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僵蚜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0720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僵蚜干燥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过滤组件、第一风干组件和第二风干组件,所述第一风干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前道风管以及传送带式第一风干网,所述前道风管能够贯吹所述第一风干网;所述第二风干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后道风管以及第二风干网,所述后道风管能够贯吹所述第二风干网;至少有一个所述后道风管设置在所述第一风干网环形结构的内侧,且该后道风管依次贯吹所述第一风干网和所述第二风干网;经过第二风干网干燥后的昆虫掉落至所述第二风干组件下方的收集盒内。

A drying device for dead aph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僵蚜干燥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防治
,尤其涉及一种僵蚜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初开展了烟蚜茧蜂的研究与应用,对烟蚜及其烟蚜茧蜂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田间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繁育、应用经验。自2010年,烟蚜茧蜂从云南省烟草系统推广应用,至2016年烟草行业将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作为生物防治主推技术,覆盖了云南、贵州等17个烟叶主产省,推广面积超过全国植烟面积的80%,并在小麦、油菜、蔬菜和果树等农作物上大规模推广应用,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树立了绿色防控理念。然而,我国烟蚜茧蜂的大规模应用仍停留在“自繁自放”阶段,烟蚜茧蜂的产品化生产、商业化运作至今尚未实现。我们团队致力于烟蚜茧蜂的产品化研究,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宗旨,从烟蚜茧蜂繁育、自动化处理、延长产品货架期、产品包装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技术依托云南省烟草公司省级科技项目,对烟蚜茧蜂的产业化应用进行了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僵蚜产品实现自动化收集和处理(详见在前申请的专利:2018112673250、2018112669630、2018112669700等),但是之前的僵蚜处理设备在干燥、除杂方面的效率不够理想,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设备的成本,提高稳定性,我们团队对僵蚜处理系统的干燥模块进行了升级、优化,不仅实现了高效率、流水线式的干燥僵蚜,同时发现该干燥装置还可应用于多种昆虫,例如:蚜茧蜂属昆虫、丽蚜小蜂科昆虫、赤眼蜂等寄生性昆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僵蚜干燥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僵蚜干燥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过滤组件、第一风干组件和第二风干组件;所述第一风干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前道风管以及传送带式第一风干网,所述前道风管能够贯吹所述第一风干网;所述第二风干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后道风管以及第二风干网,所述后道风管能够贯吹所述第二风干网;至少有一个所述后道风管设置在所述第一风干网环形结构的内侧,且该后道风管依次贯吹所述第一风干网和所述第二风干网;经过第二风干网干燥后的昆虫能够掉落。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昆虫选自下列一种或多种:被寄生性昆虫寄生后的寄主;优选地,所述的昆虫选自下列一种或多种:蚜茧蜂科昆虫寄生蚜虫后形成的僵蚜,蚜小蜂科昆虫寄生蚜虫或粉虱后形成的僵蚜或蛹,赤眼蜂科昆虫寄生鳞翅目昆虫后形成的蛹或茧。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进料盒,所述进料盒两端分别设置有落料口与过滤盒,所述过滤盒能够拆卸。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干网通过固定架固定在第一风干组件一端,且所述第二风干网为多面网合围形成的干燥空间,且朝向所述后道风管与收料盒的端面均设置有敞口。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干组件下方设置有收集盒。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过滤架与所述过滤盒上设置有过滤网,且该过滤网网目数小于所述第一风干网与第二风干网的网目数。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后道风管设置在第一风干网环形结构内侧靠近第二风干网的一端。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干网为传送带式结构。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干网与所述第二风干网分别卡接在对应的两个链条内侧,且所述链条带动风干网转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干组件一侧设置有防护网。