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架结构及接料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276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底架结构及接料架,其包括上框架、设置在上框架正下方的下框架、竖直设置的端面封板,至少一个水平设置的加强板和至少四个升降脚杯,上框架通过若干个竖直设置的立柱与下框架固定连接,下框架由至少两个长方管和至少两个短方管首尾相连而成,下框架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下框架的中部沿其宽度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条,端面封板的上部固定连接于上框架的侧面,端面封板的下部固定连接于下框架的侧面,加强板的一边与长方管的内侧固定连接,加强板的另一边与第二加强条的侧面固定连接,各升降脚杯均匀分布在下框架的下方且连接于下框架的底部。该底架结构及接料架,其结构强度较大,底架的高度和倾斜度均可调节。

A underframe structure and material receiving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架结构及接料架
本技术涉及接料机构
,特别是一种底架结构及接料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由于切割技术的成熟,在制造业的多个领域中,切管机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给管件的切割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切管机切管时,现场需要放置一台用于支撑管件和接住加工后的管件的接料架。接料架的底架用于支撑整个接料架,其承受的载荷较大。而现有的接料架的底架结构较为单薄,一般只是由四根水平设置的支撑杆首尾相连而成,其结构强度较差。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底架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而且现有的底架高度不可调节,当接料架处于地势较不平整的位置时,接料架容易倾斜,工作人员无法调节接料架的水平度,对接管作业造成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底架结构及接料架,其结构强度较大,底架的高度和倾斜度均可调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底架结构,包括上框架、设置在所述上框架正下方的下框架、竖直设置的端面封板,至少一个水平设置的加强板和至少四个升降脚杯,所述上框架通过若干个竖直设置的立柱与所述下框架固定连接,所述上框架由若干个方管首尾相连而成,所述上框架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所述上框架沿其宽度方向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安装条,所述安装条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上框架的中部沿其宽度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条,所述下框架由至少两个长方管和至少两个短方管首尾相连而成,所述下框架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所述下框架的中部沿其宽度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条,所述端面封板的上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框架的侧面,所述端面封板的下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下框架的侧面,所述加强板的一边与所述长方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的另一边与所述第二加强条的侧面固定连接,各所述升降脚杯均匀分布在所述下框架的下方且连接于所述下框架的底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升降脚杯通过地脚板与所述下框架活动连接。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地脚板位于所述长方管与所述短方管的连接处的下方或所述长方管与所述第二加强条的连接处的下方。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地脚板包括承托部和与所述承托部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承托部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框架的底部且向所述下框架的内侧延伸,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下框架的底部外侧,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升降脚杯的螺杆螺纹配合的螺孔,所述升降脚杯的螺杆穿过所述螺孔与所述地脚板螺接,以实现所述升降脚杯与所述下框架的活动连接。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地桩杆,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地桩杆定位配合的固定孔,所述地桩杆穿过所述固定孔插入地面,以固定底架的位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地脚板的横截面面积为250cm2~380cm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方管的材料为碳钢。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托架,所述托架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上框架的顶部一侧。为了解决相同的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接料架,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方案所述的底架结构。综上,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底架结构及接料架,底架由长短不一的方管连接而成,方管的抗压强度高,令底架能承载更大的载荷。上框架和下框架的中部均设有加强条,底架侧面与端面封板固定连接,下框架设有加强板,能明显提高整个底架的结构强度,提高底架的承载能力,减少底架弯曲变形的概率。下框架的底部均匀设有升降脚杯,令底架的高度和倾斜度均可按实际需要灵活调节,便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架结构的上侧方向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架结构的前侧方向的立体图。