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食用植物油安全性能的前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植物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食用植物油安全性能的前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食用植物油原料受土壤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原料黄曲霉毒素、塑化剂超标,造成食用植物油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现期脱除黄曲霉毒素的技术方法为紫外照射和物理吸附法,该方法能很好的降解黄曲霉毒素,但其降解产物的安全性没能得到验证。物理吸附法,采用的是在毛油中加入吸附剂吸附,该方法的可能带来污染物的迁移同时吸附剂会吸附大量的食用油,成本过高。现期塑化剂的脱除,采用的是高温精炼或吸附剂吸附:高温精炼能高效的脱除塑化剂,但同时会导致营养成分的损失以及风险物质缩水甘油酯的形成。本领域的前处理方法有紫外照射和物理吸附法,紫外照射降解黄曲霉毒素,能很好的降解黄曲霉毒素,但降解物的性质并没有得到安全性保障,同时会对营养物质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物理吸附法,采用的是在毛油中加入吸附剂吸附,该方法的可能带来污染物的迁移同时吸附剂会吸附大量的食用油,成本过高。相关专利除去塑化剂采用的都是后期生产过程中物理吸附或高温蒸馏。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食用植物油安全性能的前处理方法,所述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n步骤(1),用异丙醇通过喷淋装置对其进行喷淋;/n步骤(2),将喷淋完成的油料转移至圆形不锈钢盘中,放入微波炉内,进行蒸炒;/n步骤(3),将蒸炒好的油料转移至滤网中,将滤网转移至榨油桶中,放入半自动榨油内,打开榨油机电源阀,调节手动换向阀开始榨油;/n步骤(4),将榨出的油通过两层定性滤纸进行过滤,得到物理压榨成品油;/n步骤(5),使用国家标准对四组油料榨出的油进行检验;/n步骤(6),检测出经异丙醇处理后的油料榨出的油,其中,黄曲霉毒素脱出率达80%以上,经异丙醇处理后的油料榨出油塑化剂DBP、D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食用植物油安全性能的前处理方法,所述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步骤(1),用异丙醇通过喷淋装置对其进行喷淋;
步骤(2),将喷淋完成的油料转移至圆形不锈钢盘中,放入微波炉内,进行蒸炒;
步骤(3),将蒸炒好的油料转移至滤网中,将滤网转移至榨油桶中,放入半自动榨油内,打开榨油机电源阀,调节手动换向阀开始榨油;
步骤(4),将榨出的油通过两层定性滤纸进行过滤,得到物理压榨成品油;
步骤(5),使用国家标准对四组油料榨出的油进行检验;
步骤(6),检测出经异丙醇处理后的油料榨出的油,其中,黄曲霉毒素脱出率达80%以上,经异丙醇处理后的油料榨出油塑化剂DBP、DEHP脱除率分别高达70%、65%以上;
步骤(7),将异丙醇处理后的油料榨出的食用植物油过滤,得到成品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食用植物油安全性能的前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称取四组榨油原料的取用量均为500g,所述异丙醇含量为70-80%,喷淋时间为2-3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食用植物油安全性能的前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喷淋完成的油料转移至圆形不锈钢盘的直径为20cm,同时对未经异丙醇处理过的等量油料转移至圆形不锈钢盘的直径为20cm,所述喷淋完成的油料在微波炉内进行蒸炒,微波炉设定蒸炒温度为160℃、时间为12-15min,微波炉设定蒸炒温度为160℃、时间为12-15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食用植物油安全性能的前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滤网为不含塑化剂200目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食用植物油安全性能的前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强,于小华,杨增龙,王青,孔德程,宋福荣,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天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