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闽江学院专利>正文

一株防控黄曲霉及黄曲霉毒素的白色链霉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902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株防控黄曲霉及黄曲霉毒素的白色链霉菌及其应用,利用培养基中仅含琼脂粉的寡营养培养条件从海参肠道分离微生物;并且,首次从健康的海参肠道分离获得了一株白色链霉菌。此链霉菌发酵后产生大量的具有抑制病原真菌黄曲霉菌生长和黄曲霉毒素合成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并且,此链霉菌能够完全抑制花生等粮食贮藏过程中真菌及真菌毒素的污染,在粮食安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A strain of Streptomyces albicans for the control of aflatoxin and aflatoxin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防控黄曲霉及黄曲霉毒素的白色链霉菌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更具体涉及有害微生物的控制领域,利用海水培养基从海参肠道中分离获得了一株白色链霉菌HSB5。利用链霉菌HSB5及其提取物抑制病原真菌黄曲霉菌生长和黄曲霉毒素造成的污染,并利用LC-MS技术对粗提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的鉴定。
技术介绍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类二呋喃氧杂萘邻酮化合物。根据化学结构的差异,黄曲霉毒素主要分为B1,B2,G1,G2,M1和M26种亚型,其中B1毒性最强。到目前为止,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AFB1)是世界公认的致癌能力最强的天然毒物,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1A类致癌物。长时间、低剂量摄入黄曲霉毒素AFB1最容易诱发肝癌,也可诱发肾癌、肺癌等;而一次性过量摄入AFB1则会造成严重的急性肝中毒。更为严峻的是,黄曲霉毒素具有非常稳定的理化性质,工业加工、日常烹饪及巴氏消毒均不能有效地去除黄曲霉毒素,这使得黄曲霉毒素在食物链中持续存在而长期威胁公众的身体健康。黄曲霉既可以侵染收获前的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株白色链霉菌,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命名为白色链霉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白色链霉菌,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命名为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albus)HSB5,该菌株已于2019年10月28日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光山陈建明王宗华
申请(专利权)人:闽江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