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车辆运行平稳性测量分析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171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车辆运行平稳性测量分析仪,包括:壳体、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第三电路板、第四电路板、配重块、可充电锂电池和高频响三向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满足车体平稳性测试、数据实时传输、数据存储和安全预警的特性,并具有体积小和数据传输速度快的特点。

A portable vehicle running stability measurement analy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车辆运行平稳性测量分析仪
本技术涉及车辆运行平稳性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车辆运行平稳性测量分析仪。
技术介绍
随着传感器技术系统的井喷式发展,市场上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列车稳定性测试系统,它们或是从单片机、虚拟仪器、DSP处理器、SOPC处理入手或是从ARM处理器对分析仪进行研究,或是采用DSP技术实时计算平稳性指标,通过内置计数器及GPS提供准确信息。然而,大部分以计算机为载体实现实时测量的测量系统,纵然满足的数据分析及处理的要求,但其体积稍显庞大,数据处理有余而灵活性不足;而基于ARM处理器的测量仪在处理数据方面较为逊色。而目前基于MEMS的列车舒适度和平稳性的测试系统,解决了以上仪器所出现的问题,然而其采用的是蓝牙通信技术,它较慢数据传输速度以及辐射范围小的缺点限制了使用者的活动空间,而且对于超标数据也并无示警,同样对使用者不够友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车辆运行平稳性测量分析仪同时满足车体平稳性测试、数据实时传输、数据存储和安全预警的特性,并具有体积小和数据传输速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车辆运行平稳性测量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第三电路板、第四电路板、配重块、可充电锂电池和高频响三向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电路板为显示屏模块的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上包括:主控模块、AD模块、SD卡和蜂鸣器模块;所述第三电路板包括:电源检测模块、传感器电源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第四电路板为以太网模块的电路板;/n所述第一电路板固定安装于壳体的内部的上底面;/n所述配重块固定安装于壳体内部的下底面;所述可充电锂电池、第三电路板和高频响三向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均固定安装在配重块上;/n所述以太网模块固定安装于壳体内部一端的内侧壳体上;/n所述第二电路板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车辆运行平稳性测量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第三电路板、第四电路板、配重块、可充电锂电池和高频响三向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电路板为显示屏模块的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上包括:主控模块、AD模块、SD卡和蜂鸣器模块;所述第三电路板包括:电源检测模块、传感器电源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第四电路板为以太网模块的电路板;
所述第一电路板固定安装于壳体的内部的上底面;
所述配重块固定安装于壳体内部的下底面;所述可充电锂电池、第三电路板和高频响三向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均固定安装在配重块上;
所述以太网模块固定安装于壳体内部一端的内侧壳体上;
所述第二电路板固定安装在第一电路板和第三电路板之间;
所述可充电锂电池分别与电源检测模块、显示屏模块和电源模块电连接;
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传感器电源模块、AD模块、SD卡、蜂鸣器模块、以太网模块和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传感器电源模块与高频响三向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以太网模块、电源检测模块、SD卡、蜂鸣器模块和AD模块连接;所述AD模块与高频响三向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车辆运行平稳性测量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升压模块、5V降压模块和3.3V降压模块;
所述升压模块包括:接地电容C1、接地电容C2、升压芯片U1、电感L1、二极管D1、电阻R1、接地电阻R2、接地电容C3、接地电容C4、接地电容C5和电感L2;
其外围接口包括:+12V端、+15V端和GND端;所述升压模块的+12V端与可充电锂电池正极连接,所述升压模块的GND端与可充电锂电池负极连接;
所述升压芯片U1的VIN引脚分别与接地电容C1、接地电容C2和电感L1的一端连接,并作为升压模块的+12V端;所述升压芯片U1的SW引脚分别与电感L1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和升压芯片U1的NC引脚连接;所述升压芯片U1的FB引脚分别与电阻R1的一端和接地电阻R2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3、接地电容C4和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与接地电容C5连接,并作为升压模块的+15V端,所述升压芯片U1的GND引脚分别与接地电容C1的接地端、接地电容C2的接地端、接地电阻R2的接地端、接地电容C3的接地端、接地电容C4的接地端和接地电容C5的接地端连接,并作为升压模块的GND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车辆运行平稳性测量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5V降压模块包括:接地电容C8、接地电容C9、接地电阻R4、电容C7、降压芯片U2、电容C6、接地电容C10、稳压二极管D2、电感L3、电阻R3、接地电阻R5和接地电容C11;
其外围接口包括:+15V端、+5V端和GND端;所述5V降压模块的+15V端与升压模块的+15V端连接;所述5V降压模块的GND端与升压模块的GND端连接;
所述降压芯片U2的VIN引脚与接地电容C8连接,并作为5V降压模块的+15V端;所述降压芯片U2的COMP引脚分别与接地电容C9和电容C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与接地电阻R4连接;所述降压芯片U2的BOOST引脚与电容C6的一端连接;所述降压芯片U2的LX引脚分别与电容C6的另一端、电感L3的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和接地电容C11连接,并作为5V降压模块的+5V端;所述降压芯片U2的FB引脚分别电阻R3的另一端和接地电阻R5连接;所述降压芯片U2的SS引脚与接地电容C10连接;所述降压芯片U2的GND引脚分别与接地电容C8的接地端、接地电容C9的接地端、接地电阻R4的接地端、接地电容C10的接地端、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电阻R5的接地端和接地电容C11的接地端连接,并作为5V降压模块的GND端;
所述3.3V降压模块包括:接地电容C13、接地电容C15、电容C14、接地电阻R8、降压芯片U3、电容C12、稳压二极管D3、接地电容C16、电感L4、电阻R7、接地电阻R9、接地电容C17、电阻R6和二极管D4;
其外围接口包括:+15V端、+3.3V端和GND端;所述3.3V降压模块的+15V与升压模块的+15V端连接;所述3.3V降压模块的GND端与升压模块的GND端连接;
