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205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包括摩擦焊接装置、极柱加工装置一、极柱加工装置二和机械手四,上述极柱加工装置一用于切削加工工件A,上述极柱加工装置二用于切削加工工件B,上述机械手四能将加工后的工件A和工件B装夹在摩擦焊接装置的对应夹具处。本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稳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
技术介绍
在动力电池
,极柱是动力电池中连通电池内外的部件,极柱具有尺寸小,批量大,表面光洁度要求高的特点,并且生产效率低,加工成本高,产品型号多,因此针对极柱的数控加工特点、难点。目前,市场上极柱加工都是人工上下料,这导致产品成本高,加工效率低,并在流转过程中加大报废概率。极少数的自动化只是实现半自动化,并且自动上下料装置针对性强,产品型号多,导致自动化成本也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且作业效率也比较高的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擦焊接装置、极柱加工装置一、极柱加工装置二和机械手四,上述极柱加工装置一用于切削加工工件A,上述极柱加工装置二用于切削加工工件B,上述机械手四能将加工后的工件A和工件B装夹在摩擦焊接装置的对应夹具处。在上述的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中,所述极柱加工装置一设置在车床上,所述车床上具有用于夹持极柱的卡盘和用于安装刀具的刀架,本装置还包括振动料斗、出料通道和机械手一,上述振动料斗固连在车床顶部处且振动料斗位于卡盘上部,上述出料通道倾斜设置且出料通道上端与振动料斗相连通,上述机械手一连接在车床上,机械手一能将出料通道下端处输出的极柱装夹在卡盘处,机械手四能将加工成型后的极柱由卡盘处取出。本加工装置创造性的将批量的极柱毛坯放置在振动料斗内。振动料斗振动过程中其内的极柱毛坯有序的进入出料通道内,由于出料通道倾斜设置,因此,位于出料通道内的极柱毛坯能顺畅的由出料通道下端处稳定输出。机械手一靠近于出料通道下端处,因此,机械手一能稳定的将出料通道下端输出的极柱毛坯夹持,并且将夹持的极柱毛坯稳定的装入车床的卡盘处。一旦卡盘将极柱毛坯夹持后,刀架进给,通过刀架上的刀具对极柱毛坯进行切削加工。极柱毛坯加工成型后通过机械手四将成型后的极柱由卡盘处取出。可以看出,上述机械手一与机械手配合动作后,最终将振动料斗内的极柱毛坯逐个的切削加工成型。也就是说,机械手一把将出料通道下端处输出的极柱装夹在卡盘处,数控车床开始加工,加工成型后机械手四把两个数控车床的工件装夹在摩擦焊的两端卡盘里,摩擦焊开始焊接,焊接动作完成后,工件自动掉落下方的输送带上。在上述的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中,所述车床顶部具有呈平面状的安装部,上述振动料斗固连在安装部处。这样的结构能将振动料斗稳定的安装在车床顶部处。在上述的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中,所述出料通道包括呈长条状的导向条,上述导向条的两边沿处沿其长度方向具有凸出的挡沿,上述挡沿与导向条之间形成内凹的出料通道。这样的结构能使极柱毛坯稳定的位于出料通道内。在上述的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中,所述导向条上端固连在振动料斗的出料口处。在上述的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中,所述机械手一位于出料通道的下端处。在上述的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中,所述出料通道内具有能每次输出一个极柱的出料装置。通过出料装置能有序的控制出料通道下端处极柱毛坯的出料量。在上述的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中,所述出料装置包括挡片一、挡片二、气缸一和气缸二,上述气缸一和气缸二均固连在出料通道外侧,上述挡片一固连在气缸一的活塞杆上,上述挡片二固连在气缸二的活塞杆上,上述挡片一靠近于出料通道下端,上述挡片二远离出料通道下端,初始状态时挡片一嵌于出料通道内,挡片二脱离出料通道,当需要出料时气缸一和气缸二一起动作并使挡片二嵌于出料通道,挡片一脱离出料通道。极柱毛坯的尺寸与挡片一和挡片二之间的间距相同。这样的结构能使挡片一与挡片二之间始终具有一个极柱毛坯。挡片一与挡片二交替移动,就能使出料通道每次输出一个极柱毛坯。在上述的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中,所述出料通道下端与车床之间还具有加固结构。在上述的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中,所述加固结构包括呈杆状的加强杆,上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固连在出料通道侧部和车床上。在上述的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中,所述车床侧部还具有一输送带,上述机械手四能将加工成型后的极柱放置在输送带处。