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二极管及太阳能电池老化测试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技术应用及新型能源测试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发光二极管和太阳能电池检测的方法主要分为专用测试仪器检测和人工检测两种,其中专用仪器测试要求配置高、成本高、专业性强,在经费充足和实验室空间富足的课题组、某些大型企业的研发部门会有专门的测试实验室,发光二极管用亮度计或能够探测亮度的设备作为主要测试仪器,太阳能电池用模拟光源作为主要测试仪器;一些技术实力和资金有限的实验室、企业采用人工检测的方法,需要人员定期去查看测试状态,这种检测方法对检测人员的状态有很大要求,不仅工作量大,且由于环境在实时变化,容易导致误判或漏检,最终导致各个器件测试出现误差。发光二极管和太阳能电池属于目前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目前效率已经接近理论极限,如果稳定性能够得到良好解决,那么会大大加快商业化进程,目前很多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性能依旧属于实验室级别,人们在追求太阳能电池高效率、发光二极管高亮度和高效率的同时,有些机构也逐渐转向稳定性研究。当前很多的发光二极管测试都是采用亮度计或其它辐射计等进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太阳能电池老化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分为基础模块和扩展模块;包括电流采样电路、电压采样电路、短路保护电路、第一快门控制缓冲器电路、第二快门控制缓冲器电路、快门驱动电路、第一中控系统控制加热炉缓冲器电路、第二中控系统控制加热炉缓冲器电路、加热炉驱动的电路、过温检测电路、湿度检测探头电路、中控系统与亮度计通讯ADM2484电路、中控系统与X轴步进电机通讯电路、中控系统与Y轴步进电机通讯电路、中控系统与人机交互模块通讯电路、中控系统模块与工业摄像头通讯电路、中控系统控制补光灯电路、中控系统与太阳能模拟光源通讯电路、步进电机限位电路、220V-AC转24V-DC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太阳能电池老化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分为基础模块和扩展模块;包括电流采样电路、电压采样电路、短路保护电路、第一快门控制缓冲器电路、第二快门控制缓冲器电路、快门驱动电路、第一中控系统控制加热炉缓冲器电路、第二中控系统控制加热炉缓冲器电路、加热炉驱动的电路、过温检测电路、湿度检测探头电路、中控系统与亮度计通讯ADM2484电路、中控系统与X轴步进电机通讯电路、中控系统与Y轴步进电机通讯电路、中控系统与人机交互模块通讯电路、中控系统模块与工业摄像头通讯电路、中控系统控制补光灯电路、中控系统与太阳能模拟光源通讯电路、步进电机限位电路、220V-AC转24V-DC电路、中控系统与光源功率校正模块通讯电路、亮度探测探头电路、24V转15V电路、15V转5V电路、5V隔离电源实现电路、5V转3.3V电路、数据存储电路、中控系统核心主控芯片、过压保护电路;
电流采样电路:电阻R31的1脚、R29的1脚接Vout_L输入端,电阻R31的2脚、电阻R32的1脚接GND,电阻R29的2脚、电阻R28的1脚接运放U4B的反向输入端6脚,电阻R32的2脚、R35的1脚接运放U4B的正向输入端5脚,电阻R35的2脚接GND,电阻R28的2脚接运放U4B的7脚输出端,并接中控系统核心主控芯片U20的40脚;
电压采样电路:U15的12脚、13脚、14脚、15脚、16脚分别接中控系统核心主控芯片U20的33脚、18脚、17脚、16脚、15脚,U15的1脚、7脚、9脚、直流滤波电容C31的1脚、无极性滤波电容C30的1脚接+5V,直流滤波电容C31的2脚、无极性滤波电容C30的2脚接GND,U15的10脚、11脚接GND,2脚、3脚作为电压信号采集输入端,直流滤波电容C37的1脚、无极性滤波电容C36的1脚接U17的2脚输入+12V,U17的8脚接C38的1脚,直流滤波电容C37的2脚、无极性滤波电容C36的2脚、U17的4脚、无极性滤波电容C38的2脚、滑动变阻器R56的1脚接GND,U21的5脚接滑动变阻器R56的2脚,U21的6脚接滑动变阻器R56的3脚输出稳定基准电压,接电阻R53的1脚,R53的2脚、电容C34的1脚、电容C35的1脚接U15的8脚,电容C34的2脚、C35的2脚接GND;
短路保护电路:电阻R10的2脚、R9的1脚、R12的1脚和电容C10的1脚连接,电容C10的2脚和电阻R9的2脚接GND,电阻R11的2脚、R14的1脚、电阻R13的1脚和电容C11的1脚连接,电容C11的2脚和电阻R14的2脚接GND,电阻R12的2脚、R7的1脚、C4的1脚接运放U2A的反向输入端2脚,电阻R13的3脚、R15的1脚接运放U2A的正向输入端3脚,电阻R15的2脚接GND,电容C4的2脚、电阻R7的2脚接运放U2A的输出脚1脚,稳压二极管D2的1脚接运放U2A的1脚,接中控系统核心主控芯片中U20的42脚,D2的2脚接GND;
