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焊接同步二次再成形无减薄搅拌摩擦焊具及焊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038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次焊接同步二次再成形无减薄搅拌摩擦焊具及焊接方法,焊具包括焊具夹持体、内侧轴肩、搅拌体、轴肩调节螺栓、针长调节螺栓、轴肩紧固螺栓和搅拌体紧固螺栓,焊具夹持体包括一体成型且同轴设置的夹持柄和外侧轴肩,在夹持柄的轴心处设有第一螺纹通孔,轴肩调节螺栓设置在第一螺纹通孔中,在轴肩调节螺栓的轴心处设有第二螺纹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两个调节螺栓分别调节内侧轴肩和搅拌针的压入量,焊接过程中可保证焊缝内部的成形,外侧轴肩与待焊母材表面保持零压入量,外侧轴肩的内凹面能容纳由内侧轴肩和搅拌针挤压而溢出的材料,并对其进行旋转碾压再成形,形成无飞边、无减薄的搅拌摩擦焊焊缝。

Friction stir welding tool and welding method of one time welding synchronous two time hydroforming without thin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焊接同步二次再成形无减薄搅拌摩擦焊具及焊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搅拌摩擦焊领域,尤其是涉及一次焊接同步二次再成形无减薄搅拌摩擦焊具及焊接方法。
技术介绍
搅拌摩擦焊(FrictionStirWelding,FSW)是英国焊接研究所(TWI)在1991年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固相连接方法,其工作原理是将高速旋转的搅拌头压入被焊金属,产生大量的摩擦热和塑性变形热使工件材料局部塑化,塑化材料在轴肩锻压下冷却形成致密的接头。FSW与传统的熔焊相比,具有热输入低,残余应力及变形小,接头力学性能优异等优点。FSW过程中无需填充材料,但轴肩需维持一定的下压量保证摩擦产热及焊缝密实与强化,焊缝塑性材料势必外溢,发生焊缝减薄现象。随着搅拌摩擦焊技术的推广及应用,焊缝减薄的负面影响日益显著。首先,焊缝减薄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焊缝的飞边缺陷,需要进行二次加工,费时费力。其次,焊缝减薄导致接头的承载能力下降,尤其针对薄板焊接时,焊缝减薄导致承载力下降更为明显。第三,焊缝变薄使焊缝边缘产生应力集中,导致构件抗疲劳性能降低。在航空航天领域结构件焊接的要求中,明确规定焊缝区域不得发生减薄现象。现有研究工作中,通常采用焊前焊缝处增材或焊后非焊缝处减材的方式来解决焊缝减薄的问题,但这些补救方法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焊接成本。另有报道采用静止轴肩式搅拌摩擦焊,其轴肩不发生旋转且仅作用在焊缝较薄表层,因此能够以较小的减薄量形成焊缝。但是静止轴肩式搅拌摩擦焊的焊具设计较复杂,持续工作能力和寿命有所降低,且对工况和压入量控制精度较高,限制了其在无减薄搅拌摩擦焊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厚板焊接,易产生热输入不足,致使弱连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次焊接同步二次再成形无减薄搅拌摩擦焊具及焊接方法,夹持体、内侧轴肩和搅拌体采用分体设计,通过两个调节螺栓可分别调节内侧轴肩和搅拌针的压入量,焊接过程中可保证焊缝内部的成形,外侧轴肩与待焊母材表面保持零压入量,外侧轴肩的内凹面能够容纳由内侧轴肩和搅拌针挤压而溢出的热塑性材料,并对其进行旋转碾压再成形,形成无飞边、无减薄的搅拌摩擦焊焊缝。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次焊接同步二次再成形无减薄搅拌摩擦焊具,包括焊具夹持体、内侧轴肩、搅拌体、轴肩调节螺栓、针长调节螺栓、轴肩紧固螺栓和搅拌体紧固螺栓,所述焊具夹持体包括一体成型且同轴设置的夹持柄和外侧轴肩,所述的外侧轴肩设置在夹持柄的下部;在夹持柄的轴心处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的轴肩调节螺栓设置在第一螺纹通孔中,在轴肩调节螺栓的轴心处设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的针长调节螺栓设置在第二螺纹通孔中,在外侧轴肩的轴心处设有竖直夹持孔,外侧轴肩的下端面为外边缘高于中心的凹形轴肩面,所述的内侧轴肩设置在竖直夹持孔中,且内侧轴肩的上端面与轴肩调节螺栓的下端面相抵,内侧轴肩的下端外露在外侧轴肩的下端面外,内侧轴肩的轴心处设有容纳通孔,所述的搅拌体设置在容纳通孔中,所述的搅拌体包括同轴一体成型的搅拌针座和搅拌针,所述的搅拌针座的上端面与针长调节螺栓的下端面相抵,搅拌针外露在内侧轴肩的下端面外,旋转轴肩调节螺栓调节内侧轴肩的伸长量,旋转针长调节螺栓调节搅拌针的伸长量,轴肩紧固螺栓锁紧内侧轴肩,搅拌体紧固螺栓锁紧搅拌体。