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摆线针轮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8512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摆线针轮传动结构,解决了现阶段的摆线针轮传动结构精度不理想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摆线针轮传动结构,包括针轮壳体和摆线片,针轮壳体在其内壁周向均布有第一滚针,摆线片设有与第一滚针间隙配合的第一齿槽,针轮壳体在其内壁还周向均布有第二滚针,第二滚针的数量和第一滚针的数量保持一致且第二滚针至相邻两个第一滚针的距离相同,摆线盘设置有与第二滚针配合的第二齿槽;摆线盘未负载时,配合的第一滚针的外弧面与第一齿槽的内弧面抵接,配合的第二滚针的外弧面与第二齿槽的内弧面之间存在间隙,上述摆线针轮传动结构传动精度较高且使用寿命较为理想。

A transmission structure of cycloid pin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摆线针轮传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速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摆线针轮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摆线针轮减速机是一种应用行星式传动原理并采用摆线针轮啮合的新颖减速装置。其中,摆线针轮传动结构是摆线针轮减速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摆线针轮传动结构的质量直接影响摆线针轮减速机的传动精度和使用寿命。参阅附图1,一种摆线针轮传动结构,包括针轮壳体1和摆线片2,针轮壳体1的内壁周向均布有针槽11以及安装于针槽11内的滚针12,摆线片2周向开设有与滚针12对应配合的齿槽21,摆线片2上的齿槽21数量比针轮壳体1上的滚针12数量少一。当摆线片2安装在针轮壳体1内时,摆线片2上部分的齿槽21和针轮壳体1的滚针12配合。参阅附图2,现阶段的生产厂家会将摆线片2中的齿槽21的尺寸增加,使得摆线片2在未承受载荷时,配合处的滚针12和摆线片2的齿槽21之间存在间隙δ1,这个间隙δ1的宽度一般较小,使得在摆线片2承受载荷时,摆线片2中齿槽21的内弧面会出现相对变形以使得和配合的滚针12的外弧面抵接配合。但是当上述摆线针轮传动结构在切换转向时,由于间隙δ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摆线针轮传动结构,包括针轮壳体(1)和摆线片(2),所述针轮壳体(1)在其内壁周向均布有第一滚针(15),所述摆线片(2)设有与第一滚针(15)间隙配合的第一齿槽(22),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轮壳体(1)在其内壁还周向均布有第二滚针(16),所述第二滚针(16)的数量和所述第一滚针(15)的数量保持一致且所述第二滚针(16)至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滚针(15)的距离相同,所述摆线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滚针(16)配合的第二齿槽(23);所述摆线盘未负载时,配合的所述第一滚针(15)的外弧面与所述第一齿槽(22)的内弧面抵接,配合的所述第二滚针(16)的外弧面与所述第二齿槽(23)的内弧面之间存在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摆线针轮传动结构,包括针轮壳体(1)和摆线片(2),所述针轮壳体(1)在其内壁周向均布有第一滚针(15),所述摆线片(2)设有与第一滚针(15)间隙配合的第一齿槽(22),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轮壳体(1)在其内壁还周向均布有第二滚针(16),所述第二滚针(16)的数量和所述第一滚针(15)的数量保持一致且所述第二滚针(16)至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滚针(15)的距离相同,所述摆线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滚针(16)配合的第二齿槽(23);所述摆线盘未负载时,配合的所述第一滚针(15)的外弧面与所述第一齿槽(22)的内弧面抵接,配合的所述第二滚针(16)的外弧面与所述第二齿槽(23)的内弧面之间存在间隙δ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线针轮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δ2为0.02mm~0.0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线针轮传动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贡林欢罗利敏郑宇莫绪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中大力德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