第一快门控制缓冲器:缓冲芯片U6的2脚、4脚、6脚、8脚分别接中控系统核心主控芯片中U20的23脚、24脚、25脚、26脚,缓冲芯片的2脚接电阻R20的1脚,4脚接电阻R21的1脚,6脚接电阻R23的1脚,8脚接电阻R24的1脚,电阻R20的2脚、R21的2脚、R23的2脚、R24的2脚接GND,U6的1脚、10脚、19脚接GND,U6的20脚接+5V,18脚、16脚、14脚、12脚分别接快门驱动电路;其中U6的18脚接快门驱动电路中R8的1脚;
第二快门控制缓冲器:缓冲芯片U9的2脚、4脚、6脚、8脚分别接中控系统核心主控芯片中U20的29脚、30脚、31脚、32脚,缓冲芯片的2脚接电阻R30的1脚,4脚接电阻R33的1脚,6脚接电阻R34的1脚,8脚接电阻R36的1脚,电阻R30的2脚、R33的2脚、R34的2脚、R36的2脚接GND,U9的1脚、10脚、19脚接GND,U9的20脚接+5V,18脚、16脚、14脚、12脚分别接快门驱动电路;
快门驱动电路:R8的1脚接第一快门控制缓冲器中U6的18脚,电阻R8的2脚接三极管Q1的基极2脚,三极管Q1的1脚、二极管D1的2脚接继电器K1的5脚,二极管D1的1脚、继电器K1的2脚接+5V,Q1的发射极3脚接GND,继电器K1的6脚接快门电极,继电器K1的3脚接限流电阻R4的1脚,限流电阻R4的2脚接GND;
第一中控系统控制加热炉缓冲器电路:缓冲芯片U14的2脚、4脚、6脚、8脚分别接中控系统核心主控芯片中U20的97脚、98脚、1脚、2脚,缓冲芯片U14的2脚接电阻R47的1脚,4脚接电阻R48的1脚,6脚接电阻R49的1脚,8脚接电阻R50的1脚,电阻R47的2脚、R48的2脚、R49的2脚、R50的2脚接GND,缓冲芯片U14的1脚、10脚、19脚接GND,U14的20脚接+5V,缓冲芯片U14的12脚、14脚、16脚、18脚分别接加热炉驱动;
第二中控系统控制加热炉缓冲器:缓冲芯片U18的2脚、4脚、6脚、8脚分别接中控系统核心主控芯片中U20的3脚、4脚、5脚、38脚,缓冲芯片U18的2脚接电阻R60的1脚,4脚接电阻R62的1脚,6脚接电阻R63的1脚,8脚接电阻R64的1脚,电阻R60的2脚、R62的2脚、R63的2脚、R64的2脚接GND,缓冲芯片U18的1脚、10脚、19脚接GND,U18的20脚接+5V,缓冲芯片U18的12脚、14脚、16脚、18脚分别接加热炉驱动;
加热炉驱动电路:R59的1脚接第一中控系统控制加热炉缓冲器电路中U14的18脚,电阻R59的2脚接三极管Q2的基极2脚,三极管Q2的1脚、二极管D5的2脚接继电器K2的5脚,二极管D5的1脚、继电器K2的2脚接+5V,Q2的发射极3脚接GND,继电器K2的6脚接加热源,继电器K2的3脚接限流电阻R58的1脚,限流电阻R58的2脚接GND;
过温检测电路:热敏电阻R37的1脚接+12V,热敏电阻R37的2脚、电阻R39的1脚接运放U12A的反向输入端2脚,电阻R39的2脚、电阻R41的1脚接GND,电阻R41的3脚接+12V,电阻R41的2脚接R43的1脚,电阻R43的2脚接运放U12A的正向输入端3脚,运放的输出脚1脚接中控系统核心主控芯片中U20的39脚;
湿度检测探头电路:U21的1脚接15V转5V电路中U8的2脚+5V,U21的2脚、电阻R66的1脚接中控系统核心主控芯片中U20的77脚,电阻R66的2脚接+5V,U21的3脚接GND;
中控系统与亮度计通讯ADM2484电路:通讯芯片U1的3脚、4脚、5脚、6脚接中控系统核心主控芯片中U20的69脚、35脚、67脚、68脚,U1的3脚接电阻R1的1脚,4脚接电阻R2的1脚,5脚接电阻R3的1脚,U1的6脚接电阻R6的1脚,电阻R1的2脚、R2的2脚、R3的2脚、R6的2脚接+5V,U1的2脚、8脚接GND,U1的1脚接C2的1脚接+5V,C2的2脚接GND;U1的16脚接5V隔离电源实现电路的U3的9脚和C3的1脚,C3的2脚接U1的15脚接GND_2,U1的15脚、9脚接5V隔离电源实现电路中U3的11脚,U1的11脚、14脚接电阻R5的1脚、接插件P1的4脚,U1的12脚、13脚接电阻R5的2脚、接插件P1的2脚,接插件P1的1脚接+5V_2,P1的3脚接GND_2;
中控系统与X轴步进电机通讯电路:缓冲芯片U13的2脚、3脚、4脚、5脚、6脚、7脚、8脚分别接中控系统核心主控芯片中U20的95脚、51脚、96脚、52脚、47脚、48脚,缓冲芯片的2脚接电阻R40的1脚,4脚接电阻R42的1脚,6脚接电阻R44的1脚,8脚接电阻R45的1脚,电阻R40的2脚、R42的2脚、R44的2脚、R45的2脚接GND,U13的1脚、10脚、19脚接GND,U13的20脚接+5V,18脚、16脚、14脚接接插件P4的4脚、5脚、6脚,P4的1脚接+15V,2脚接GND,3脚接+5V,U13的12脚接P5的1脚,P5的2脚接GND;
中控系统与Y轴步进电机通讯电路:缓冲芯片U16的2脚、3脚、4脚、5脚、6脚、7脚、8脚分别接中控系统核心主控芯片中U20的81脚、85脚、82脚、86脚、83脚、84脚,缓冲芯片的2脚接电阻R52的1脚,4脚接电阻R54的1脚,6脚接电阻R55的1脚,8脚接电阻R57的1脚,电阻R52的2脚、R54的2脚、R55的2脚、R57的2脚接GND,U16的1脚、10脚、19脚接GND,U16的20脚接+5V,18...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