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350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有: 一透明灯壳,是由透明材质所形成的开放式壳体,该透明灯壳是有一预定肉厚,并于该预定肉厚的二侧形成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且该透明灯壳另于其外环边缘形成有一透光面以邻接于该第一、第二表面,该透明灯壳并形成有至少一第一灯座; 一第一镜面层,是涂布于该第一表面上; 一第二镜面层,是涂布于该第二表面上; 至少一第一光源,是分别组设于该第一灯座上,位于能发射出光线以射入该第一、第二镜面层间的预定肉厚内的位置。(*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灯具结构。然而,公知欲于灯壳91外周形成光环,必须额外加装一圈导光环92结构,又需再增设光纤922或其他发光结构,零件多而复杂组装又麻烦,而且光纤成本较高所费不赀,并非十分理想。此外,公知光纤922导引光源进入导光环92内,只有开或关二种型态,实在单调缺乏变化导光环92发光部位仅有这些不连续的缺口921,不仅没有变化而且亮度有限。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灯具结构,能使外环边缘可发光的灯具结构更能多样化应用,更具弹性使用效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是由一透明灯壳、一第一镜面层、一第二镜面层以及至少一第一光源所组成。其中,透明灯壳是由透明材质所形成的开放式壳体,其是有一预定肉厚,并于预定肉厚的二侧形成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且透明灯壳另于其外环边缘形成有一透光面以邻接于第一、第二表面,透明灯壳并形成有至少一第一灯座;第一镜面层是涂布于第一表面上;第二镜面层是涂布于第二表面上;第一光源是分别组设于第一灯座上,并能发射出光线以射入第一、第二镜面层间的预定肉厚内,并藉由第一、第二镜面层之间交互反射而经过预定肉厚的导引传达至透明灯壳外环边缘的透光面以发出亮光。因此,藉由第一光源的光线射入第一、第二镜面层间,并经多次交互反射而传达至外环边缘的透光面发出亮光,无须再增设公知导光环便可于外环边缘发出环形光环,故可简化灯具结构,促使其制造方便、降低成本。上述的灯具结构,其中该透明灯壳于近中央位置处另形成有一第二灯座,且尚包括有一第二光源位于该第一镜面层内侧并组设于该第二灯座内,使该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能经由该第一镜面层的反射而发出亮光。本技术透明灯壳的材质可使用透明玻璃、透明塑胶(如压克力…等)或其他等效透明材料,尤以透光率愈高者愈佳。透明灯壳的第一、第二表面可以分别是自由曲面、圆球曲面、椭圆球曲面或抛物曲面…等皆可;透明灯壳的预定肉厚亦可为均等肉厚或不均等肉厚,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计变更。本技术第一、第二镜面层可分别由铬、铝、水银…等金属形成,其成形方式可使用电镀、蒸镀、喷涂或其他等效方式皆可。此外,本技术的第一光源可变换使用不同颜色或不同亮度;另可增设一移动机制以移动第一光源至第一镜面层内侧,促使第一光源发射出的光线经由第一镜面层的反射而发出亮光,若移回原始位置仍使外环边缘发出环形光环;以上均使本技术的灯具结构更能多样应用,更具弹性使用效益。其中,上述移动机制可以采用齿轮齿条机构、电磁阀、气压缸、油压缸或其他可移动第一光源的等效机制皆可。本技术的透光面表面可作任何光面、雾面处理以控制发光柔和度,或作遮光、上色、绘制图案、分隔成内外多环等任何图样处理,均属本案专利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实施状态图;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前视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前视图;图6是本技术又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前视图;图7是本技术再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图8是公知大灯总成的剖视图;图9是公知导光环的立体示意图。