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加锡冲击的锡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532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加锡冲击的锡池,所述防加锡的锡池由加锡槽、浸镀池和锡渣槽组成,其中加锡槽和浸镀池之间使用隔板隔开,所述加锡槽上设置倾斜的锡块滑道,所述连接锡块滑道的侧壁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比锡块滑道更小。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防止太阳能光伏焊带镀锡时锡块添加时冲击过大,引起工作区锡液液面产生波动,导致光伏焊带表面镀锡层厚度波动,影响焊带质量,有效提高浸镀的均匀性,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

A kind of tin pool against the impact of adding t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加锡冲击的锡池
本技术涉及镀锡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加锡冲击的锡池。
技术介绍
近年来,太阳能光伏产业在我国逐渐发展壮大,作为串联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组件,太阳能光伏焊带产业也在国内蓬勃发展,太阳能光伏焊带的主要结构为包括铜基带和铜基带表面的镀锡层,目前常用的铜基带镀锡方式为浸镀法,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发现铜基带表面镀层经常会出现周期性的波动,这种波动虽小,但是累计起来对整个光伏焊带的单位电导率有着明显的影响,进而影响光电转换的效率,而这种波动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加锡过程中导致的锡池液面起伏波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锡池,能够防止加锡过程中产生的液面波动对光伏焊带表面的影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加锡冲击的锡池,所述防加锡冲击的锡池包括:浸镀池、加锡槽和锡渣槽,所述加锡槽和锡渣槽分别位于浸镀池的两侧,所述加锡槽和浸镀池之间设置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设置锡液联通口,所述加锡槽背离浸镀池的一侧设置锡块滑道,所述锡块滑道与水平面夹角为45°~60°,所述锡块滑道连接加锡槽的一个侧壁,所述侧壁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30°~45°;所述浸镀池的底部设置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内安装加热棒,所述加热棒与设置在锡池外侧的温控器电性连接,所述浸镀池还设置有液位控制装置,所述液位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浸镀池内侧的液面监控器和外接的自动加锡装置,所述液面监控器与自动加锡装置电性连接,所述自动加锡装置的锡块出口与锡块滑道相连,所述液面监控器由两根液位传感器组成,一根为低位液面传感器,控制最低液位,一根为高位液位传感器,控制最高液位。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侧壁上设置若干不规则的凸块,所述凸块高度不超过2mm,所述凸块与侧壁之间光滑过渡。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凸块的分布区域不超过最低液位。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隔板下方的连通口的最高点不超过最低液位下方0.5cm的位置。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液面监控器还连接有报警装置。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报警装置为蜂鸣器或者红光警示灯。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锡池的内壁材料为耐高温不锈钢材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分割锡池工作区域和加锡区域将加锡的影响局限在加锡槽中,同时在对加锡槽进行改进,实行斜面进锡的方式进一步降低加锡时锡块对工作区域液面的直接冲击,降低液面在加锡过程中的波动幅度,有效提高光伏焊点表面镀锡时的锡层厚度均匀性,显著提高光伏焊带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浸镀池、2.加锡槽、3.隔板、4.液面监控器、5.锡渣槽、6.加热管、7.凸块、8.液位传感器、9.联通口、10.锡块滑道、11.温控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附图,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防加锡冲击的锡池,所述防加锡冲击的锡池包括:浸镀池1,加锡槽2和锡渣槽5,所述加锡槽2和锡渣槽5分别位于浸镀池1的两侧,所述加锡槽2和浸镀池1之间设置隔板3,所述隔板3底部设置锡液联通口9,所述加锡槽2背离浸镀池1一侧设置锡块滑道10,所述锡块滑道10与水平面夹角为45°,所述锡块滑道10连接加锡槽2的一个侧壁,所述侧壁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30°;所述浸镀池1底部设置加热管6,所述加热管6内安装加热棒,所述加热棒与设置在锡池外侧的温控器11电性连接,所述浸镀池1还设置有液位控制装置,所述液位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浸镀池1内侧的液面监控器4和外接的自动加锡装置,所述液面监控器4与自动加锡装置电性连接,所述自动加锡装置的锡块出口与锡块滑道10相连,所述液面监控器4由两根液位传感器8组成,一根为低位液位传感器,控制最低液位,一根为高位液位传感器,控制最高液位。