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筛选功能的橡胶生产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604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筛选功能的橡胶生产用上料装置,其结构包括进料口、驱动装置、连接板、电动推杆、连接支架、电源线、转轴和螺旋叶片,通过控制器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转动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带动滑板在螺纹杆外表面进行高精度向上运动,滑板向上运动拖动内推杆向上顶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橡胶生产用上料装置大部分都为固定高度和角度,当需要进行不同角度或不同高度的工作条件时可调节性差,并且现有技术中大部分装置都是固定的,在加工过程中移动效果差,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A feeding device with screening function for rubber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筛选功能的橡胶生产用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上料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筛选功能的橡胶生产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橡胶是指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橡胶属于完全无定型聚合物,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分子量往往很大,大于几十万,在橡胶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上料,现有技术中橡胶生产用上料装置大部分都为固定高度和角度,当需要进行不同角度或不同高度的工作条件时可调节性差,并且现有技术中大部分装置都是固定的,在加工过程中移动效果差,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具有筛选功能的橡胶生产用上料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橡胶生产用上料装置大部分都为固定高度和角度,当需要进行不同角度或不同高度的工作条件时可调节性差,并且现有技术中大部分装置都是固定的,在加工过程中移动效果差,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筛选功能的橡胶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进料口、过滤网、驱动装置、控制器、连接杆、固定杆、底座、输送管、出料口、连接板、电动推杆、连接支架、电源线、滑动装置、转轴和螺旋叶片,所述进料口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进料口底部,所述控制器与驱动装置前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驱动装置底部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设置于连接杆底部,并且固定杆贯穿于连接杆前端面和背面,所述底座与连接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设置于进料口底部右端,所述出料口设置于输送管右端底部,所述连接板与输送管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架与底座顶部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源线设置于底座右端后部,所述转轴设置于输送管内部中央,所述螺旋叶片与转轴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由外壳、第一电机、主动轮、皮带和从动轮组成,所述外壳内部右端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主动轮与第一电机前端面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皮带设置于主动轮外表面,所述从动轮设置于皮带内部左端,并且从动轮通过皮带与主动轮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底端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滑动装置,所述电动推杆由外推杆、内推杆、底板、第二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螺纹杆和滑板组成,所述外推杆呈圆柱状,且顶端中部设置有内推杆,所述底板呈长方体状,且与外推杆底部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底板顶部右端固定连接,且两者的夹角为90°,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电机底部中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设置于第一齿轮右端,并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外表面相互啮合,所述第三齿轮设置于第二齿轮右端,并且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外表面相互啮合,所述螺纹杆与第三齿轮顶部转动连接,所述滑板与螺纹杆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设置于外推杆内部中央,所述螺纹杆与滑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内推杆与连接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装置由底板、固定件、手轮、丝杆、滑块和固定板,所述底板左端设置有固定件,所述手轮与固定件左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与手轮右端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滑块设置于丝杆前端面三分之一处,所述固定板设置于底板顶部左端,并且固定板通过滑块与丝杆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与底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源线、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料口内部设置有一层通孔大小为2厘米的过滤网。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内表面均设置为光滑平面。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管外表面设置有一层防水防氧化层。进一步的,所述转轴外表面上设置有两组以上等间距的螺旋叶片。进一步的,所述手轮左端中部设置有一个外表面有防滑纹路的摇杆。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的长度设置为60厘米。进一步的,所述外推杆和内推杆均为铝合金材质。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为不锈钢材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橡胶生产用上料装置大部分都为固定高度和角度,当需要进行不同角度或不同高度的工作条件时可调节性差,并且现有技术中大部分装置都是固定的,在加工过程中移动效果差,影响工作效率,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通过在连接板底部设置了电动推杆,通过控制器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外表面相互啮合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与第二齿轮外表面相互啮合的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转动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带动滑板在螺纹杆外表面进行高精度向上运动,滑板向上运动带动内推杆向上顶起,达到调整高度的效果,通过顺时针转动手轮,使丝杆发生转动,丝杆转动带动滑块在丝杆外表面进行高进的线上运动,滑块移动拖动固定板移动,达到移动上料装置的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驱动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动推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电动推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滑动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进料口-1、过滤网-2、驱动装置-3、控制器-4、连接杆-5、固定杆-6、底座-7、输送管-8、出料口-9、连接板-10、电动推杆-11、连