体抗震性能较差,受外力影响较大,导致的结构安全性能难以保障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用于抗震的桥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申请的用于抗震的桥体包括:连通桥体,设置在桥梁跨度的正中;爬坡桥体,设置在所述连通桥体的两侧,与所述连通桥体共同组成桥梁本体;所述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抗震的桥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连通桥体(1),设置在桥梁跨度的正中;/n爬坡桥体(2),设置在所述连通桥体(1)的两侧,与所述连通桥体(1)共同组成桥梁本体;/n所述连通桥体(1)被设定为,包括支撑桁架(3)、垫板层(4)、承压层(5)和减震装置(6),所述支撑桁架(3)上铺设所述承压层(5)和所述垫板层(4),所述承压层(5)和所述垫板层(4)之间设置减震装置(6);所述减震装置(6)贴合所述支撑桁架(3),在对所述承压层(5)和所述垫板层(4)进行力的传导的同时,对所述支撑桁架(3)所受的力进行分散传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抗震的桥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通桥体(1),设置在桥梁跨度的正中;
爬坡桥体(2),设置在所述连通桥体(1)的两侧,与所述连通桥体(1)共同组成桥梁本体;
所述连通桥体(1)被设定为,包括支撑桁架(3)、垫板层(4)、承压层(5)和减震装置(6),所述支撑桁架(3)上铺设所述承压层(5)和所述垫板层(4),所述承压层(5)和所述垫板层(4)之间设置减震装置(6);所述减震装置(6)贴合所述支撑桁架(3),在对所述承压层(5)和所述垫板层(4)进行力的传导的同时,对所述支撑桁架(3)所受的力进行分散传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抗震的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坡桥体(2)包括踢蹬和坡道,所述坡道至少设置在所述踢蹬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抗震的桥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受力监测装置(7),所述受力监测装置(7)连接所述减震装置(6),对桥体的受力进行监测。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海璞,侯兆隆,白松,曹建豪,朱丹丹,吴树广,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