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转接装置及热管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8010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3:45
管路转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块(1)、第二连接块(2),所述第一连接块(1)还包括第一连接口(13),所述第二连接块(2)还包括第二连接口(23),所述第一连接口(13)处设有第一容纳部(131),所述第二连接口(23)处设有第二容纳部(231),所述第一容纳部(131)和所述第二容纳部(231)合围,内部形成腔体。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通过将原有的盛放石墨垫片的固定凹槽,改为能与连接块配合的且带有垫板的套筒状的第一密封件,将第二密封件套在第一密封件外部,当取出第一密封件时,第二密封件被垫板带出,方便重复拿取,便于维修安装。

Pipeline adapter and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路转接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本申请涉及管路连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路转接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在汽车空调系统中,普通冷媒常采用塑料或橡胶材质的O形圈作为连接管路密封件,但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中,O形圈常因变形过大而造成冷媒泄露。新型冷媒在汽车空调系统中越来越多的被使用,其工作压力比传统冷媒R134a工作压力高10倍左右,因运行压力高,温度高的特点,常用的塑料、橡胶等密封件在新型空调系统中不再适用。因此需要一种能在高压、高温环境下能保持良好密封性能的管路连接结构以满足汽车空调系统连接管路密封性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采用石墨垫片代替O型圈进行密封。但由于石墨材质本身的特点,石墨垫片不能与冷媒直接接触,需要放在金属凹槽中,导致石墨垫片用过后无法取出换新,维修时只能更换整个管路连接件,或用尖锐物将石墨垫片捣碎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管路转接装置,方便石墨垫片的更换,便于维修。管路转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相对固定,还包括紧固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管路转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块(1)、第二连接块(2),所述第一连接块(1)和所述第二连接块(2)相对固定,还包括紧固件(3),所述第一连接块(1)包括第一通道(11)和第一通孔(12),所述第二连接块包括第二通道(21)和第二通孔(22),所述紧固件(3)贯穿所述第一通孔(12)和所述第二通孔(22),所述第一连接块(1)和所述第二连接块(2)通过所述紧固件相对固定;所述第一通道(11)还包括第一转接口(111),所述第二连通道(21)还包括第二转接口(211),所述第一转接口(111)与所述第二转接口(211)分别与不同的管路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1)还包括第一连接口(13)...

【技术特征摘要】
1.管路转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块(1)、第二连接块(2),所述第一连接块(1)和所述第二连接块(2)相对固定,还包括紧固件(3),所述第一连接块(1)包括第一通道(11)和第一通孔(12),所述第二连接块包括第二通道(21)和第二通孔(22),所述紧固件(3)贯穿所述第一通孔(12)和所述第二通孔(22),所述第一连接块(1)和所述第二连接块(2)通过所述紧固件相对固定;所述第一通道(11)还包括第一转接口(111),所述第二连通道(21)还包括第二转接口(211),所述第一转接口(111)与所述第二转接口(211)分别与不同的管路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1)还包括第一连接口(13),所述第二连接块(2)还包括第二连接口(23),所述第一连接口(13)处设有第一容纳部(131),所述第二连接口(23)处设有第二容纳部(231),所述第一容纳部(131)和所述第二容纳部(231)合围,内部形成腔体;
还包括密封组件(4),所述密封组件(4)包括第一密封件(41)和第二密封件(42),所述第一密封件(41)为套筒状,内部设有第三通道(411),所述第一密封组件(41)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垫板(412),所述第一密封件(41)的垫板(412)方向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容纳部(131)内,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容纳部(231)内,所述第二密封件(42)套于所述第一密封件(41)外部并位于所述第一容纳部(131)内部,分别与所述垫板(412)和所述第二连接口(23)抵接,所述第一通道(11)、所述第三通道(411)和所述第二通道(21)依次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部(131)为柱状凹槽,设有第一容纳部第一面(1311)和第一容纳部第二面(1312),所述第一容纳部第一面(1311)为所述第一容纳部(131)的顶面,所述第一容纳部第一面(1311)为环面,环面中空为所述第一通道(11)的端口,所述第一容纳部第二面(1312)为所述第一容纳部(131)的侧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部(231)为柱状凹槽,设有第二容纳部第一面(2311)、第二容纳部第二面(2312)和第二容纳部第三面(2313),所述第二容纳部第一面(2311)为所述第二容纳部(231)的底面,所述第二容纳部第一面(2311)为环面,环面中空为所述第二通道(21)的端口,所述第二容纳部第二面(2312)为所述第二容纳部(231)的侧壁。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管路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部(231)还设有第二容纳部第四面(2314),所述第二容纳部第四面(2314)与所述第一容纳部第二面(1312)紧密贴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