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直升机搭载探测仪器吊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614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5:39
一种新型直升机搭载探测仪器吊挂属于空间空间探测仪器搭载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闲时所占空间较大以及探测数据及分析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外框架;设置在外框架上端的姿态调节机构;设置在姿态调节机构上端通过分离机构连接的角度调整机构,角度调整机构上端通过牵引绳索和直升机连接,通过角度调整机构调整整个吊挂的角度;通过分离机构实现姿态调节机构和角度调整机构连接的分离;设置在外框架内的重心调节机构,通过重心调节机构调节外框架及搭载在外框架上的结构的重心;设置在外框架上的折叠机构,通过折叠机构带动搭载的探测仪器收放;以及设置在外框架上的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整个吊挂动作。

A new type of helicopter mounted detection instrument han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直升机搭载探测仪器吊挂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间探测仪器搭载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直升机搭载探测仪器吊挂。
技术介绍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结构在不同的地区存在较大差别,这给资源探测带来了极大难度。另外我国领海资源丰富,但开采量较少,原因是勘测难度大,缺少平台,故我国亟需新型资源探测装备。而随着地表矿、浅部矿、易识别矿的逐渐减少,国家甚至提出了深部资源勘探计划。而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能够解决大比例尺、高难度作业的航空物探技术有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无人机航空物探。而无人机尺度有限,不能满足资源探测设备的搭载需求,通常采用吊挂的形式实现资源探测设备在无人机上的搭载;目前,无人机和资源探测设备的搭载吊挂结构简单,闲时所占空间较大;执行任务时,受风力、旋翼影响导致吊挂不能保持稳定水平,给探测数据及分析带来较大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直升机搭载探测仪器吊挂,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闲时所占空间较大以及受外界影响难以保持水平导致探测数据及分析不准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直升机搭载探测仪器吊挂包括:外框架;设置在外框架上端的姿态调节机构,通过所述姿态调节机构调整外框架姿态保持水平;设置在所述姿态调节机构上端通过分离机构连接的角度调整机构,所述角度调整机构上端通过牵引绳索和直升机连接,通过所述角度调整机构调整整个吊挂的角度;通过分离机构实现姿态调节机构和角度调整机构连接的分离;设置在所述外框架内的重心调节机构,通过所述重心调节机构调节外框架及搭载在外框架上的结构的重心;设置在所述外框架上的折叠机构,通过所述折叠机构带动搭载的探测仪器收放;以及设置在外框架上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池组、电源调节器、电调组和主控制器,电池组通过电源线与电源调节器连接,电源调节器与电调组连接;通过主控制器控制整个吊挂动作。所述吊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框架上的定向机构,所述定向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每组包括:通过定向轴承和所述外框架内壁转动配合的定向杆;套在所述定向杆上并和所述定向杆固定连接的定向架;通过一个连接杆和所述定向架一端铰接的推进器,所述推进器和所述定向架轴线平行设置;电缸,所述电缸母端和所述定向架另一端铰接,所述电缸子端和所述连接杆铰接,通过电缸推动连接杆和推进器整体相对与定向架铰接处转动;以及带动定向杆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通过定向安装块安装在外框架行的定向电机、固定在所述定向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定向带轮、固定在定向杆上的第二定向带轮以及连接在第一定向带轮和第二定向带轮之间的定向传送带。所述姿态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外框架上端的姿态调节板以及均匀连接在姿态调节板和外框架之间的多组调节体;所述姿态调节板中部位置设置有环形凹槽;每个所述调节体包括固定在所述外框架上的姿态调节电机以及一端和姿态调节电机连接的姿态调节绳索,所述姿态调节绳索另一端和所述姿态调节板固定连接。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包括:球形壳,所述球形壳内设置有钢球滑道,所述球形壳上端和通过牵引绳索和直升机连接;同心设置在球形壳内的球笼,所述球笼和所述钢球滑道对应位置圆周均布多个球孔;设置在所述球笼内的星形套,所述星形套外表面和所述球孔对应位置设置有由一端面延伸至另一端面的球道;设置在所述球笼和星形套之间的钢球,所述钢球位于所述球道内,所述钢球穿过所述球孔和所述钢球滑道滚动配合;以及一端和所述星形套固定连接的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与星形套配合的两端处设置有卡环和弹性挡圈;所述主动轴末端设置有凸缘。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姿态调节板上的分离电机;以及和所述分离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的分离齿轮,所述分离齿轮和所述主动轴轴端的轮齿啮合,通过分离电机带动主动轴转动,使主动轴上的凸缘和姿态调节板上的环形凹槽配合实现脱离。所述重心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外框架内的重心调节块以及两组固定在外框架上结构相同调节方向垂直设置的调节单元,通过两组调节单元调节重心调节块的位置;每组所述调节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外框架上的调节动力机构以及带动重心调节块沿调节方向运动的调节传动导向机构。所述调节传动导向机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调节杆,每个调节杆两端通过连接轴承和外框架内壁连接;固定在每个调节杆两端的第一调节带轮;以及连接在两个调节杆两端的第一调节带轮之间的两个导向传送带,两个所述导向传动带分别和另一组的调节单元的两个调节杆平行设置;分别和两个导向传动带固定连接的两个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分别通过一个导向轴承和另一组的调节单元的两个调节杆配合;以及穿过所述重心调节块两端和两个移动块连接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和所述重心调节块连接处设置有调节轴承。所述调节动力机构包括:通过调节安装块固定在所述外框架上的调节电机;固定在所述调节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二调节带轮;固定在任意一个调节杆一端的第三调节带轮;以及连接在第二调节带轮和第三调节带轮之间的调节传送带。