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视场微型显微物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8714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视场微型显微物镜,沿其光轴方向从物端到像端依次包括:物面、具有正屈亮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屈亮度的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具有正屈亮度的第四透镜、具有负屈亮度的第五透镜、具有负屈亮度的第六透镜以及成像面;由物面发射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后成像于成像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大视场微型显微物镜的尺寸小,有效成像视场可达570μm。

A micro objective with large field of vie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视场微型显微物镜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学影像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大视场微型显微物镜及包含该微型物镜的探头。
技术介绍
消化道肿瘤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特点。而消化道肿瘤在我国发病率及致死率则更为突出。消化道肿瘤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期。消化道病变的早期表现会首先反映在消化道黏膜细胞的微观结构和形态上,然后逐步在宏观形态上表现出来。因此,具有细胞水平高分辨率检测方法对消化道癌症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共聚焦内窥镜是目前最先进的内窥成像技术之一,具备微米量级的光学分辨率,可在普通内镜检查的同时对消化道黏膜细胞和组织形态进行实时、精准的观察,为消化道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有力工具。其中微型物镜探头是共聚焦内窥镜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用于将单根光纤出射的发散光聚焦在样品上激发荧光,同时收集样品荧光并耦合进光纤束的单根光纤。对现有专利文献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技术申请号为:CN201710639015.6,公开日为2017年10月27日的专利自述为:“一种用于消化道内的微型显微物镜,属于医学影像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消化道内的微型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视场微型显微物镜,其特征在于,沿其光轴方向从物端到像端依次包括:物面、具有正屈亮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屈亮度的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具有正屈亮度的第四透镜、具有负屈亮度的第五透镜、具有负屈亮度的第六透镜以及成像面;/n由物面发射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后成像于所述成像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视场微型显微物镜,其特征在于,沿其光轴方向从物端到像端依次包括:物面、具有正屈亮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屈亮度的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具有正屈亮度的第四透镜、具有负屈亮度的第五透镜、具有负屈亮度的第六透镜以及成像面;
由物面发射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后成像于所述成像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视场微型显微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满足下列条件:R1F>0,R1R<0;R2F<R2R<0;R3F>R3R>0;R4F>0,R4R<0;R5F>R5R>0;R6F<R6R<0;R7F>R7R>0;
其中,R1F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物端表面的曲率半径;R1R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像端表面的曲率半径;R2F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第二物端表面的曲率半径;R2R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第二像端表面的曲率半径;R3F为所述第三透镜中具有负屈亮度的透镜的第三物端表面的曲率半径;R3R为所述第三透镜中具有负屈亮度的透镜的第三像端表面的曲率半径;R4F为所述第三透镜中具有正屈亮度的透镜的第四物端表面的曲率半径;R4R为所述第三透镜中具有正屈亮度的透镜的第四像端表面的曲率半径;R5F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第五物端表面的曲率半径;R5R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第五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玲李华刘谦郑刚骆清铭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