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制南极磷虾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8335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品制备技术领域,为解决传统南极磷虾油的提取方法过程时间长、耗能大、成本高,容易造成活性成分的氧化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精制南极磷虾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解冻,搅碎,得南极磷虾泥;(2)加入无水乙醇,装入超临界CO

A method of refining Antarctic prawn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制南极磷虾油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品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精制南极磷虾油的方法。
技术介绍
南极磷虾(Euphausiasuperba)生物量巨大,营养丰富,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中性脂、磷脂、虾青素等成分。其中ω-3系列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含量较为丰富,尤其是EPA(二十碳五烯酸,20:5)、DHA(二十二碳六烯酸,22:6)分别占总脂肪酸含量的15.0%~25.3%、9.3%~21.2%。EPA和DHA且因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结合在磷脂上而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它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症、炎症、视力衰减等多种疾病。与鱼油等传统的EPA、DHA补充剂相比,南极磷虾油中磷脂型EPA/DHA有着更好的吸收性。因此,南极磷虾油的研究备受国内外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在产业化上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所以南极磷虾源磷脂的分离制备与应用技术开发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南极磷虾油的提取方法一般都需要对原料预先干燥,此过程时间长、耗能大、成本高,容易造成活性成分的氧化,影响其品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了“南极磷虾油”,其申请公布号为CN147455491A,该专利技术采用三种不同极性的溶剂对磷虾粉进行三步萃取,不仅对脂质进行精细化的分级,同时也可最大化的提取虾粉中的脂质,并且制得的南极磷虾具有优秀的抗氧化性。但是,该专利技术的操作步骤复杂,引入多种溶剂不易去除,安全性能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传统南极磷虾油的提取方法过程时间长、耗能大、成本高,容易造成活性成分的氧化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选择性萃取能力强、无溶剂残留、绿色无污染的精制南极磷虾油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精制南极磷虾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低温冷冻的南极磷虾解冻后加热到50~60℃,搅碎,得南极磷虾泥;(2)在南极磷虾泥中加入无水乙醇,装入超临界CO2萃取装置进行萃取,在萃取物中加入正己烷,得南极磷虾油/正己烷混合液;(3)在南极磷虾油/正己烷混合液中加入硅酸钠溶液,恒温搅拌,离心去除沉淀,收集第一上清液;(4)在第一上清液中加入溴化钾溶液,恒温搅拌,离心去除沉淀,收集第二上清液;(5)调整第二上清液中南极磷虾油与正己烷的比例,低温静置沉淀,收集第三上清液;(6)在第三上清液中加入富集提取剂,进行磷脂富集,得南极磷虾油。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无水乙醇在南极磷虾泥中的加入量是10~25mL/g。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硅酸钠溶液的浓度为400~500g/L。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硅酸钠溶液与南极磷虾油/正己烷混合液的体积比为(0.5~0.8):1。作为优选,步骤(4)中,所述溴化钾溶液的浓度为80~120g/L。作为优选,步骤(5)中,所述南极磷虾油与正己烷的体积比为1:(2~5)。作为优选,步骤(5)中,静置沉淀的温度控制在5~10℃。作为优选,步骤(6)中,所述富集提取剂由A相和B相组成,所述A相为乙醇,所述B相为温度响应型水凝胶。本专利技术所述温度响应型水凝胶指既带有疏水基团,又带有亲水基团,体积随着外界温度的改变而发生突变的水凝胶,由具有温度敏感性的单体交联聚合而成。