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型温室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5163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物联网型温室控制系统,温室包括立面和顶面,立面顶部设有横衍,温室四周边均设有通过电动机构开关的窗户;控制系统安装在温室门厅内一侧,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传感器系统以及通信模块;传感器系统包括至少设于温室四周窗户外侧的风速传感器和室外温度传感器、横衍上设有的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温室内的土壤中埋设的多个土壤湿度传感器和土壤温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土壤温度传感器和土壤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连接电动机构,控制器还连接有温度补偿装置、灌溉系统;控制器通过通信模块连接于智能终端。该系统实现分散采集控制、集中操作管理。

Internet of things greenhouse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联网型温室控制系统
本技术属于温室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物联网型温室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日光温室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已成为很多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西藏日光温室在全国援藏的背景下,在技术引进、资金援助和本地研究成果推动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经过多年的发展,西藏日光温室的数量和面积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同时,尽管西藏各地在发展日光温室的过程中尽量结合各地气候等特点,尽可能从内地设施农业发达地区引进设施生产技术,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但是,智能温室的分区智能控制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为更好的适应西藏特有植物资源活体的保存和种植,本申请进一步优化设计改进,以能够更好地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物联网型温室控制系统,通过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检测温室内外环境参数,实现对温室内部环境因子进行实时调控,实现分散采集控制、集中操作管理。本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物联网型温室控制系统,所述温室为自南至北分布若干分栋的连栋温室结构,所述温室包括立面和顶面,所述立面和顶面均由热镀锌矩形管作为骨架搭设,所述立面骨架之间设有中空钢化浮法玻璃板,所述立面顶部设有横衍,所述温室四周边均设有通过电动机构开关的窗户;所述控制系统安装在温室门厅内一侧,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传感器系统以及通信模块;所述传感器系统包括至少设于温室四周窗户外侧的风速传感器和室外温度传感器、所述横衍上设有的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所述温室内的土壤中埋设的多个土壤湿度传感器和土壤温度传感器;所述风速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土壤温度传感器和土壤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电动机构,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温度补偿装置、灌溉系统;所述控制器通过通信模块连接于智能终端。进一步的,所述温度补偿装置为电加热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灌溉系统包括供水管、主进水管、自吸式水泵、设于主进水管上的混料罐、设于混料罐上方的储肥罐以及设于主进水管出水口端部且分支的分支喷淋管,所述供水管、主进水管和自吸式水泵使用三通连接,所述主进水管设有电磁阀,所述混料罐和储肥罐之间设有流量控制阀,所述电磁阀、流量控制阀均与控制器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机构设于窗户的框架上,所述框架的左右两内侧平行设置有滑轨,所述窗户的窗体两侧设有置于所述滑轨内的滑架,所述框架内一侧边设有辊轴,所述辊轴一端连接所述电动机构,所述辊轴两侧靠近端部套设有双向啮合的齿轮,所述滑架上表面为与所述齿轮的齿牙啮合的齿牙结构。更进一步的,所述滑架的两端设有向上延伸的限位块。进一步的,所述横衍上还设有光照传感器,所述光照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立面上还设有光照补偿装置,所述光照补偿装置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本技术的温室控制系统,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分散采集控制、集中操作管理,通过检测温室内外环境参数,如风速和室外温度,结合判断是否可以开窗,并根据不同方向的风速大小调整开哪个窗户,以更好的实现对流;实现对温室内部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进行实时调控,同时实现对栽培因子如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的监测与控制,控制人员可实时监控温室内部的运次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温室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温室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的灌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3的窗户和电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3的电动机构和窗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4的温室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4的温室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物联网型温室控制系统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技术的一种物联网型温室控制系统,如图1-2所示,所述温室为自南至北分布若干分栋的连栋温室结构,所述温室包括立面1和顶面2,所述立面1和顶面2均由热镀锌矩形管作为骨架搭设,所述立面1骨架之间设有中空钢化浮法玻璃板,所述立面1顶部设有横衍3,所述温室四周边均设有通过电动机构开关的窗户4;所述控制系统安装在温室门厅内一侧,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5、传感器系统以及通信模块6;所述传感器系统包括至少设于温室四周窗户4外侧的风速传感器10和室外温度传感器11、所述横衍3上设有的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12、所述温室内的土壤中埋设的多个土壤湿度传感器13和土壤温度传感器14;所述风速传感器10、室外温度传感器11、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12、土壤湿度传感器13和土壤温度传感器14均与控制器5相连,所述控制器5连接所述电动机构,所述控制器5还连接有温度补偿装置20、灌溉系统21;所述控制器5通过通信模块6连接于智能终端。