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渔业养殖自动投喂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渔业养殖
,具体是涉及一种渔业养殖自动投喂机。
技术介绍
中国是实际上最早的渔业养殖国家,中国公元前11世纪殷末时就有池塘养鱼的记录。公元前5世纪的《养鱼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养鱼著作。汉代养鲤已十分普遍。唐代由单养鲤发展成草鱼、青鱼、鲢、鳙等多种鱼类混养,是池塘养鱼技术的重要突破。明代出现了定时、定位、定量、定质投饵和轮捕轮放等先进养鱼技术的萌芽,并对鱼池建造、放养的密度和鱼种搭配、投饵、施肥、鱼病治疗等均有较详细记载。随着人们食用的需要,渔业养殖越来越发达,现有的养殖投喂一般用投喂机投喂,现有的投喂装置投喂不均匀,这样的不利于鱼群的饲养,且容易污染水质,影响鱼类生长,针对这种情况,现提出一种渔业养殖自动投喂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渔业养殖自动投喂机,该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鱼食投喂不均匀的问题,方向调整方便可控,对环境要求低,适用范围广,既适用于均匀投食也适用于集中投食,避免了鱼食浪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渔业养殖自动投喂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1)、划桨机构(2)、方向控制机构(3)、投料机构(4)、浮力调节机构(5)、蓄电池(6)和控制器;/n划桨机构(2)关于机架(1)长度方向轴线对称地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工作时划桨机构(2)工作端与水接触,方向控制机构(3)固定安装在机架(1)中轴线上,工作时方向控制机构(3)工作端伸入水中,投料机构(4)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且底部贯通机架(1),浮力调节机构(5)固定安装在机架(1)周围,蓄电池(6)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划桨机构(2)、方向控制机构(3)、投料机构(4)与控制器电连接,划桨机构(2)、方向控制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渔业养殖自动投喂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1)、划桨机构(2)、方向控制机构(3)、投料机构(4)、浮力调节机构(5)、蓄电池(6)和控制器;
划桨机构(2)关于机架(1)长度方向轴线对称地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工作时划桨机构(2)工作端与水接触,方向控制机构(3)固定安装在机架(1)中轴线上,工作时方向控制机构(3)工作端伸入水中,投料机构(4)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且底部贯通机架(1),浮力调节机构(5)固定安装在机架(1)周围,蓄电池(6)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划桨机构(2)、方向控制机构(3)、投料机构(4)与控制器电连接,划桨机构(2)、方向控制机构(3)、投料机构(4)与蓄电池(6)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业养殖自动投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划桨机构(2)包括有第一旋转驱动器(2a)、蜗杆(2b)、蜗轮(2c)、传动轴(2d)、第一锥齿轮(2e)、船桨轴(2f)、船桨桨叶(2g)和第二锥齿轮(2h);第一旋转驱动器(2a)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第一旋转驱动器(2a)输出轴轴线与机架(1)的长度方向轴线平行,蜗杆(2b)两端与机架(1)间隙配合,蜗杆(2b)靠近第一旋转驱动器(2a)的一端与第一旋转驱动器(2a)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同轴设置,传动轴(2d)关于机架(1)轴线对称地垂直设置在机架(1)上且与机架(1)间隙配合,蜗轮(2c)套接在传动轴(2d)上,蜗轮(2c)与蜗杆(2b)啮合传动,第一锥齿轮(2e)固定安装在传动轴(2d)顶端且与传动轴(2d)同轴设置,船桨轴(2f)与蜗杆(2b)垂直地设置在机架(1)上,船桨轴(2f)与机架(1)两侧间隙配合,船桨桨叶(2g)套接在船桨轴(2f)的两端,第二锥齿轮(2h)关于机架(1)长度方向轴线对称地套接在船桨轴(2f)上,第二锥齿轮(2h)与第一锥齿轮(2e)啮合传动,第一旋转驱动器(2a)与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业养殖自动投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控制机构(3)包括有第二旋转驱动器(3a)、螺杆减速器(3b)...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