所述降压芯片U3的VIN引脚与接地电容C13连接,并作为3.3V降压模块的+15V端;所述降压芯片U3的COMP引脚分别与接地电容C15和电容C1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4的另一端与接地电阻R8连接;所述降压芯片U3的BOOST引脚与电容C12的一端连接,所述降压芯片U3的LX引脚分别与电容C12的另一端、电感L4的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感L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7的一端、接地电容C17和电阻R6的一端连接,并作为3.3V降压模块的+3.3V端,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所述降压芯片U3的FB引脚分别与电阻R7的另一端和接地电阻R9连接;所述降压芯片U3的SS引脚与接地电容C16连接;所述降压芯片U3的GND引脚分别与接地电容C13的接地端、接地电容C15的接地端、接地电容R8的接地端、接地电容C16的接地端、稳压二极管D3的正极、接地电阻R9的接地端、接地电容C17的接地端和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并作为3.3V降压模块的GND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车辆运行平稳性测量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电源模块包括:接地电容C40、电感L6、隔离芯片U5、接地电容C39、二极管D9和电容C84;
其外围接口包括:+15V端、A15V端和GND端;所述传感器电源模块的+15V端与升压模块的+15V端连接,所述传感器电源模块的GND端与升压模块的GND端连接;
所述隔离芯片U5的VIN引脚与电感L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6的另一端与接地电容C40连接,并作为传感器电源模块的+15V端;所述隔离芯片U5的+VO引脚分别与接地电容C39和二极管D9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9的负极与电容C8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84的另一端作为传感器电源模块的A15V端;所述隔离芯片U5的GND引脚分别与接地电容C40的接地端、隔离芯片U5的0V引脚和接地电容C39的接地端连接,并作为传感器电源模块的GND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车辆运行平稳性测量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控芯片U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接地电容C23、接地电容C24、接地电容C25、接地电容C26、晶振Y1、晶振Y2、二极管D8、电容C28、电容C29、接地电容C30、接地电容C31、接地电容C32、接地电容C33、接地电容C34、接地电容C35、接地电容C36、接地电容C37、接地电容C38、电感L5、接地电容C19、接地电容C20、接地电容C21、接地电容C22、电阻R14、接地电阻R21、接地电阻R22、接地电容C27、接地电阻R23、按键S1和电阻R20;
其电源接口包括:+3.3V端和GND端;所述主控模块的+3.3V端与3.3V降压模块的+3.3V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GND端与3.3V降压模块的GND端连接;
所述二极管D5正极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主控芯片U4的PA4引脚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与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与主控芯片U4的PA5引脚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与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主控芯片U4的PA6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4的PH0引脚分别与接地电容C23和晶振Y1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4的PH1引脚分别与晶振Y1的另一端和接地电容C25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4的PC14引脚分别与晶振Y2的一端和接地电容C24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4的PC15引脚分别与晶振Y2的另一端和接地电容C26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4的VBAT引脚与二极管D8的负极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4的VCAP1引脚与电容C2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8的另一端与电容C2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9的另一端与主控芯片U4的VCAP2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4的NRST引脚分别与按键S1的一端、电阻R20的一端和接地电容C27连接,所述按键S1的另一端与接地电阻R23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4的VPP引脚与接地电阻R22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4的VSSA引脚与接地电阻R21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4的VDDA引脚分别与电阻R14的一端、接地电容C21、接地电容C22和主控芯片U4的VREF+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19、接地电容C20和电感L5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8的正极分别与主控芯片U4的VDD_1引脚、VDD_2引脚、VDD_3引脚、VDD_4引脚、VDD_5引脚以及VDD_12引脚、电感L5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30、接地电容C31、接地电容C32、接地电容C33、接地电容C34、接地电容C35、接地电容C36、接地电容C37、接地电容C38和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并作为主控模块的+3.3V端,所述主控芯片U4的PDR_ON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5的负极、二极管D7的负极、二极管D6的负极、接地电容C23的接地端、接地电容C25的接地端、接地电容C24的接地端、接地电容C26的接地端、接地电容C30的接地端、接地电容C31的接地端、接地电容C32的接地端、接地电容C33的接地端、接地电容C34的接地端、接地电容C35的接地端、接地电容C36的接地端、接地电容C37的接地端、接地电容C38的接地端、接地电阻R21的接地端、接地电阻R22的接地端、主控芯片U2的VSS_2引脚、VSS_4引脚以及VSS_5引脚、接地电容C27的接地端、接地电阻R23的接地端、接地电容C19的接地端、接地电容C20的接地端、接地电容C21的接地端和接地电容C22的接地端连接,并作为主控模块的GND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车辆运行平稳性测量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AD模块包括:基准电压模块和AD数据采集模块;
所述基准电压模块包括:接地电容C49、稳压芯片U6、接地电容C50、电阻R40和接地电容C51;
其外围接口包括:A5V端、REFIN端和AGND端;所述稳压芯片U6的VIN引脚与接地电容C49连接,并作为基准电压模块的A5V端;所述稳压芯片U6的VOUT引脚分别与电阻R40的一端和接地电容C50连接;所述电阻R40的另一端与接地电容C51连接,并作为基准电压模块的REFIN端;所述稳压芯片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干锋戴焕云曾京邬平波高浩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西交智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