通过输送带能将加工成型后的极柱有序输送。在上述的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中,所述摩擦焊接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驱动件一、驱动件二、夹具一和夹具二,上述机架上部具有导轨,上述夹具二连接在导轨上且夹具二与驱动件一相连接,上述夹具二固连在机架上且夹具二与夹具一正对,上述驱动件二能带动夹具一转动。本装置中驱动件二带动夹具一持续转动。驱动件一带动夹具一平移,平移后的夹具一能靠近夹具二,最终使夹具一和夹具二上的工件稳定接触。工件接触后,由于夹具一持续转动,因此,两个工件之间能进行稳定的摩擦焊接。在上述的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中,所述夹具二连接在一滑块上,上述驱动件一能推动滑块平移,上述驱动件二固连在滑块上。滑块与导轨能稳定连接在一起,而且滑块还提供了足够的安装位置供驱动件二安装。在上述的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中,所述滑块下部连接在导轨上,上述驱动件一为电机,电机的转轴上固连有丝杆,上述滑块与丝杆螺纹连接。电机带动丝杆转动过程中,由于滑块与丝杆螺纹连接,因此,最终能带动滑块沿导轨稳定平移。在上述的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中,所述驱动件二为电机,电机的转轴与夹具二固连。通过驱动件二能带动夹具二稳定转动。在上述的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中,所述夹具一和夹具二均为三爪卡盘。在上述的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中,所述夹具一和夹具二均为液压夹具。在上述的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中,所述机架上部固连有定位板,上述驱动件一固连接在定位板上。在上述的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中,所述定位板包括呈平板状的板体一和板体二,上述板体一水平设置且与机架相固连,上述板体二垂直固连在板体一中部处,上述驱动件一固连在板体二侧部。板体一与机架之间接触面积大,板体二能稳定连接驱动件二。最终能使驱动件二稳定连接在机架上。摩擦焊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工件装夹:将工件A和工件B分别夹持在夹具一和夹具二上;B、进给焊接:夹具一转动过程中相对于夹具二平移,旋转的工件A与工件B逐步靠拢,工件A与工件B接触后进行摩擦焊接作业。夹具一夹持工件A,夹具二夹持工件B。转动的夹具一向夹具二靠拢后,旋转的工件A与工件B接触后完成摩擦焊接作业。在上述的摩擦焊接工艺中,所述步骤A中夹具一通过伺服电机带动其平移且夹具一与夹具二正对。伺服电机运动平稳能有效提高摩擦焊接作业的稳定性。在上述的摩擦焊接工艺中,所述步骤B中先使工件A与工件B进行摩擦加热,摩擦加热后再进行顶锻焊接。当工件A与工件B接触后此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擦焊接装置、极柱加工装置一、极柱加工装置二和机械手四,上述极柱加工装置一用于切削加工工件A,上述极柱加工装置二用于切削加工工件B,上述机械手四能将加工后的工件A和工件B装夹在摩擦焊接装置的对应夹具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擦焊接装置、极柱加工装置一、极柱加工装置二和机械手四,上述极柱加工装置一用于切削加工工件A,上述极柱加工装置二用于切削加工工件B,上述机械手四能将加工后的工件A和工件B装夹在摩擦焊接装置的对应夹具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加工装置一设置在车床上,所述车床上具有用于夹持极柱的卡盘和用于安装刀具的刀架,包括振动料斗、出料通道和机械手一,上述振动料斗固连在车床顶部处且振动料斗位于卡盘上部,上述出料通道倾斜设置且出料通道上端与振动料斗相连通,上述机械手一连接在车床上,机械手一能将出料通道下端处输出的极柱装夹在卡盘处,机械手四能将加工成型后的极柱由卡盘处取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床顶部具有呈平面状的安装部,上述振动料斗固连在安装部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一位于出料通道的下端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擦焊接的自动化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通道内具有能每次输出一个极柱的出料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支波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三和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