首先,请先参阅图1本技术一较佳具体实施例实施于汽车大灯总成7上的示意图,图中每一组灯具结构71的详细结构请一并参阅图2、图3。图2、图3显示本例的灯具结构71是由透明灯壳1、内外镜面层21,22、主灯泡4以及二驻车灯泡3,3’(parking lamp,俗称小灯)所组成。其中,本例的透明灯壳1是由透明玻璃所制成,能耐高温,并形成一种如图3所示的开放式壳体(opencell housing),其具有一预定肉厚t。图2显示本例透明灯壳1各部位是呈不均等肉厚,例如越靠近外环边缘则肉厚t越厚,因此可形成较大面积的透光面13,而透光面13并邻接于透明灯壳1的内、外表面11,12。本例内、外表面11,12是依自由曲面方式设计以符合汽车安全法规。在本例中,透明灯壳1是于外表面12后侧近中央位置处凸设有一主灯座16以容设主灯泡4,主灯泡4伸出位于内镜面层21的内侧,因此主灯泡4发出的光线B能经由内镜面层21的反射而发出亮光,作为汽车头灯主要照明用。本技术的主要特色在于,透明灯壳1于外表面12后方二侧另凸设有二驻车灯座14,15以分别容设二驻车灯泡3,3’,并于内、外表面11,12上分别真空电镀一层铬金属以形成内、外镜面层21,22。故当车主开启小灯时,二驻车灯泡3,3’发射出的光线A能射入内、外镜面层21,22间的预定肉厚t内,于内、外镜面层21,22间多次交互反射,最后传导至透明灯壳1外环边缘的透光面13使其发出光线A形成一圈圆形光环(详如图4)。本例的透光面13是先经过雾面处理,故可发出较为柔和的光线,当然亦可使用一般未处理的光面使其光线A直接射出。上述本例灯具结构71显然已较公知者简化,并能易于制造、降低成本,具有增进功效。此外,亦可将上述二驻车灯泡3,3’改用不同颜色的灯泡,或不同亮度的灯泡,故可提供更多样化应用,更具弹性使用效益。图5显示另一种实施例的灯具结构72,其构造大致与前例相同,惟其透明灯壳外周的透光面73改成方形光环。图6显示又一种实施例的灯具结构74,其构造大致与前例相同,惟其将整个大灯总成的外壳以透明玻璃一体制成,而其外围透光面75是形成与汽车造型配合的梯形光环。图7显示再一种实施例的灯具结构76,其是使用于家庭灯饰,如图所示其主灯座17内贯孔贯穿了内镜面层21’,并且未设有其他副灯。故当主灯泡5’以齿轮齿条机构6向前轴向移动至内镜面层21’内侧时,主灯泡5’的光线B,能经由内镜面层21’的反射以作为主照明;然而当齿轮齿条机构6将主灯泡5’向后缩回主灯座17内时,主灯泡5’的光线A’又能射入内、外镜面层21’,22’间的预定肉厚内,并于内、外镜面层21’,22’间多次交互反射,最后传导至外环边缘的透光面13’,以发出亮光,故能兼作副灯使用,亦可提供更多样化应用,深具弹性使用效益。上述诸多实施例仅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而已,本技术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权利要求1.一种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有一透明灯壳,是由透明材质所形成的开放式壳体,该透明灯壳是有一预定肉厚,并于该预定肉厚的二侧形成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且该透明灯壳另于其外环边缘形成有一透光面以邻接于该第一、第二表面,该透明灯壳并形成有至少一第一灯座;一第一镜面层,是涂布于该第一表面上;一第二镜面层,是涂布于该第二表面上;至少一第一光源,是分别组设于该第一灯座上,位于能发射出光线以射入该第一、第二镜面层间的预定肉厚内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透明灯壳于近中央位置处另形成有一第二灯座,且尚包括有一第二光源位于该第一镜面层内侧并组设于该第二灯座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透明灯壳的透明材质是指透明玻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透明灯壳的第一表面及/或第二表面是分别呈一自由曲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透明灯壳的预定肉厚是为不均等肉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透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台聚谢正彬
申请(专利权)人:典绩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