本实施例所述温度补偿装置20为电加热装置。通过在窗体外侧设置的风速和室外温度传感器实时对室外风速和温度进行检测,当温度在适宜范围时,控制器下达指令促使电动机构开窗;进一步的根据温室立面四周的风速传感器检测的风速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风速大或小的方向的窗户进行开窗,以更好的适应植物所需。在室内,控制器则通过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来进一步判断是否需要开窗,是否需要升降温和灌溉。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旨在现有温室控制系统上增加室外风速和温度检测来调整开窗的具体,将现有室内温度检测改进为土壤温度的检测以更精准的获取实际植物所述参数,其电路连接和所采用的计算机控制程序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理解本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惯用手段可以获得的。需要说明的是,本系统中涉及到的相关控制器、模块均为硬件系统模块或者为现有技术中计算机软件程序或协议与硬件相结合的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所涉及到的计算机软件程序或协议的本身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其不是本系统的改进之处;本系统的改进为各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或连接关系,即为对系统的整体的构造进行改进,以解决本系统所要解决的相应技术问题。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对灌溉系统的具体结构进行描述。如图3所示,所述灌溉系统21包括供水管29、主进水管22、自吸式水泵26、设于主进水管22上的混料罐23、设于混料罐23上方的储肥罐24以及设于主进水管22出水口端部且分支的分支喷淋管25,所述供水管29、主进水管22和自吸式水泵26使用三通连接,所述主进水管22设有电磁阀28,所述混料罐23和储肥罐24之间设有流量控制阀27,所述电磁阀28、流量控制阀27均与控制器5相连接。实施例3本实施例还对窗户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如图4-5所示,所述电动机构设于窗户的框架40上,所述框架40的左右两内侧平行设置有滑轨41,所述窗户的窗体42两侧设有置于所述滑轨41内的滑架44,所述框架40内一侧边设有辊轴45,所述辊轴45一端连接所述电动机构,所述辊轴45两侧靠近端部套设有双向啮合的齿轮46,所述滑架44上表面为与所述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联网型温室控制系统,所述温室为自南至北分布若干分栋的连栋温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包括立面(1)和顶面(2),所述立面(1)和顶面(2)均由热镀锌矩形管作为骨架搭设,所述立面(1)骨架之间设有中空钢化浮法玻璃板,所述立面(1)顶部设有横衍(3),所述温室四周边均设有通过电动机构开关的窗户(4);所述控制系统安装在温室门厅内一侧,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5)、传感器系统以及通信模块(6);所述传感器系统至少包括设于温室四周窗户(4)外侧的风速传感器(10)和室外温度传感器(11)、所述横衍(3)上设有的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12)、所述温室内的土壤中埋设的多个土壤湿度传感器(13)和土壤温度传感器(14);所述风速传感器(10)、室外温度传感器(11)、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12)、土壤湿度传感器(13)和土壤温度传感器(14)均与控制器(5)相连,所述控制器(5)连接所述电动机构,所述控制器(5)还连接有温度补偿装置(20)、灌溉系统(21);所述控制器(5)通过通信模块(6)连接于智能终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型温室控制系统,所述温室为自南至北分布若干分栋的连栋温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包括立面(1)和顶面(2),所述立面(1)和顶面(2)均由热镀锌矩形管作为骨架搭设,所述立面(1)骨架之间设有中空钢化浮法玻璃板,所述立面(1)顶部设有横衍(3),所述温室四周边均设有通过电动机构开关的窗户(4);所述控制系统安装在温室门厅内一侧,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5)、传感器系统以及通信模块(6);所述传感器系统至少包括设于温室四周窗户(4)外侧的风速传感器(10)和室外温度传感器(11)、所述横衍(3)上设有的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12)、所述温室内的土壤中埋设的多个土壤湿度传感器(13)和土壤温度传感器(14);所述风速传感器(10)、室外温度传感器(11)、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12)、土壤湿度传感器(13)和土壤温度传感器(14)均与控制器(5)相连,所述控制器(5)连接所述电动机构,所述控制器(5)还连接有温度补偿装置(20)、灌溉系统(21);所述控制器(5)通过通信模块(6)连接于智能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型温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补偿装置(20)为电加热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型温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系统(21)包括供水管(29)、主进水管(22)、自吸式水泵(26)、设于主进水管(22)上的混料罐(23)、设于混料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辉央金卓嘎央金拉姆肖建新刘玉红杨亚辉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