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倾减震复合限位装置及桥梁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梁桥抗倾减震复合限位装置及桥梁。
技术介绍
为了节约并充分利用空间,城市桥梁较多采用多跨连续的宽幅主梁为上部结构,中间墩多为独柱式桥墩或横桥向宽度较小的框架式桥墩,在意外超载和偏载作用下,易于发生主梁横向侧翻倾覆失稳破坏。这类事故存在如下基本特征:(1)上部结构采用整体式宽箱梁,结构体系为连续梁,桥台或过渡墩采用双支座或三支座,中间桥墩采用横向支承间距较小的双支座或独立单支座;(2)主梁与桥墩之间仅设置只能传递压力的支座,对抗倾覆没有必要的措施;(3)桥梁在严重偏载和超载下发生毫无预兆的梁体从桥墩上侧翻滑落的倾覆坍塌破坏;(4)事故发生前桥梁无任何异常状况,事故发生后桥墩和主梁无明显结构性材料破坏。因此,对新建和在役城市高架桥采取有效的抗倾覆措施来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势在必行。宽幅桥梁的整体倾覆是由梁体的横向旋转位移引起的,这与高烈度区桥梁上部结构的震害具有相关性。在历次破坏性地震中,桥梁上部结构发生落梁震害的原因有:(1)墩梁相对位移超过支承搭接长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倾减震复合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连接于主梁的上结构件和固定连接于桥墩盖梁端部的下结构件,所述上结构件和下结构件之间相互为嵌套扣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24 CN 20191101743601.一种抗倾减震复合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连接于主梁的上结构件和固定连接于桥墩盖梁端部的下结构件,所述上结构件和下结构件之间相互为嵌套扣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倾减震复合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结构件和下结构件之间的连接具有沿纵向、横向和竖向的设定范围的相对移动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倾减震复合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结构件和下结构件之间的扣合结构采用T形槽和T形结构件的扣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倾减震复合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结构件为横截面为T形的T形结构件,包括翼板和腹板,所述腹板用于固定连接桥墩盖梁端部的相应位置,所述上结构件包括T形槽构件和固定板,所述T形槽构件具有与T形结构件相配合形成嵌套扣合结构的T形槽,所述固定板用于将T形槽构件固定于主梁;所述翼板与T形槽之间的配合具有纵向、横向和竖向相对滑动的设定空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倾减震复合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沿纵向竖直设置,所述翼板沿纵向水平设置;所述T形槽构件下部形成与腹板相配应的纵向的条形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倾减震复合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槽内与翼板的纵向两端对应分别设置有阻尼块,且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祥,周劲宇,徐略勤,邹杨,张承,衡俊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