附图标记:1、上框架,2、下框架,21、长方管,22、短方管,3、端面封板,4、加强板,5、升降脚杯,6、立柱,7、安装条,8、安装板,9、第一加强条,10、第二加强条,11、地脚板,111、承托部,112、连接部,12、固定孔,13、托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底架结构,其包括上框架1、设置在上框架1正下方的下框架2、竖直设置的端面封板3,至少一个水平设置的加强板4和至少四个升降脚杯5,上框架1通过若干个竖直设置的立柱6与下框架2固定连接,上框架1由若干个方管首尾相连而成,上框架1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上框架1沿其宽度方向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安装条7,安装条7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上框架1的中部沿其宽度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条9,下框架2由至少两个长方管21和至少两个短方管22首尾相连而成,下框架2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下框架2的中部沿其宽度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条10,端面封板3的上部固定连接于上框架1的侧面,端面封板3的下部固定连接于下框架2的侧面,加强板4的一边与长方管21的内侧固定连接,加强板4的另一边与第二加强条10的侧面固定连接,各升降脚杯5均匀分布在下框架2的下方且连接于下框架2的底部。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底架结构包括上框架1和下框架2,上框架1和下框架2通过立柱6连接,两层的框架结构增大的底架的结构强度。上框架1和下框架2均由长度不同的方管连接而成,方管的抗压强度高,承载力高,使得底架可以承载更大的载荷。上框架1和下框架2上均连接有加强条,下框架2还设有加强板4,可提高整个底架的结构强度,减少底架变形的概率。底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端面封板3,用于加强底架端面的强度。上框架1上设有安装条7,安装条7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安装板8具有承载接料架的零部件的作用。下框架2的底部连接有升降脚杯5,升降脚杯5包括螺杆和与螺杆连接的底盘,螺杆与下框架2连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升降脚杯5调节下框架2的高度。下框架2下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升降脚杯5,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节升降脚杯5来调节底架的高度。当底架处于地势不平的位置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任一升降脚杯5的高度,使得整个底架趋于水平。在本实施例中,立柱6、安装条7、第一加强条9和第二加强条10均优选为方管。加强板4的形状为圆角长方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加强板4的形状还可以是直角三角形或其他形状,不限于此例。整个底架结构均通过焊接连接,焊接后,将整个底架做退火处理,以去除应力,提高底架的延展性和韧性,防止底架变形。安装板8和安装条7均通过数控龙门铣精加工而成,使得安装板8的尺寸精度和安装条7的尺寸精度较高,提高安装精度。安装条7的宽度和安装板8的面积均根据实际需要承载的零部件的大小而定,安装条7和安装板8的数量均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条7的数量为五条,各安装条7上均设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框架、设置在所述上框架正下方的下框架、竖直设置的端面封板,至少一个水平设置的加强板和至少四个升降脚杯,/n所述上框架通过若干个竖直设置的立柱与所述下框架固定连接,所述上框架由若干个方管首尾相连而成,所述上框架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所述上框架沿其宽度方向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安装条,所述安装条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上框架的中部沿其宽度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条,/n所述下框架由至少两个长方管和至少两个短方管首尾相连而成,所述下框架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所述下框架的中部沿其宽度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条,/n所述端面封板的上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框架的侧面,所述端面封板的下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下框架的侧面,/n所述加强板的一边与所述长方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的另一边与所述第二加强条的侧面固定连接,/n各所述升降脚杯均匀分布在所述下框架的下方且连接于所述下框架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框架、设置在所述上框架正下方的下框架、竖直设置的端面封板,至少一个水平设置的加强板和至少四个升降脚杯,
所述上框架通过若干个竖直设置的立柱与所述下框架固定连接,所述上框架由若干个方管首尾相连而成,所述上框架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所述上框架沿其宽度方向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安装条,所述安装条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上框架的中部沿其宽度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条,
所述下框架由至少两个长方管和至少两个短方管首尾相连而成,所述下框架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所述下框架的中部沿其宽度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条,
所述端面封板的上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框架的侧面,所述端面封板的下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下框架的侧面,
所述加强板的一边与所述长方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的另一边与所述第二加强条的侧面固定连接,
各所述升降脚杯均匀分布在所述下框架的下方且连接于所述下框架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脚杯通过地脚板与所述下框架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地脚板位于所述长方管与所述短方管的连接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建冬黄思薪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汇百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