所述重心调节块为一体式结构,上端为筒状结构,下端为锥状结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均布在外框架上的多组,每组包括:一端和所述外框架固定连接的搭载杆,所述搭载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和所述搭载杆另一端铰接折叠的探测杆;以及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设置有内螺纹,和所述搭载杆另一端的外螺纹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环和搭载杆螺纹配合时,连接环分别和搭载杆及探测杆搭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直升机搭载探测仪器吊挂可以实现由牵引绳索牵引吊挂整体平稳水平,可实现定向调节,即可以自动随时调节周向角度并保持角度固定,防止自转。可实现吊挂的水平调节,并保持。可以实现整体吊挂重心自适应调整,以配合吊挂的水平调节。可以实现吊挂的自动分离。另可实现探测杆的折叠,以便闲时安置,节省空间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直升机搭载探测仪器吊挂俯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直升机搭载探测仪器吊挂仰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直升机搭载探测仪器吊挂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直升机搭载探测仪器吊挂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直升机搭载探测仪器吊挂仰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直升机搭载探测仪器吊挂内部俯视角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直升机搭载探测仪器吊挂内部仰视角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直升机搭载探测仪器吊挂结构角度调整机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直升机搭载探测仪器吊挂结构角度调整机构爆炸图;其中:1、外框架,2、姿态调节机构,201、姿态调节板,202、姿态调节电机,203、姿态调节绳索,3、角度调整机构,301、球形壳,302、钢球滑道,303、球笼,304、球孔,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直升机搭载探测仪器吊挂,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框架(1);/n设置在外框架(1)上端的姿态调节机构(2),通过所述姿态调节机构(2)调整外框架(1)姿态保持水平;/n设置在所述姿态调节机构(2)上端通过分离机构(4)连接的角度调整机构(3),所述角度调整机构(3)上端通过牵引绳索和直升机连接,通过所述角度调整机构(3)调整整个吊挂的角度;通过分离机构(4)实现姿态调节机构(2)和角度调整机构(3)连接的分离;/n设置在所述外框架(1)内的重心调节机构(5),通过所述重心调节机构(5)调节外框架(1)及搭载在外框架(1)上的结构的重心;/n设置在所述外框架(1)上的折叠机构(6),通过所述折叠机构(6)带动搭载的探测仪器收放;/n以及设置在外框架(1)上的控制单元(7),所述控制单元(7)包括电池组、电源调节器、电调组和主控制器,电池组通过电源线与电源调节器连接,电源调节器与电调组连接;通过主控制器控制整个吊挂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直升机搭载探测仪器吊挂,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框架(1);
设置在外框架(1)上端的姿态调节机构(2),通过所述姿态调节机构(2)调整外框架(1)姿态保持水平;
设置在所述姿态调节机构(2)上端通过分离机构(4)连接的角度调整机构(3),所述角度调整机构(3)上端通过牵引绳索和直升机连接,通过所述角度调整机构(3)调整整个吊挂的角度;通过分离机构(4)实现姿态调节机构(2)和角度调整机构(3)连接的分离;
设置在所述外框架(1)内的重心调节机构(5),通过所述重心调节机构(5)调节外框架(1)及搭载在外框架(1)上的结构的重心;
设置在所述外框架(1)上的折叠机构(6),通过所述折叠机构(6)带动搭载的探测仪器收放;
以及设置在外框架(1)上的控制单元(7),所述控制单元(7)包括电池组、电源调节器、电调组和主控制器,电池组通过电源线与电源调节器连接,电源调节器与电调组连接;通过主控制器控制整个吊挂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直升机搭载探测仪器吊挂,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框架(1)上的定向机构(8),所述定向机构(8)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每组包括:
通过定向轴承(801)和所述外框架(1)内壁转动配合的定向杆(802);
套在所述定向杆(802)上并和所述定向杆(802)固定连接的定向架(803);
通过一个连接杆和所述定向架(803)一端铰接的推进器(804),所述推进器(804)和所述定向架(803)轴线平行设置;
电缸(805),所述电缸(805)母端和所述定向架(803)另一端铰接,所述电缸(805)子端和所述连接杆铰接,通过电缸(805)推动连接杆和推进器(804)整体相对与定向架(803)铰接处转动;
以及带动定向杆(802)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通过定向安装块(807)安装在外框架(1)行的定向电机(806)、固定在所述定向电机(806)输出轴上的第一定向带轮(808)、固定在定向杆(802)上的第二定向带轮(809)以及连接在第一定向带轮(808)和第二定向带轮(809)之间的定向传送带(8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直升机搭载探测仪器吊挂,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调节机构(2)包括设置在所述外框架(1)上端的姿态调节板(201)以及均匀连接在姿态调节板(201)和外框架(1)之间的多组调节体;
所述姿态调节板(201)凸台中部设置有环形凹槽;
每个所述调节体包括固定在所述外框架(1)上的姿态调节电机(202)以及一端和姿态调节电机(202)连接的姿态调节绳索(203),所述姿态调节绳索(203)另一端和所述姿态调节板(20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直升机搭载探测仪器吊挂,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整机构(3)包括:
球形壳(301),所述球形壳(301)内设置有钢球(307)滑道(302),所述球形壳(301)上端和通过牵引绳索和直升机连接;
同心设置在球形壳(301)内的球笼(303),所述球笼(303)和所述钢球(307)滑道(302)对应位置圆周均布多个球孔(304);
设置在所述球笼(303)内的星形套(305),所述星形套(305)外表面和所述球孔(304)对应位置设置有由一端面延伸至另一端面的球道(306);
设置在所述球笼(303)和星形套(305)之间的钢球(307),所述钢球(307)位于所述球道(306)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延礼邢行许世坤李继财秦靖淳商艺琢朱少秋罗森罗松松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