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落料口下方设置有回水通道。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前道风管的出风口为第一风干网宽度相同的长方形结构。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干组件与所述第二风干组件均固定安装在支架上,且所述支架能够调整尺寸。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杂质会使昆虫成团,也会影响产品的纯度,利用过滤组件过滤水中的杂质,同时使水中的昆虫通过过滤组件进入后续干燥步骤。(2)两个链条内侧安装的第一风干网的网目尺寸小于昆虫的尺寸,能够过滤水的同时将昆虫留在第一风干网表面,链条通过电机带动旋转,第一风干网上的昆虫在水平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多个前道风管进行逐步干燥,干燥效果较好。(3)当第一风干网上的昆虫移动至端部时,后道风管将第一风干网表面的昆虫吹至第二风干网进行二次风干,第二风干网通过第二电机带动沿垂直方向循环转动,后道风管对第二风干网上的昆虫进行干燥,待第二风干网上的昆虫干燥后,掉落至第二风干组件下方的收料盒内。(4)前道风管贯吹第一风干网,即前道风管的风穿过第一风干网的网孔将昆虫表面的水分吹至第一风干网下侧,第一风干网下侧设置有集水槽,能够将水收集,集水槽一端底部设置有排水管,防止集水槽内的水溢出。(5)进料盒下方设置有回水通道,回水通道能够将大部分水回收并后续循环利用。(6)第二风干组件一侧设置的防护网能够防止干燥后的昆虫被吹走,使昆虫落入收料盒内。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位置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第二风干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二电机;2、链条;3、齿轮;4、收料盒;5、支架;6、挡板;7、后道风管;8、前道风管;9、固定件;10、过滤架;11、进料盒;12、过滤盒;13、集水槽;14、排水管;15、第一电机;16、第二风干组件;17、落料口,18、第一风干组件,19、固定架,20、第二风干网。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2所示,一种僵蚜干燥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过滤组件、第一风干组件18和第二风干组件16组成。具体而言,水平设置的第一风干组件18包括四个前道风管8以及传送带式第一风干网,前道风管8通过固定件9固定安装在链条2的上侧,前道风管8能够贯吹第一风干网;第一风干网环形结构的内设置有挡板6,前道风管8进行干燥过程中,第一风干网上的水珠、杂质吹离后掉落在挡板6上,挡板6上的积水能够从挡板6边缘处滑落至集水槽13内,集水槽13一端底部设置有排水管14,防止集水槽13内的水溢出;竖直设置的第二风干组件16包括一个后道风管7以及传送带式第二风干网,后道风管7能够贯吹第二风干网;后道风管7设置在第一风干网环形结构的内侧,且该后道风管7依次贯吹第一风干网和第二风干网;经过第二风干网干燥后的僵蚜掉落至第二风干组件16下方的收集盒内。过滤组件包括进料盒11,进料盒11两端分别设置有落料口17与过滤盒12,一过滤架10设置在进料盒11内,且该过滤架10将落料口17与过滤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僵蚜干燥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过滤组件、第一风干组件和第二风干组件,其特征在于,/n所述第一风干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前道风管以及传送带式第一风干网,所述前道风管能够贯吹所述第一风干网;/n所述第二风干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后道风管以及第二风干网,所述后道风管能够贯吹所述第二风干网;/n至少有一个所述后道风管设置在所述第一风干网环形结构的内侧,且该后道风管依次贯吹所述第一风干网和所述第二风干网;/n经过第二风干网干燥后的昆虫能够掉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僵蚜干燥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过滤组件、第一风干组件和第二风干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风干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前道风管以及传送带式第一风干网,所述前道风管能够贯吹所述第一风干网;
所述第二风干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后道风管以及第二风干网,所述后道风管能够贯吹所述第二风干网;
至少有一个所述后道风管设置在所述第一风干网环形结构的内侧,且该后道风管依次贯吹所述第一风干网和所述第二风干网;
经过第二风干网干燥后的昆虫能够掉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僵蚜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进料盒,所述进料盒两端分别设置有落料口与过滤盒,所述过滤盒能够拆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僵蚜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干网通过固定架固定在第一风干组件一端,且所述第二风干网为多面网合围形成的干燥空间,且朝向所述后道风管与收料盒的端面均设置有敞口。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江史爱民蔺忠龙欧阳进詹莜国徐兴阳李明波陈雅琼刘绍奎邓世友李荣秀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云南恒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