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蔬菜大棚加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7193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1:57
一种蔬菜大棚加湿系统,属于湿度调节领域;利用太阳光照或者线圈加热玻璃管内的水产生蒸汽,并配合湿度传感器准确控制大棚内各个区域的湿度,避免了盲目加湿,达到了定向准确加湿的目的,水泵、水管和水箱用于补充玻璃管中的水;吸水材料、加热棒、加热线圈和喷雾口的组用于补充补充大棚主体中的湿度,利用太阳能辐射或加热棒加热可使得玻璃管中的水分快速蒸发,并从喷雾口排出,达到大棚内部加湿的目的。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各加湿流路的水流速度,吸水材料用于保证水槽各部分有足够的需水量而不受安装倾斜角度的影响。本专利利用太阳能达到加湿的目的,大大节约了电耗,并能提高能做物产量。

A humidification system for vegetable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蔬菜大棚加湿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湿度调节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蔬菜大棚加湿系统。
技术介绍
一般的植物大棚,由于种植了植物,土层内具备一定的湿度,且大棚具有一定的保湿功效,不需要湿度调节装置。但是,相对于西北地区,比如青海、甘肃等省份,由于气候干燥,温度较低,在大棚通风换气之后,大棚内的湿度难以快速提高,这对于湿度要求大的植物,比如黄瓜,青菜等植物,就会影响植物生长,容易造成植物产品观感上缺乏水嫩感,会造成种植的植物品质不高等缺点,影响经济收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大棚加湿的精准加湿系统。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蔬菜大棚加湿系统,包括大棚主体,所述大棚主体的上端部平行设有若干条玻璃管支架,所述玻璃管支架内设有玻璃管,所述玻璃管的内部设有加热线圈以及吸水材料,所述加热线圈设于玻璃管内腔的底部,所述吸水材料设于加热线圈的上侧,所述吸水材料与加热线圈呈紧密贴合状,所述吸水材料的上侧设有若干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呈互相平行状设置,所述玻璃管内腔的上端面设有若干气压传感器,所述玻璃管外部的顶面设有若干开关阀,所述开关阀的上端设有若干喷雾口,所述喷雾口与开关阀的上下位置相互对应,所述玻璃管支架的下侧设有若干湿度传感器,所述大棚主体的右侧设有外部电源,所述外部电源与加热线圈、湿度传感器之间设有供电线,所述大棚主体的右侧设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上侧设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水箱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所述水泵与每个玻璃管之间通过水管连接,且水泵与每个玻璃管的水管上设有流量调节阀,每个玻璃管左端与水箱右端之间设有出水管,且出水管上设有水压传感器,所述大棚主体左右两侧的下端部设有风箱,所述风箱内设有风扇,所述风箱靠近大棚主体内部的一侧均设有反渗透膜,所述大棚主体的底部设有果蔬植被。作为优选,所述玻璃管为透明无色材料。作为优选,所述水压传感器采用ELE-801S型号。作为优选,所述湿度传感器采用SHT2X型号。作为优选,所述反渗透膜采用HSRO-390-FF。本专利技术通过内部控制系统控制,通过全部湿度传感器,结合控制系统将大棚不同区域的湿度情况绘制成大棚空气湿度地图。根据构件的大棚湿度地图,在湿度高的地方,表明区域不需要进一步增加空气湿度,因此关闭开关阀,在湿度低的地方,开关阀打开,让所有的蒸汽从该区域内的蒸汽出口流出,提高当前区域的空气湿度。通过大棚内湿度传感器绘制的大棚空气湿度地图,可以在湿度采集与控制终端设备上进行显示,极大的方便了大棚管理人员对大棚内部的湿度管理。大棚湿度采集与控制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传入深度学习模块,如图所示,建立起当前大棚的最适宜湿度数学模型。有利于管理人员准确控制大棚湿度,提高大棚的数字化管理水平。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利用太阳光照或者线圈加热玻璃管内的水产生蒸汽,并配合湿度传感器准确控制大棚内各个区域的湿度,避免了盲目加湿,达到了定向准确加湿的目的,水泵、水管和水箱用于补充玻璃管中的水;吸水材料、加热棒、加热线圈和喷雾口的组用于补充补充大棚主体中的湿度,在太阳辐射充足时,凭借太阳辐射使吸水材料上面的水,通过蒸汽出口进入到空气中,当太阳辐射不充足时,启动加热线圈和加热棒加热玻璃管内部的水,产生蒸汽,达到加湿的目的,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各加湿流路的水流速度,吸水材料用于保证水槽各部分有足够的需水量而不受安装倾斜角度的影响。本专利利用太阳能达到加湿的目的,大大节约了电耗,并能提高能做物产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玻璃管的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湿度采集与控制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大棚主体;2、玻璃管支架;3、玻璃管;4、加热线圈;5、吸水材料;6、加热管;7、气压传感器;8、开关阀;9、喷雾口;10、湿度传感器;11、外部电源;12、供电线;13、水箱;14、水泵;15、流量调节阀;16、出水管;17、水压传感器;18、风箱;19、风扇;20、反渗透膜;21、果蔬植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一种蔬菜大棚加湿系统,如图1-图4所示,包括大棚主体,所述大棚主体的上端部平行设有若干条玻璃管支架,所述玻璃管支架内设有玻璃管,所述玻璃管的内部设有加热