进一步的,外侧轴肩的竖直夹持孔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垂直外侧轴肩中轴线的第三螺纹通孔,内侧轴肩的容纳通孔的侧壁上设有垂直内侧轴肩中轴线的水平夹持孔,且水平夹持孔与其中一个第三螺纹通孔正对相通,内侧轴肩的外表面设有内侧轴肩夹持面,且内侧轴肩夹持面与另一个第三螺纹通孔正对相通,轴肩紧固螺栓穿过第三螺纹通孔后抵在内侧轴肩夹持面上实现固定内侧轴肩,搅拌针座外表面上设有搅拌针座夹持面,搅拌体紧固螺栓穿过水平夹持孔及与水平夹持孔正相对的第三螺纹通孔后抵在搅拌针座夹持面上实现固定搅拌体。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柄的外直径小于外侧轴肩的外直径,夹持柄的外表面上设有焊具夹持面,外侧轴肩的外表面上设有上下两个环形散热槽,两个环形散热槽以下的外侧轴肩为倒锥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纹通孔的直径比竖直夹持孔的直径大0.5-2mm,轴肩调节螺栓的第二螺纹通孔的直径比搅拌针座的直径大0.2-1mm。进一步的,所述外侧轴肩的下端面为外边缘高于中心的凹形轴肩面,内凹角为6-10°,凹形轴肩面的外边缘直径为10-30mm。进一步的,内侧轴肩上的水平夹持孔为直槽口,直槽口上下边的长度为10-15mm,轴肩紧固螺栓和搅拌体紧固螺栓的直径均为5-8mm,内侧轴肩伸长量的范围为0-5mm。进一步的,内侧轴肩的外直径为8-12mm,内直径为3-6mm,在内侧轴肩的底端面上设有内凹过渡肩面,内凹过渡肩面的内外侧分别为内肩面和外肩面,内凹过渡肩面的宽度为0.5-1mm,内凹过渡肩面距离外肩面高度为1.5-2mm,距离内肩面高度为0.5-1mm。进一步的,外侧轴肩上两个环形散热槽的宽度、深度和间距均为2-4mm。进一步的,搅拌体的长度比内侧轴肩的长度长5-10mm,所述搅拌针为锥体,搅拌针长度为1-8mm,搅拌针的锥面与搅拌体的轴线的夹角为12-18°,锥体表面设有右旋螺纹,其螺距为0.35-0.85mm。一种利用上述焊具实现一次焊接同步二次再成形无减薄搅拌摩擦焊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清洗待焊板材并固定在刚性支撑平台上;步骤2:组装焊具,设置内侧轴肩和搅拌针的压入量;步骤21:将内侧轴肩设置在竖直夹持孔中,将轴肩调节螺栓设置在第一螺纹通孔中,通过旋转轴肩调节螺栓调节内侧轴肩的伸长量,并通过轴肩紧固螺栓紧固内侧轴肩;步骤22:将搅拌体设置在容纳通孔中,将针长调节螺栓设置在第二螺纹通孔中,通过旋转针长调节螺栓调节搅拌针的伸长量,并通过搅拌体紧固螺栓紧固搅拌体;步骤3:安装焊具,启动搅拌摩擦焊设备,调整搅拌头的位置,使其处于焊缝中心的正上方;步骤4:设置焊具旋转速度和焊接速度,并使外侧轴肩与待焊母材表面保持零压入量,进行焊接;步骤5:焊接完成后取下焊接试件,完成一次焊接同步二次再成形无减薄搅拌摩擦焊过程。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次焊接同步二次再成形无减薄搅拌摩擦焊具及焊接方法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次焊接同步二次再成形无减薄搅拌摩擦焊具及焊接方法,一、本专利技术采用组合式搅拌头,内侧轴肩设有足够的下压量,外侧轴肩与待焊母材表面保持零压入量,因此能够降低轴肩热输入,减小热影响区域,提升接头力学性能。二、外侧轴肩的零压入量从根本上抑制焊缝飞边和焊缝减薄。三、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两个夹持柄尾部内置调节螺栓分别调整搅拌针与内侧轴肩的伸长量,对不同板厚构件的焊接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并能够灵活实现工艺窗口优化。四、本专利技术无需焊前增材及焊后处理,可有效提高焊接效率,降低焊接成本。五、本专利技术焊具简便易操作,同步旋转的内外轴肩有效避免了焊缝表面材料流动性不足导致的沟状缺陷。