本专利技术的富集提取剂在磷脂富集的过程中,先加入B相进行富集,加热至响应温度,反应1~2h后,再加入A相,然后降温至室温,取出温度响应型水凝胶即可。该富集过程高效,富集提取剂呈凝胶状,易去除,避免在虾油中产生溶剂残留。低温时,聚合物链上的亲水部分与水分子之间形成的氢键相互作用占主导地位,提高了该聚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能。当温度升高到某一特定值时,氢键被破坏,疏水基间的相互作用增大,高分子链由于疏水作用相互聚集,凝胶网络发生收缩,溶胀率集聚下降。作为优选,所述温度响应型水凝胶的结构式为: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应用绿色萃取技术直接从未干燥的南极磷虾中高效萃取磷虾油,保护了其中的磷脂等有效成分,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社会经济意义。(2)富集过程高效,富集提取剂呈凝胶状,易去除,避免在虾油中产生溶剂残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本专利技术中,若非特指,所有设备和原料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行业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方法。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中所用温度响应型水凝胶的结构式为:实施例1(1)将低温冷冻的南极磷虾解冻后加热到50℃,搅碎,得南极磷虾泥;(2)在南极磷虾泥中加入无水乙醇,装入超临界CO2萃取装置进行萃取,在萃取物中加入正己烷,得南极磷虾油/正己烷混合液;无水乙醇在南极磷虾泥中的加入量是10mL/g;(3)在南极磷虾油/正己烷混合液中加入硅酸钠溶液,恒温搅拌,离心去除沉淀,收集第一上清液;硅酸钠溶液的浓度为400g/L;硅酸钠溶液与南极磷虾油/正己烷混合液的体积比为0.8:1;(4)在第一上清液中加入溴化钾溶液,恒温搅拌,离心去除沉淀,收集第二上清液;溴化钾溶液的浓度为80g/L;(5)调整第二上清液中南极磷虾油与正己烷的比例,低温静置沉淀,收集第三上清液;南极磷虾油与正己烷的体积比为1:2;静置沉淀的温度控制在5℃;(6)在第三上清液中加入富集提取剂,进行磷脂富集,富集提取剂由A相和B相组成,所述A相为乙醇,所述B相为温度响应型水凝胶,先加入B相进行富集,加热至40℃,反应1~2h后,再加入A相,然后降温至室温,取出温度响应型水凝胶即可得南极磷虾油。实施例2(1)将低温冷冻的南极磷虾解冻后加热到60℃,搅碎,得南极磷虾泥;(2)在南极磷虾泥中加入无水乙醇,装入超临界CO2萃取装置进行萃取,在萃取物中加入正己烷,得南极磷虾油/正己烷混合液;无水乙醇在南极磷虾泥中的加入量是25mL/g;(3)在南极磷虾油/正己烷混合液中加入硅酸钠溶液,恒温搅拌,离心去除沉淀,收集第一上清液;硅酸钠溶液的浓度为500g/L;硅酸钠溶液与南极磷虾油/正己烷混合液的体积比为0.5:1;(4)在第一上清液中加入溴化钾溶液,恒温搅拌,离心去除沉淀,收集第二上清液;溴化钾溶液的浓度为120g/L;(5)调整第二上清液中南极磷虾油与正己烷的比例,低温静置沉淀,收集第三上清液;南极磷虾油与正己烷的体积比为1:5;静置沉淀的温度控制在10℃;(6)在第三上清液中加入富集提取剂,进行磷脂富集;富集提取剂由A相和B相组成,所述A相为乙醇,所述B相为温度响应型水凝胶,先加入B相进行富集,加热至45℃,反应1~2h后,再加入A相,然后降温至室温,取出温度响应型水凝胶即可得南极磷虾油。实施例3(1)将低温冷冻的南极磷虾解冻后加热到55℃,搅碎,得南极磷虾泥;(2)在南极磷虾泥中加入无水乙醇,装入超临界CO2萃取装置进行萃取,在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制南极磷虾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低温冷冻的南极磷虾解冻后加热到50~60℃,搅碎,得南极磷虾泥;/n(2)在南极磷虾泥中加入无水乙醇,装入超临界C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制南极磷虾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低温冷冻的南极磷虾解冻后加热到50~60℃,搅碎,得南极磷虾泥;
(2)在南极磷虾泥中加入无水乙醇,装入超临界CO2萃取装置进行萃取,在萃取物中加入正己烷,得南极磷虾油/正己烷混合液;
(3)在南极磷虾油/正己烷混合液中加入硅酸钠溶液,恒温搅拌,离心去除沉淀,收集第一上清液;
(4)在第一上清液中加入溴化钾溶液,恒温搅拌,离心去除沉淀,收集第二上清液;
(5)调整第二上清液中南极磷虾油与正己烷的比例,低温静置沉淀,收集第三上清液;
(6)在第三上清液中加入富集提取剂,进行磷脂富集,得南极磷虾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制南极磷虾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无水乙醇在南极磷虾泥中的加入量是10~25mL/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制南极磷虾油的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有乐欧阳小琨范丽红杨立业郁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