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高精度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820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率高精度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有:用于放置坯料的输送平台;设置在输送平台输入端的推动机构,用于使坯料向自动化除毛刺设备移动;设置在推动机构与输送平台之间的第一升降机构,用于循环利用固定坯料的工装板;设置在输送平台输出口的第二升降机构,用于回收工装板;设置在输送平台下的平移机构,用于运输回收的工装板;设置在平移机构底部的箱体,用于固定相关机构、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储藏杂物;用于控制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和平移机构的PLC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高效率和高精度的特点。

A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precision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率高精度自动上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上料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率高精度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件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工件进行毛刺彻底的清理,通常工作人员会将工件放置在自动化除毛刺设备限位的工装板中,自动化除毛刺设备通过机械臂夹取在内完成毛刺的去除,为保证每一件成品的质量,工作人员需要再拿取加工后的工件进一步成品检测。但其中工作人员无法同时兼顾上料和检测,中间会产生时间差,这是不利于生产成本的,因此需要一种能高效率的自动上料装置,而且是高精度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高精度自动上料装置,具有效率高,高精度及容量大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高效率高精度自动上料装置,包括输送平台、设置在输送平台输入端的推动机构、设置在推动机构与输送平台之间的第一升降机构、设置在输送平台输出口的第二升降机构、设置在输送平台下的平移机构、设置在平移机构底部的箱体、PLC控制器;所述输送平台包括有坯料槽,坯料槽两侧水平固定有固定杆,固定杆中设有多个滚轮轴承,滚轮轴承上设有多个工装板,坯料槽顶部两侧安装有保护罩,输送平台底部固定有多个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面固定在箱体上;所述工装板对应输出口方向的一侧设有2个以上的梯形槽;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气缸为SMC(中国)有限公司的薄型带导杆锁紧气缸,第一气缸的推板对准工装板的侧面,第一气缸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磁性开关,第一气缸的底面固定有支撑座,支撑座的底面固定在箱体上;<br>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气缸为SMC(中国)有限公司的薄型带导杆锁紧气缸,第二气缸垂固定在箱体的顶面中,第二气缸的导杆与第一托板连接,第二气缸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磁性开关;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三气缸,第三气缸为SMC(中国)有限公司的单杆双作用气缸,第三气缸垂固定在箱体的顶面中,第三气缸的导杆与第二托板连接,第三气缸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磁性开关;所述第二托板表面设有与工装板梯形槽匹配的定位块;所述平移机构包括无杆气缸,无杆气缸的前端盖设置在第一升降机构前,前端盖的位置对应滑杆设有第一传感器;无杆气缸的后端盖设置在第二升降机构后,后端盖的位置对应滑杆设有第二传感器,无杆气缸的滑块表面固定有水平托板,水平托板中设有凹槽,凹槽分别与第一托板、第二托板间隙配合;所述箱体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中部设有隔板,箱体的前端设有缓冲垫,箱体的底部连接有固定座、万向轮和可调脚;所述第一磁性开关、第二磁性开关、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分别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信号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无杆气缸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无杆气缸的输入气管分别与气源接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两侧设有挡块,挡块顶部设有第三传感器,第三传感器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信号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后设有挡板,挡板对应第二托板的侧面设有第二导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托板表面的两边设有架空块,第二托板中部为镂空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无杆气缸的滑块固定在水平托板底面的一端,平行于无杆气缸设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固定在箱体上,第一导轨设置在水平托板底面的另一端。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托板表面设有定位销2个以上,工装板的底面对应定位销的位置设有相匹配的定位销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高效率高精度自动上料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通过设计输送平台、设置在输送平台输入端的推动机构、设置在推动机构与输送平台之间的第一升降机构、设置在输送平台输出口的第二升降机构、设置在输送平台下的平移机构、设置在平移机构底部的箱体、PLC控制器,将工件放置在输送平台的工装板卡槽中,代替了传统的上料,使工装板不断循环,做成上层送料,下层运输工装板回起始位置,输送平台容量大,能容纳多个工装板,更好地提高效率。