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焊接同步二次再成形无减薄搅拌摩擦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焊具夹持体(1)、内侧轴肩(2)、搅拌体(3)、轴肩调节螺栓(4)、针长调节螺栓(5)、轴肩紧固螺栓(6)和搅拌体紧固螺栓(7),所述焊具夹持体(1)包括一体成型且同轴设置的夹持柄(1-1)和外侧轴肩(1-2),所述的外侧轴肩(1-2)设置在夹持柄(1-1)的下部;/n在夹持柄(1-1)的轴心处设有第一螺纹通孔(1-1-2),所述的轴肩调节螺栓(4)设置在第一螺纹通孔(1-1-2)中,在轴肩调节螺栓(4)的轴心处设有第二螺纹通孔(4-1),所述的针长调节螺栓(5)设置在第二螺纹通孔(4-1)中,在外侧轴肩(1-2)的轴心处设有竖直夹持孔(1-2-2),外侧轴肩(1-2)的下端面为外边缘高于中心的凹形轴肩面(1-2-3),所述的内侧轴肩(2)设置在竖直夹持孔(1-2-2)中,且内侧轴肩(2)的上端面与轴肩调节螺栓(4)的下端面相抵,内侧轴肩(2)的下端外露在外侧轴肩(1-2)的下端面外,内侧轴肩(2)的轴心处设有容纳通孔(2-1),所述的搅拌体(3)设置在容纳通孔(2-1)中,所述的搅拌体(3)包括同轴一体成型的搅拌针座(3-1)和搅拌针(3-2),所述的搅拌针座(3-1)的上端面与针长调节螺栓(5)的下端面相抵,搅拌针(3-2)外露在内侧轴肩(2)的下端面外,旋转轴肩调节螺栓(4)调节内侧轴肩(2)的伸长量,旋转针长调节螺栓(5)调节搅拌体(3)的伸长量,轴肩紧固螺栓(6)锁紧内侧轴肩(2),搅拌体紧固螺栓(7)锁紧搅拌体(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焊接同步二次再成形无减薄搅拌摩擦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焊具夹持体(1)、内侧轴肩(2)、搅拌体(3)、轴肩调节螺栓(4)、针长调节螺栓(5)、轴肩紧固螺栓(6)和搅拌体紧固螺栓(7),所述焊具夹持体(1)包括一体成型且同轴设置的夹持柄(1-1)和外侧轴肩(1-2),所述的外侧轴肩(1-2)设置在夹持柄(1-1)的下部;
在夹持柄(1-1)的轴心处设有第一螺纹通孔(1-1-2),所述的轴肩调节螺栓(4)设置在第一螺纹通孔(1-1-2)中,在轴肩调节螺栓(4)的轴心处设有第二螺纹通孔(4-1),所述的针长调节螺栓(5)设置在第二螺纹通孔(4-1)中,在外侧轴肩(1-2)的轴心处设有竖直夹持孔(1-2-2),外侧轴肩(1-2)的下端面为外边缘高于中心的凹形轴肩面(1-2-3),所述的内侧轴肩(2)设置在竖直夹持孔(1-2-2)中,且内侧轴肩(2)的上端面与轴肩调节螺栓(4)的下端面相抵,内侧轴肩(2)的下端外露在外侧轴肩(1-2)的下端面外,内侧轴肩(2)的轴心处设有容纳通孔(2-1),所述的搅拌体(3)设置在容纳通孔(2-1)中,所述的搅拌体(3)包括同轴一体成型的搅拌针座(3-1)和搅拌针(3-2),所述的搅拌针座(3-1)的上端面与针长调节螺栓(5)的下端面相抵,搅拌针(3-2)外露在内侧轴肩(2)的下端面外,旋转轴肩调节螺栓(4)调节内侧轴肩(2)的伸长量,旋转针长调节螺栓(5)调节搅拌体(3)的伸长量,轴肩紧固螺栓(6)锁紧内侧轴肩(2),搅拌体紧固螺栓(7)锁紧搅拌体(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焊接同步二次再成形无减薄搅拌摩擦焊具,其特征在于:外侧轴肩(1-2)的竖直夹持孔(1-2-2)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垂直外侧轴肩中轴线的第三螺纹通孔(1-2-4),内侧轴肩(2)的容纳通孔(2-1)的侧壁上设有垂直内侧轴肩中轴线的水平夹持孔(2-2),且水平夹持孔(2-2)与其中一个第三螺纹通孔(1-2-4)正对相通,内侧轴肩(2)的外表面设有内侧轴肩夹持面(2-3),且内侧轴肩夹持面(2-3)与另一个第三螺纹通孔(1-2-4)正对相通,轴肩紧固螺栓(6)穿过第三螺纹通孔(1-2-4)后抵在内侧轴肩夹持面(2-3)上实现固定内侧轴肩(2),搅拌针座(3-1)外表面上设有搅拌针座夹持面(3-1-1),搅拌体紧固螺栓(7)穿过水平夹持孔(2-2)及与水平夹持孔(2-2)正相对的第三螺纹通孔(1-2-4)后抵在搅拌针座夹持面(3-1-1)上实现固定搅拌体(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焊接同步二次再成形无减薄搅拌摩擦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柄(1-1)的外直径小于外侧轴肩(1-2)的外直径,夹持柄(1-1)的外表面上设有焊具夹持面(1-1-1),外侧轴肩(1-2)的外表面上设有上下两个环形散热槽(1-2-1),两个环形散热槽(1-2-1)以下的外侧轴肩(1-2)为倒锥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焊接同步二次再成形无减薄搅拌摩擦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通孔(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宪马潇天孟祥晨周荣林王丽娟邵天全郝永宽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