所述锡块滑道10连接的锡池侧壁上设置若干不规则的凸块7,所述凸块7高度不超过2mm,所述凸块7与侧壁之间光滑过渡,所述凸块7的分布区域不超过最低液面,通过在连接锡块滑道10的侧壁上设置不规则凸块7的方式可以防止锡块从锡块滑道10滑入侧壁的时候速度太大,引起液面振荡幅度过大,所述凸块7分布在最低液位之下的原因是防止因为凸块7的作用导致锡块卡住无法进入热锡液中。所述隔板3下方的联通口9的最高点不超过最低液位下方0.5cm位置,减轻加锡时对锡液表面的影响。所述液面监控器4还连接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为蜂鸣器或者红光警示灯,液面出现异常,比如液面过低时得不到锡块补充或者液面过高超过警戒线时报警装置工作引导现场人员排查问题根源。所述锡池内壁材料为耐高温不锈钢材料,一方面可以防止高温氧化锈蚀,另一方面表面不粘锡,易于处理。请参阅附图,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防加锡冲击的锡池,所述防加锡冲击的锡池包括:浸镀池1,加锡槽2和锡渣槽5,所述加锡槽2和锡渣槽5分别位于浸镀池1的两侧,所述加锡槽2和浸镀池1之间设置隔板3,所述隔板3底部设置锡液联通口9,所述加锡槽2背离浸镀池1一侧设置锡块滑道10,所述锡块滑道10与水平面夹角为60°,所述锡块滑道10连接加锡槽2的一个侧壁,所述侧壁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45°;所述浸镀池1底部设置加热管6,所述加热管6内安装加热棒,所述加热棒与设置在锡池外侧的温控器11电性连接,所述浸镀池1还设置有液位控制装置,所述液位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浸镀池1内侧的液面监控器4和外接的自动加锡装置,所述液面监控器4与自动加锡装置电性连接,所述自动加锡装置的锡块出口与锡块滑道10相连,所述液面监控器4由两根液位传感器8组成,一根为低位液位传感器,控制最低液位,一根为高位液位传感器,控制最高液位。所述锡块滑道10连接的锡池侧壁上设置若干不规则的凸块7,所述凸块7高度不超过2mm,所述凸块7与侧壁之间光滑过渡,所述凸块7的分布区域不超过最低液位,通过在连接锡块滑道10的侧壁上设置不规则凸块7的方式可以防止锡块从锡块滑道10滑入侧壁的时候速度太大,引起液面振荡幅度过大,所述凸块7分布在最低液位之下的原因是防止因为凸块7的作用导致锡块卡住无法进入热锡液中。所述隔板3下方的联通口9的最高点不超过最低液位下方0.5cm位置,减轻加锡时对锡液表面的影响。所述液面监控器4还连接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为蜂鸣器或者红光警示灯,液面出现异常,比如液面过低时得不到锡块补充或者液面过高超过警戒线时报警装置工作引导现场人员排查问题根源。所述锡池内壁材料为耐高温不锈钢材料,一方面可以防止高温氧化锈蚀,另一方面表面不粘锡,易于处理。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光伏焊带镀锡过程中,当浸镀池1中液面下降到低位液位传感器标识的液位区域时,液面监控器4将信息传给外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加锡冲击的锡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加锡冲击的锡池包括:浸镀池、加锡槽和锡渣槽,所述加锡槽和锡渣槽分别位于浸镀池的两侧,所述加锡槽和浸镀池之间设置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设置锡液联通口,所述加锡槽背离浸镀池的一侧设置锡块滑道,所述锡块滑道与水平面夹角为45°~60°,所述锡块滑道连接加锡槽的一个侧壁,所述侧壁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30°~45°;所述浸镀池的底部设置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内安装加热棒, 所述加热棒与设置在锡池外侧的温控器电性连接,所述浸镀池还设置有液位控制装置,所述液位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浸镀池内侧的液面监控器和外接的自动加锡装置,所述液面监控器与自动加锡装置电性连接,所述自动加锡装置的锡块出口与锡块滑道相连,所述液面监控器由两根液位传感器组成,一根为低位液面传感器,控制最低液位,一根为高位液位传感器,控制最高液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加锡冲击的锡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加锡冲击的锡池包括:浸镀池、加锡槽和锡渣槽,所述加锡槽和锡渣槽分别位于浸镀池的两侧,所述加锡槽和浸镀池之间设置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设置锡液联通口,所述加锡槽背离浸镀池的一侧设置锡块滑道,所述锡块滑道与水平面夹角为45°~60°,所述锡块滑道连接加锡槽的一个侧壁,所述侧壁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30°~45°;所述浸镀池的底部设置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内安装加热棒,所述加热棒与设置在锡池外侧的温控器电性连接,所述浸镀池还设置有液位控制装置,所述液位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浸镀池内侧的液面监控器和外接的自动加锡装置,所述液面监控器与自动加锡装置电性连接,所述自动加锡装置的锡块出口与锡块滑道相连,所述液面监控器由两根液位传感器组成,一根为低位液面传感器,控制最低液位,一根为高位液位传感器,控制最高液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澄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揽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