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金属危险废物处理用循环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6529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金属危险废物处理用循环水装置,目的是解决采用补水工艺进行多金属危险废物处理中,设备占地大和盐酸挥发而产生的物料消耗以及不良环境影响的技术问题。该循环水装置包括搅拌罐和由环状隔板分隔为结晶腔和分离腔的处理罐。处理罐内,结晶盘通过纵向连杆连接、在弹性连杆机构的带动下竖直移动。分离腔中设有高压喷淋头,用于冲击分离结晶盘处的NaCl晶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处理罐将NaCl的析出和分离集成在一起,并通过结晶盘加速晶体析出效率和控制晶型以便于沉淀过滤,从而缩减处理设备占地。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搅拌罐和分离罐将处理过程隔离在密闭罐体中,从而减少了盐酸的损耗和挥发,有利于优化处理环境。

A circulating water dev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multi metal hazardous was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金属危险废物处理用循环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多金属危险废物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金属危险废物处理用循环水装置。
技术介绍
采用湿法处理多金属危险废物过程中,大量的Na+、SO42-等随着物料含量富集和循环在溶液中不断上升,从而在后续流程中会出现结晶、堵管、结垢,难以实现循环流程化。针对上述问题,申请人采用补水工艺,通过监控循环水比重变化以计算多金属危险废物处理过程中硫酸的消耗量,并据此向循环水中添加盐酸,使Na+不断以NaCl形式结晶析出,过滤后滤液回流工艺体系、无需排放。申请人就此技术提出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并获授权,专利号CN103555953B。申请人应用上述专利技术对多金属危险废物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发现,NaCl多以絮状物形式析出,过滤效率较低,宜先进行沉淀处理。在采用现有沉淀池进行处理时,则存在占地大,以及加入的盐酸挥发导致的物料消耗和不良的环境影响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多金属危险废物处理用循环水装置,解决了采用补水工艺进行多金属危险废物处理中,设备占地大和盐酸挥发而产生的物料消耗以及不良环境影响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金属危险废物处理用循环水装置,包括:搅拌罐,罐体顶部设有循环水入口和若干料口、底部设有循环水出口、外壁处设有加热套;处理罐,罐体具有内部容置空间,该内部容置空间由中空的环状隔板沿径向分为结晶腔和分离腔,结晶腔设置于分离腔上方;结晶盘,活动设置于结晶腔和分离腔交界处,其上表面与环状隔板下表面活动贴合;弹性连杆机构,底部与结晶盘上表面连接固定,顶部设置于处理罐顶部外侧,受外部作用力带动结晶盘竖直移动;冷却夹套,设置于结晶腔外侧壁处;高压喷淋头,固定设置于靠近分离腔顶部的侧壁处;其中,结晶腔侧壁设有入水口,通过分支管路与循环水出口相连通;分离腔侧壁设有出水口,通过分支管路与高压喷淋头相连通;分离腔于底部处还设有下料口。进一步地,分离腔处内壁为倒锥型。进一步地,结晶盘包括:盘体,活动设置于分离腔中;密封垫,固定于盘体上表面;若干结晶针,固定于盘体上表面,其底部通过线路与外部控制电源相连,针尖出露于密封垫上方。进一步地,密封垫采用氯丁橡胶材质。进一步地,弹性连杆机构包括:连杆,固定于盘体上表面;顶部框架,设置于处理罐顶部外侧,下表面与连杆固定连接,由外力带动竖直移动;弹性件,套设于连杆外侧、并设置于处理罐顶壁与顶部框架间,具有竖直方向变形能力。进一步地,出水口设置于分离腔中部侧壁处。进一步地,出水口处设有滤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结晶盘处外接控制电源的结晶针加速循环水中NaCl的析出速度,由结晶针针尖赋予析出晶体以晶核,从而控制析出晶型为晶体而非絮状沉淀,以便于后续沉淀、过滤处理。2.本技术通过处理罐将NaCl的析出和分离集成在一起,并通过结晶盘加速晶体析出效率和控制晶型以便于沉淀过滤,从而缩减处理设备占地。3.本技术采用搅拌罐和分离罐将处理过程隔离在密闭罐体中,从而减少了盐酸的损耗和挥发,有利于优化处理环境。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处理罐透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隔板和结晶盘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晶盘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搅拌罐,20.处理罐,201.环状隔板,1.结晶腔,2.分离腔,3.结晶盘,31.盘体,32.密封垫,33.结晶针,5.弹性连杆机构,51.连杆,52.顶部框架,53.弹性件,6.冷却夹套,7.高压喷淋头,91.循环水入口,92.料口,93.循环水出口,94.入水口,95.出水口,96.下料口。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技术申请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技术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申请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申请实施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申请实施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申请实施例。此外,本技术申请实施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材料的使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金属危险废物处理用循环水装置,包括:如图1所示,搅拌罐10,当不需进行NaCl析出处理时,用于暂存循环水;当需进行析出处理时,根据其内部循环水量加入盐酸予以搅拌混合,制备NaCl过饱和溶液。搅拌罐10罐体顶部设有循环水入口91和若干料口92,料口92用于向罐体内注入盐酸以及循环水比重监测等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金属危险废物处理用循环水装置,包括搅拌罐(10),罐体顶部设有循环水入口(91)和若干料口(92)、底部设有循环水出口(93)、外壁处设有加热套,其特征在于,该循环水装置还包括:/n处理罐(20),罐体具有内部容置空间,该内部容置空间由中空的环状隔板(201)沿径向分为结晶腔(1)和分离腔(2),结晶腔(1)设置于分离腔(2)上方;/n结晶盘(3),活动设置于结晶腔(1)和分离腔(2)交界处,其上表面与环状隔板(201)下表面活动贴合;/n弹性连杆机构(5),底部与结晶盘(3)上表面连接固定,顶部设置于处理罐(20)顶部外侧,受外部作用力带动结晶盘(3)竖直移动;/n冷却夹套(6),设置于结晶腔(1)外侧壁处;/n高压喷淋头(7),固定设置于靠近分离腔(2)顶部的侧壁处;/n其中,结晶腔(1)侧壁设有入水口(94),通过分支管路与循环水出口(93)相连通;分离腔(2)侧壁设有出水口(95),通过分支管路与高压喷淋头(7)相连通;分离腔(2)于底部处还设有下料口(9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金属危险废物处理用循环水装置,包括搅拌罐(10),罐体顶部设有循环水入口(91)和若干料口(92)、底部设有循环水出口(93)、外壁处设有加热套,其特征在于,该循环水装置还包括:
处理罐(20),罐体具有内部容置空间,该内部容置空间由中空的环状隔板(201)沿径向分为结晶腔(1)和分离腔(2),结晶腔(1)设置于分离腔(2)上方;
结晶盘(3),活动设置于结晶腔(1)和分离腔(2)交界处,其上表面与环状隔板(201)下表面活动贴合;
弹性连杆机构(5),底部与结晶盘(3)上表面连接固定,顶部设置于处理罐(20)顶部外侧,受外部作用力带动结晶盘(3)竖直移动;
冷却夹套(6),设置于结晶腔(1)外侧壁处;
高压喷淋头(7),固定设置于靠近分离腔(2)顶部的侧壁处;
其中,结晶腔(1)侧壁设有入水口(94),通过分支管路与循环水出口(93)相连通;分离腔(2)侧壁设有出水口(95),通过分支管路与高压喷淋头(7)相连通;分离腔(2)于底部处还设有下料口(9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修海苟明张仠武林光勤
申请(专利权)人:青川县天运金属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