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轮毂轴承铆合装配工艺方法及其辅助工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轮毂轴承摆动碾压铆合装配制造方法及其辅助的工艺装置,属于机械制造工艺及装备领域。
技术介绍
轮毂轴承是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等具有重要的影响。而随着汽车轻量化、安全性、节能减排要求的日益提高,轮毂轴承也不断在更新换代。目前广泛应用的第三代轮毂轴承是将外圈、内圈、滚动体、保持架等组件集成在一起,并集成ABS传感器,传统装配方式是采用螺母卡紧。但是随着节能、可靠性和成本等要求的日益突出,轴端铆合式装配逐渐取代螺帽卡紧式装配。这是因为轴端铆合装配方式可去掉螺母,减小重量和尺寸,结构更加紧凑,且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大幅提高。国外一些著名的轴承制造企业相继成功地开发出了轮毂轴承轴铆合装配工艺及机床设备,推出了轴端铆合式轮毂轴承产品。国内一些单位将原有旋压机床改造为轮毂轴承铆压装配机床设备,或者直接购买国外的机床设备,但由于并未掌握核心的铆装工艺技术,导致试制出的轮毂轴承质量不稳定,难以应用到主机市场,基本都用于汽车后期的维护保养中。为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轮毂轴承铆合装配工艺方法及其辅助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n步骤1—预压:具体是先将所述轮毂轴承(15)的各零部件组合,然后放置到工作台辅助装置上,所述工作台辅助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2)和安装套(3),所述压力传感器(2)安装在工作台(1)上,所述安装套(3)安装在压力传感器(2)上,所述组合的轮毂轴承(15)放置在安装套(3)上通过预压装置进行预压,所述预压装置包括过渡套(12)、顶铁(11)、强磁铁固定套(6)、强磁铁(4)、衔铁(7)、导套(8)、附加装置安装固定板(9)和固定螺钉(5),所述过渡套(12)放置在轮毂轴承(15)的上内圈(13)端面B上,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轮毂轴承铆合装配工艺方法及其辅助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
步骤1—预压:具体是先将所述轮毂轴承(15)的各零部件组合,然后放置到工作台辅助装置上,所述工作台辅助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2)和安装套(3),所述压力传感器(2)安装在工作台(1)上,所述安装套(3)安装在压力传感器(2)上,所述组合的轮毂轴承(15)放置在安装套(3)上通过预压装置进行预压,所述预压装置包括过渡套(12)、顶铁(11)、强磁铁固定套(6)、强磁铁(4)、衔铁(7)、导套(8)、附加装置安装固定板(9)和固定螺钉(5),所述过渡套(12)放置在轮毂轴承(15)的上内圈(13)端面B上,所述工作台(1)进给使过渡套(12)首先接触顶铁(11),所述顶铁(11)通过自身凸出的边缘被强磁铁固定套(6)和衔铁(7)夹持,所述强磁铁固定套(6)周边安装有强磁铁(4),并通过固定螺钉(5)安装在导套(8)上,所述衔铁(7)通过其自身周边均布的通孔套在导套(8)上,铆装之前所述衔铁(7)由于磁力和重力作用会紧密贴合在强磁铁(4)上,所述导套(8)通过固定螺钉(5)安装在附加装置安装固定板(9)上,所述附加装置安装固定板(9)可与机床床身(18)连接安装,所述工作台(1)进给过程中顶铁(11)会通过过渡套(12)给轮毂轴承(15)施加压力进行预压,消除轮毂轴承组件的间隙,即保证初始间隙为0,预压力由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压力传感器(2)测量,位移通过位移测量装置测量,所述位移测量装置为光栅尺,所述光栅尺的光栅读数头(17)安装在工作台(1)上,标尺光栅(16)安装在机床床身(18)上,当预压力达到特定阀值即强磁铁(4)的吸合力时,获取光栅读数头(17)内的读数,确定上内圈(13)端面B的轴向位置,当所述工作台(1)继续进给时,预压力会大于衔铁(7)与强磁铁(4)的吸合力,致使衔铁(7)与强磁铁(4)分离,从而取消对轮毂轴承(15)的预压;
步骤2—铆压:所述工作台(1)继续进给,所述轮毂轴承(15)的内轴(14)端面D与铆头(10)接触,所述铆头(10)倾斜一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肖耘亚,马文乾,神翠楠,张晓红,任莹晖,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