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壁套筒类零件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零件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壁套筒类零件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套筒类零件,如图1所示,安装于某低压油滤管组件上,其外圆形状精度对于该组件通过压力为1.9MPa煤油的密封性能试验中组件密封性起关键作用。针对具有特殊性能要求的管组件上的套筒类零件,其壁厚为1.6~1.9mm,外圆公差0.015~0.025mm,直径为Φ40~Φ60mm,原工艺加工方案是:第一步骤:在普通车床上对棒料毛料先进行粗钻孔加工及切断加工,如图2所示;第二步骤:在精密数控车床上对粗加工后的零件再进行精密车加工,车外圆、车槽、镗内孔,待将设计图纸上所有尺寸全部保证后切断,最终完成零件加工。但按上述工艺方法加工的零件总是出现零件外圆局部椭圆超差的现象,零件一次交检合格率仅达到50%,外圆椭圆超差将对组件密封性能有较大影响,将会造成组件的胶层出现粘接间隙,从而导致当组件内部通过压力油时,胶接表面出现渗漏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薄壁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壁套筒类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对棒料毛料粗车外圆和钻镗内孔,粗车外圆和粗镗内孔后,半精车棒料的外圆至预留加工余量,得到薄壁套筒类零件的半成品,将所述半成品从棒料上切下;/n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半成品装在数控车床上对其内圆和外圆进行精密车加工至成品的设定加工余量,进行半切断,半切断时保留设定壁厚,再次对外圆进行精密车加工至设计尺寸;/n步骤3,将步骤2精密车加工完成的薄壁套筒类零件从半成品上彻底切断。/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薄壁套筒类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棒料毛料粗车外圆和钻镗内孔,粗车外圆和粗镗内孔后,半精车棒料的外圆至预留加工余量,得到薄壁套筒类零件的半成品,将所述半成品从棒料上切下;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半成品装在数控车床上对其内圆和外圆进行精密车加工至成品的设定加工余量,进行半切断,半切断时保留设定壁厚,再次对外圆进行精密车加工至设计尺寸;
步骤3,将步骤2精密车加工完成的薄壁套筒类零件从半成品上彻底切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套筒类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粗钻镗内孔后,半成品件外圆按成品件外圆设计尺寸留加工余量1.5mm~1.8mm,半成品的壁厚4.5mm~7.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套筒类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外圆公差不超过0.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套筒类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采用软包爪夹紧薄壁套筒类零件。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环,周晓卫,王旭科,秦会群,穆谦,辛飞,吴春利,魏正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