2、通过设计第一磁性开关、第二磁性开关、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分别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信号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无杆气缸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无杆气缸的输入气管分别与气源接通,保证了控制的精度;同时,水平托板中设有凹槽,凹槽分别与第一托板、第二托板间隙配合,充分利用空间,进一步提高了效率。本专利技术附加技术特征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将在本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说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效率高精度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托板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平托板与第一托板的位置关系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装板的结构图;其中,1-输送平台;2-推动机构;3-第一升降机构;4-第二升降机构;5-平移机构;6-箱体;101-坯料槽;102-固定杆;103-滚轮轴承;104-工装板;105-保护罩;106-支撑杆;107-梯形槽;201-第一气缸;202-第一磁性开关;203-支撑座;204-推板;301-第二气缸;302-第一托板;303-第二磁性开关;304-挡块;305-第三传感器;401-第三气缸;402-第二托板;403-第三磁性开关;404-定位块;405-挡板;406-第二导轨;407-架空块;501-无杆气缸;502-前端盖;503-后端盖;504-第一传感器;505-第二传感器;506-滑块;507-水平托板;508-凹槽;509-第一导轨;510-定位销;511-定位销孔;601-支撑架;602-隔板;603-缓冲垫;604-固定座;605-万向轮;606-可调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率高精度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输送平台1、设置在输送平台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率高精度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输送平台、设置在输送平台输入端的推动机构、设置在推动机构与输送平台之间的第一升降机构、设置在输送平台输出口的第二升降机构、设置在输送平台下的平移机构、设置在平移机构底部的箱体、PLC控制器;/n所述输送平台包括有坯料槽,坯料槽两侧水平固定有固定杆,固定杆中设有多个滚轮轴承,滚轮轴承上设有多个工装板,坯料槽顶部两侧安装有保护罩,输送平台底部固定有多个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面固定在箱体上;所述工装板对应输出口方向的一侧设有2个以上的梯形槽;/n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推板对准工装板的侧面,第一气缸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磁性开关,第一气缸的底面固定有支撑座,支撑座的底面固定在箱体上;/n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垂固定在箱体的顶面中,第二气缸的导杆与第一托板连接,第二气缸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磁性开关;/n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三气缸,第三气缸垂固定在箱体的顶面中,第三气缸的导杆与第二托板连接,第三气缸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磁性开关;所述第二托板表面设有与工装板梯形槽匹配的定位块;/n所述平移机构包括无杆气缸,无杆气缸的前端盖设置在第一升降机构前,前端盖的位置对应滑杆设有第一传感器;无杆气缸的后端盖设置在第二升降机构后,后端盖的位置对应滑杆设有第二传感器,无杆气缸的滑块表面固定有水平托板,水平托板中设有凹槽,凹槽分与第一托板、第二托板间隙配合;/n所述箱体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中部设有隔板,箱体的前端设有缓冲垫,箱体的底部连接有固定座、万向轮和可调脚;/n所述第一磁性开关、第二磁性开关、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分别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信号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无杆气缸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无杆气缸的输入气管分别与气源接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率高精度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输送平台、设置在输送平台输入端的推动机构、设置在推动机构与输送平台之间的第一升降机构、设置在输送平台输出口的第二升降机构、设置在输送平台下的平移机构、设置在平移机构底部的箱体、PLC控制器;
所述输送平台包括有坯料槽,坯料槽两侧水平固定有固定杆,固定杆中设有多个滚轮轴承,滚轮轴承上设有多个工装板,坯料槽顶部两侧安装有保护罩,输送平台底部固定有多个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面固定在箱体上;所述工装板对应输出口方向的一侧设有2个以上的梯形槽;
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推板对准工装板的侧面,第一气缸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磁性开关,第一气缸的底面固定有支撑座,支撑座的底面固定在箱体上;
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垂固定在箱体的顶面中,第二气缸的导杆与第一托板连接,第二气缸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磁性开关;
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三气缸,第三气缸垂固定在箱体的顶面中,第三气缸的导杆与第二托板连接,第三气缸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磁性开关;所述第二托板表面设有与工装板梯形槽匹配的定位块;
所述平移机构包括无杆气缸,无杆气缸的前端盖设置在第一升降机构前,前端盖的位置对应滑杆设有第一传感器;无杆气缸的后端盖设置在第二升降机构后,后端盖的位置对应滑杆设有第二传感器,无杆气缸的滑块表面固定有水平托板,水平托板中设有凹槽,凹槽分与第一托板、第二托板间隙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焕禄黄振锋冯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