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轻质吸能减振仿微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能减振仿微结构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轻质吸能减振仿微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航空航天、空间飞行器在外太空飞行过程中面临着发动机产生的振动、气流冲击产生的振动甚至是着陆过程中产生的剧烈振动问题,需要安装大量的减振橡胶。然而飞行器部件(如发动机管道、航天器太阳能帆板等)服役的实际工况较为特殊复杂,比如面临射线及粒子辐射、高温、低温、高压、高真空等特殊状况,传统橡胶热传导能力低、辐射易老化等,故使用范围与适用能力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传统橡胶制成的吸能减振仿微结构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轻质吸能减振仿微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轻质吸能减振仿微结构,所述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堆叠的若干层吸能层,每个吸能层均包括若干个吸能框架,每个吸能框架内均嵌入有一金属橡胶球;其中,吸能框架为正八面体,吸能框架的材料为NiTi合金。其中,吸能框架的12条边分别对应正八面体的12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轻质吸能减振仿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n从上至下依次堆叠的若干层吸能层,每个吸能层均包括若干个吸能框架,每个吸能框架内均嵌入有一金属橡胶球;其中,吸能框架为正八面体,吸能框架的材料为NiTi合金。/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新型轻质吸能减振仿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
从上至下依次堆叠的若干层吸能层,每个吸能层均包括若干个吸能框架,每个吸能框架内均嵌入有一金属橡胶球;其中,吸能框架为正八面体,吸能框架的材料为NiTi合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轻质吸能减振仿微结构,其特征在于,吸能框架的12条边分别对应正八面体的12条边,吸能框架的6个顶点分别对应正八面体的6个顶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轻质吸能减振仿微结构,其特征在于,金属橡胶球的直径大于吸能框架两个相邻边之间的最大间隙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轻质吸能减振仿微结构,其特征在于,金属橡胶球为NiTi金属橡胶球,为以NiTi超弹丝为原料制成的球状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轻质吸能减振仿微结构,其特征在于,吸能框架的合金粉化学成分为Ni49%~51%,Ti49%~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轻质吸能减振仿微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吸能层中的若干个吸能单元均匀平铺组成所述吸能层。
技术研发人员:张圣旺,杨琴,陈捷,葛继强,王英英,王国伟,沈显峰,黄姝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