线圈以及吸水材料,所述加热线圈设于玻璃管内腔的底部,所述吸水材料设于加热线圈的上侧,所述吸水材料与加热线圈呈紧密贴合状,所述吸水材料的上侧设有若干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呈互相平行状设置,所述玻璃管内腔的上端面设有若干气压传感器,所述玻璃管外部的顶面设有若干开关阀,所述开关阀的上端设有若干喷雾口,所述喷雾口与开关阀的上下位置相互对应,所述玻璃管支架的下侧设有若干湿度传感器,所述大棚主体的右侧设有外部电源,所述外部电源与加热线圈、湿度传感器之间设有供电线,所述大棚主体的右侧设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上侧设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水箱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所述水泵与每个玻璃管之间通过水管连接,且水泵与每个玻璃管的水管上设有流量调节阀,每个玻璃管左端与水箱右端之间设有出水管,且出水管上设有水压传感器,所述大棚主体左右两侧的下端部设有风箱,所述风箱内设有风扇,所述风箱靠近大棚主体内部的一侧均设有反渗透膜,所述大棚主体的底部设有果蔬植被。所述玻璃管为透明无色材料作为优选,所述水压传感器采用ELE-801S型号作为优选,所述湿度传感器采用SHT2X型号,述反渗透膜采用HSRO-390-FF。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果蔬植被种植在大棚本体的底部,玻璃管支架布置在大棚本体的上部,湿度传感器位于玻璃管支架的下部,湿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可根据实际的需求调整;透明玻璃管内部安装加热棒、加热线圈和吸水材料,并且透明玻璃管内部安装气压传感器,保证内部压力不超过极限值;大棚内部周围安装湿度传感器,通过全部湿度传感器,结合控制系统将大棚不同区域的湿度情况绘制成大棚空气湿度地图。根据构件的大棚湿度地图,在湿度高的地方,表明区域不需要进一步增加空气湿度,因此关闭开关阀,在湿度低的地方,开关阀打开,让所有的蒸汽从该区域内的蒸汽出口流出,提高当前区域的空气湿度。通过大棚内湿度传感器绘制的大棚空气湿度地图,可以在湿度采集与控制终端设备上进行显示,极大的方便了大棚管理人员对大棚内部的湿度管理。大棚湿度采集与控制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传入深度学习模块,如图所示,建立起当前大棚的最适宜湿度数学模型。有利于管理人员准确控制大棚湿度,提高大棚的数字化管理水平。在太阳辐射充足时,凭借太阳辐射使吸水材料上面的水,通过蒸汽出口进入到空气中。当太阳辐射不充足时,本专利启动加热线圈和加热棒加热玻璃管内部的水,产生蒸汽,达到加湿的目的,保证在太阳辐射充足以及不充足的情况,都能保证大棚的湿度达到使用要求;在每一根玻璃管入口处加装流量调节阀,调节透明玻璃管的流量。水箱放置在大棚的外侧,通过水管与水泵相连。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蔬菜大棚加湿系统,包括大棚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主体的上端部平行设有若干条玻璃管支架,所述玻璃管支架内设有玻璃管,所述玻璃管的内部设有加热线圈以及吸水材料,所述加热线圈设于玻璃管内腔的底部,所述吸水材料设于加热线圈的上侧,所述吸水材料与加热线圈呈紧密贴合状,所述吸水材料的上侧设有若干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呈互相平行状设置,所述玻璃管内腔的上端面设有若干气压传感器,所述玻璃管外部的顶面设有若干开关阀,所述开关阀的上端设有若干喷雾口,所述喷雾口与开关阀的上下位置相互对应,所述玻璃管支架的下侧设有若干湿度传感器,所述大棚主体的右侧设有外部电源,所述外部电源与加热线圈、湿度传感器之间设有供电线,所述大棚主体的右侧设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上侧设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水箱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所述水泵与每个玻璃管之间通过水管连接,且水泵与每个玻璃管的水管上设有流量调节阀,每个玻璃管左端与水箱右端之间设有出水管,且出水管上设有水压传感器,所述大棚主体左右两侧的下端部设有风箱,所述风箱内设有风扇,所述风箱靠近大棚主体内部的一侧均设有反渗透膜,所述大棚主体的底部设有果蔬植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蔬菜大棚加湿系统,包括大棚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主体的上端部平行设有若干条玻璃管支架,所述玻璃管支架内设有玻璃管,所述玻璃管的内部设有加热线圈以及吸水材料,所述加热线圈设于玻璃管内腔的底部,所述吸水材料设于加热线圈的上侧,所述吸水材料与加热线圈呈紧密贴合状,所述吸水材料的上侧设有若干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呈互相平行状设置,所述玻璃管内腔的上端面设有若干气压传感器,所述玻璃管外部的顶面设有若干开关阀,所述开关阀的上端设有若干喷雾口,所述喷雾口与开关阀的上下位置相互对应,所述玻璃管支架的下侧设有若干湿度传感器,所述大棚主体的右侧设有外部电源,所述外部电源与加热线圈、湿度传感器之间设有供电线,所述大棚主体的右侧设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上侧设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水箱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所述水泵与每个玻璃管之间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军岳青举刘亚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工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