接支架-12、滑动装置-13、电源线-14、转轴-15、螺旋叶片-16、外壳-31、第一电机-32、主动轮-33、皮带-34、从动轮-35、外推杆-111、内推杆-112、电动推杆底座-113、第二电机-114、第一齿轮-115、第二齿轮-116、第三齿轮-117、螺纹杆-118、滑板-119、底板-131、固定件-132、手轮-133、丝杆-134、滑块-135、固定板-13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筛选功能的橡胶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进料口1、过滤网2、驱动装置3、控制器4、连接杆5、固定杆6、底座7、输送管8、出料口9、连接板10、电动推杆11、连接支架12、滑动装置13、电源线14、转轴15和螺旋叶片16,进料口1内部设置有过滤网2,驱动装置3设置于进料口1底部,控制器4与驱动装置3前端面中部固定连接,连接杆5与驱动装置3底部前端固定连接,固定杆6设置于连接杆5底部,并且固定杆6贯穿于连接杆5前端面和背面,底座7与连接杆5底部固定连接,输送管8设置于进料口1底部右端,出料口9设置于输送管8右端底部,连接板10与输送管8底端中部固定连接,连接支架12与底座7顶部右端固定连接,电源线14设置于底座7右端后部,转轴15设置于输送管8内部中央,螺旋叶片16与转轴15外表面固定连接,驱动装置3由外壳31、第一电机32、主动轮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筛选功能的橡胶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进料口(1)、过滤网(2)、驱动装置(3)、控制器(4)、连接杆(5)、固定杆(6)、底座(7)、输送管(8)、出料口(9)、连接板(10)、连接支架(12)、电源线(14)、转轴(15)和螺旋叶片(16),所述进料口(1)内部设置有过滤网(2),所述驱动装置(3)设置于进料口(1)前端面底部,所述控制器(4)与驱动装置(3)前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5)与驱动装置(3)底部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6)设置于连接杆(5)底部,并且固定杆(6)贯穿于连接杆(5)前端面和背面,所述底座(7)与连接杆(5)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8)设置于进料口(1)底部右端,所述出料口(9)设置于输送管(8)右端底部,所述连接板(10)与输送管(8)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架(12)与底座(7)顶部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源线(14)设置于底座(7)右端后部,所述转轴(15)设置于输送管(8)内部中央,所述螺旋叶片(16)与转轴(15)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3)由外壳(31)、第一电机(32)、主动轮(33)、皮带(34)和从动轮(35)组成,所述外壳(31)内部右端设置有第一电机(32),所述主动轮(33)与第一电机(32)前端面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皮带(34)设置于主动轮(33)外表面,所述从动轮(35)设置于皮带(34)内部左端,并且从动轮(35)通过皮带(34)与主动轮(33)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10)底端设置有电动推杆(11),所述底座(7)底部设置有滑动装置(13);/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动推杆(11)和滑动装置(13),所述电动推杆(11)由外推杆(111)、内推杆(112)、电动推杆底座(113)、第二电机(114)、第一齿轮(115)、第二齿轮(116)、第三齿轮(117)、螺纹杆(118)和滑板(119)组成,所述外推杆(111)呈圆柱状,且顶端中部设置有内推杆(112),所述电动推杆底座(113)呈长方体状,且与外推杆(111)底部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14)与电动推杆底座(113)顶部右端固定连接,且两者的夹角为90°,所述第一齿轮(115)与第二电机(114)底部中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16)设置于第一齿轮(115)右端,并且第一齿轮(115)与第二齿轮(116)外表面相互啮合,所述第三齿轮(117)设置于第二齿轮(116)右端,并且第三齿轮(117)与第二齿轮(116)外表面相互啮合,所述螺纹杆(118)与第三齿轮(117)顶部转动连接,所述滑板(119)与螺纹杆(118)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18)设置于外推杆(111)内部中央,所述螺纹杆(118)与滑板(119)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内推杆(112)与连接板(1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装置(13)由底板(131)、固定件(132)、手轮(133)、丝杆(134)、滑块(135)和固定板(136),所述底板(131)左端设置有固定件(132),所述手轮(133)与固定件(132)左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34)与手轮(133)右端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滑块(135)设置于丝杆(134)前端面三分之一处,所述固定板(136)设置于电动推杆底座(113)顶部左端,并且固定板(136)通过滑块(135)与丝杆(134)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136)与底座(7)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源线(14)、第一电机(32)和第二电机(114)均与控制器(4)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筛选功能的橡胶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进料口(1)、过滤网(2)、驱动装置(3)、控制器(4)、连接杆(5)、固定杆(6)、底座(7)、输送管(8)、出料口(9)、连接板(10)、连接支架(12)、电源线(14)、转轴(15)和螺旋叶片(16),所述进料口(1)内部设置有过滤网(2),所述驱动装置(3)设置于进料口(1)前端面底部,所述控制器(4)与驱动装置(3)前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5)与驱动装置(3)底部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6)设置于连接杆(5)底部,并且固定杆(6)贯穿于连接杆(5)前端面和背面,所述底座(7)与连接杆(5)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8)设置于进料口(1)底部右端,所述出料口(9)设置于输送管(8)右端底部,所述连接板(10)与输送管(8)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架(12)与底座(7)顶部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源线(14)设置于底座(7)右端后部,所述转轴(15)设置于输送管(8)内部中央,所述螺旋叶片(16)与转轴(15)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3)由外壳(31)、第一电机(32)、主动轮(33)、皮带(34)和从动轮(35)组成,所述外壳(31)内部右端设置有第一电机(32),所述主动轮(33)与第一电机(32)前端面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皮带(34)设置于主动轮(33)外表面,所述从动轮(35)设置于皮带(34)内部左端,并且从动轮(35)通过皮带(34)与主动轮(33)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10)底端设置有电动推杆(11),所述底座(7)底部设置有滑动装置(13);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动推杆(11)和滑动装置(13),所述电动推杆(11)由外推杆(111)、内推杆(112)、电动推杆底座(113)、第二电机(114)、第一齿轮(115)、第二齿轮(116)、第三齿轮(117)、螺纹杆(118)和滑板(119)组成,所述外推杆(111)呈圆柱状,且顶端中部设置有内推杆(112),所述电动推杆底座(113)呈长方体状,且与外推杆(111)底部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14)与电动推杆底座(113)顶部右端固定连接,且两者的夹角为90°,所述第一齿轮(115)与第二电机(114)底部中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16)设置于第一齿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革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瑞博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