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漏电提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0925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铁塔漏电提示装置,包括:漏电流检测单元,其设置于所述铁塔的金属塔身上;第一绝缘柔性基材层,其卷绕设置于所述金属塔身上并呈圆筒状或三棱柱状;柔性发光薄膜层,设置于第一绝缘柔性基材层上,柔性发光薄膜层上设置有多个发光子块,多个发光子块拼接形成至少三个用于标识漏电的发光提示图形;透光指示膜层,透光指示膜层上设置有与所述发光提示图形的形状及尺寸对应的多个透光区域以及围绕透光区域的遮光区域,遮光区域设置有遮光涂料层;多个透光区域分别与该多个发光提示图形一一对应;主控模组,分别与漏电流检测单元以及所述多个发光子块电连接,以用于在检测到漏电时控制所述多个发光子块发光。

Tower leakage war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铁塔漏电提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塔漏电提示装置。
技术介绍
输电铁塔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输电辅助建筑,其往往采用金属制成,由于输电过程中采用的是高压输电,如果漏电经过铁塔的传导,对于接触铁塔或者靠近铁塔的人都会造成触电的危险。现有技术中,铁塔上往往只是增加了一个具有警示图案的指示牌,但是,指示牌只是告诉路人铁塔可能会造成触电,并不能提醒路人铁塔目前是否处于漏电状态,导致一些人抱着侥幸心理,去攀爬铁塔,导致触电的发生。因此,急需一种只在漏电时进行警示的铁塔漏电提示装置来提醒行人注意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铁塔漏电提示装置,具有避免行人触电的有益效果。本发技术提供一种铁塔漏电提示装置,包括:漏电流检测单元,其设置于所述铁塔的金属塔身上;第一绝缘柔性基材层,其卷绕设置于所述金属塔身上并呈圆筒状或三棱柱状;柔性发光薄膜层,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柔性基材层上,并随所述第一绝缘柔性基材层卷绕,所述柔性发光薄膜层上设置有多个发光子块,所述多个发光子块拼接形成至少三个用于标识漏电的发光提示图形;透光指示膜层,其设置于所述柔性发光薄膜层上,所述透光指示膜层上设置有与所述发光提示图形的形状及尺寸对应的多个透光区域以及围绕所述透光区域的遮光区域,所述遮光区域设置有遮光涂料层;所述多个透光区域分别与该多个发光提示图形一一对应;主控模组,其分别与所述漏电流检测单元以及所述多个发光子块电连接,以用于在检测到漏电时控制所述多个发光子块发光。在本技术所述的铁塔漏电提示装置中,该三个发光提示图形沿着所述柔性发光薄膜层卷绕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在本技术所述的铁塔漏电提示装置中,还包括防浪涌单元,其连接于所述漏电流检测单元以及所述主控模组之间。在本技术所述的铁塔漏电提示装置中,所述发光子块为半导体发光材料层。本技术提供的铁塔漏电提示装置采用漏电流检测单元、透光指示膜层以及柔性发光薄膜层形成来在漏电时进行提醒,可以更准确地告知铁塔的危险情况,并且,由于采用了柔性发光薄膜层,可以卷绕成圆筒状或三棱柱状,使得各个方向的人都能看到其上的发光提示图形,可以避免视觉盲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铁塔漏电提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铁塔漏电提示装置的柔性发光薄膜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铁塔漏电提示装置的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照图1,图1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铁塔漏电提示装置的结构图,包括:漏电流检测单元50、第一绝缘柔性基材层10、柔性发光薄膜层20、透光指示膜层30、主控模组40以及防浪涌单元60。其中,该漏电流检测单元50其设置于所述铁塔的金属塔身上;该漏电流检测单元50用于检测铁塔上的线路是否漏电,或者说检测该铁塔是否带电。漏电流检测单元50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漏电检测元件或者电路,其为现有技术。其中,该第一绝缘柔性基材层10卷绕设置于所述金属塔身上并呈圆筒状或三棱柱状。在本图中,为圆筒状。该第一绝缘柔性基材层10可以采用PI材料制成,当然并不限于此。其中,该柔性发光薄膜层20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柔性基材层10上,并随所述第一绝缘柔性基材层10卷绕,所述柔性发光薄膜层10上设置有多个发光子块211,所述多个发光子块211拼接形成至少三个用于标识漏电的发光提示图形21。当该第一绝缘柔性基材层10卷绕成三棱柱状时,该三个用于标识漏电的发光提示图形21分别位于该三棱柱的三个侧壁面上,以使得各个方向均可以看见。当卷绕成圆筒状时,该三个发光提示图形沿着所述柔性发光薄膜层卷绕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其中,该发光子块211为半导体发光材料层。柔性发光薄膜层上还设置有ITO导电线212,所述主控模组通过所述ITO导电线分别与所述多个发光子块电连接。其中,该透光指示膜层30设置于所述柔性发光薄膜层30上,所述透光指示膜层30上设置有与所述发光提示图形的形状及尺寸对应的多个透光区域31以及围绕所述透光区域的遮光区域32,所述遮光区域设置有遮光涂料层;所述多个透光区域分别与该多个发光提示图形一一对应。其中,该主控模组40分别与所述漏电流检测单元50以及所述多个发光子块211电连接,以用于在检测到漏电时控制所述多个发光子块211发光。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浪涌单元,其连接于所述漏电流检测单元以及所述主控模组之间,以用于防止脉冲大电流将该主控模组40击坏。其中,该主控模组40可以采用独立电源,也可以采用采电电路从铁塔上的电线采集供电电流。综上所述,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塔漏电提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漏电流检测单元,其设置于所述铁塔的金属塔身上;/n第一绝缘柔性基材层,其卷绕设置于所述金属塔身上并呈圆筒状或三棱柱状;/n柔性发光薄膜层,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柔性基材层上,并随所述第一绝缘柔性基材层卷绕,所述柔性发光薄膜层上设置有多个发光子块,所述多个发光子块拼接形成至少三个用于标识漏电的发光提示图形;/n透光指示膜层,其设置于所述柔性发光薄膜层上,所述透光指示膜层上设置有与所述发光提示图形的形状及尺寸对应的多个透光区域以及围绕所述透光区域的遮光区域,所述遮光区域设置有遮光涂料层;所述多个透光区域分别与该多个发光提示图形一一对应;/n主控模组,其分别与所述漏电流检测单元以及所述多个发光子块电连接,以用于在检测到漏电时控制所述多个发光子块发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塔漏电提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漏电流检测单元,其设置于所述铁塔的金属塔身上;
第一绝缘柔性基材层,其卷绕设置于所述金属塔身上并呈圆筒状或三棱柱状;
柔性发光薄膜层,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柔性基材层上,并随所述第一绝缘柔性基材层卷绕,所述柔性发光薄膜层上设置有多个发光子块,所述多个发光子块拼接形成至少三个用于标识漏电的发光提示图形;
透光指示膜层,其设置于所述柔性发光薄膜层上,所述透光指示膜层上设置有与所述发光提示图形的形状及尺寸对应的多个透光区域以及围绕所述透光区域的遮光区域,所述遮光区域设置有遮光涂料层;所述多个透光区域分别与该多个发光提示图形一一对应;
主控模组,其分别与所述漏电流检测单元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和发铁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