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负荷测试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3824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带负荷测试分析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带负荷测试分析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S1:设定一次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和电压互感器变比PT、电流互感器CT;S2:根据输入P和Q计算平均功率因数角φUI:S3:根据计算的平均功率因数角φUI进行电流二次回路判别和电压二次回路判别。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简化了重复测试、人为记录等所带来的结果偏差,提升了测试的效率。

On load test analysis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负荷测试分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负荷测试分析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带负荷测试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保护装置二次电压回路正相序三种、逆相序三种,三个TV极性组合8种,电压二次回路就有48种组合,电流回路也是48种,共有三相电压、三相电流接线方式共有2304种,其中只有一种是正确的。带负荷测试普遍使用相位表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的方式,再根据记录的数据的六角图,最后依靠人工去分析判断其交流二次回路接线是否正确,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很容易造成错误。这样的操作方式不但流程繁琐复杂,中间环节较多,工作效率低,而且容易因为人的因素造成判断错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易出错、中间环节多且易造成判断错误的问题,提供带负荷测试分析方法,有效简化了重复测试、人为记录等所带来的结果偏差,提升了测试的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负荷测试分析方法,其中,包括有以下步骤:S1:设定一次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和电压互感器变比PT、电流互感器CT;>S2:根据输入P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负荷测试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nS1:设定一次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和电压互感器变比PT、电流互感器CT;/nS2:根据输入P和Q计算平均功率因数角φUI:/nS3:根据计算的平均功率因数角φUI进行电流二次回路判别和电压二次回路判别。/n

【技术特征摘要】
1.带负荷测试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S1:设定一次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和电压互感器变比PT、电流互感器CT;
S2:根据输入P和Q计算平均功率因数角φUI:
S3:根据计算的平均功率因数角φUI进行电流二次回路判别和电压二次回路判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负荷测试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φUI=arctan(P/Q),φUI范围为-90°到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负荷测试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电流二次回路判别为:
设定功率角允许偏差阈值,允许偏差为X,对测量得到的以U1为基准的三相电流相位φU1I1、φU1I2、φU1I3三个角度Φ依次进行如下分析:
对I1计算:
Φ=φU1I1-φUI-X,如果Φ小于0则加上360,调整Φ到0°~360°;
计算Φ/60,既Φ除以60取整,根据Φ的值,会得到0-5的整数,分别代表φ的区域:0、1、2、3、4、5,根据对应整数分析结果如下:
当Φ/60为0时,TA1电流二次回路极性正向,该电流为A相一次电流对应的二次回路电流Ia;
当Φ/60为1时,TA3电流二次回路极性反向,该电流为C相一次电流对应的二次回路电流Ic;
当Φ/60为2时,TA2电流二次回路极性正向,该电流为B相一次电流对应的二次回路电流Ib;
当Φ/60为3时,TA1电流二次回路极性反向,该电流为A相一次电流对应的二次回路电流Ia;
当Φ/60为4时,TA3电流二次回路极性正向,该电流为C相一次电流对应的二次回路电流Ic,TA1、TA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振威何雄辉张俊杰余栋斌高国华张欣吴昌盛吴少楠曹国保罗思金刘坚袁育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