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封胶条旋转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5999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门封胶条旋转打孔装置,旋转打孔装置包括打孔机构,打孔机构有安装架、打孔气缸和打孔刀,打孔气缸安装在安装架上,打孔刀与打孔气缸推杆连接,其特征在于,旋转打孔装置还包括底支撑组件和旋转调节组件,旋转调节组件安装在底支撑组件上部,打孔机构安装在旋转调节组件上,所述底支撑组件有横向支架、横向卡扣、垫块、底板和纵向支板,所述旋转调节组件有转柱、旋转卡板和调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简单,安装方便,打孔机构能够上下移动或左右移动,满足不同高度或宽度门封胶条的打孔要求,同时打孔机构能够360°旋转满足不同门封胶条不同方向的打孔要求,使用范围广泛,适合在门封胶条打孔生产时推广使用。

A rotating punching device for door sealing rubber str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封胶条旋转打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门封打孔装置领域,具体属于一种门封胶条旋转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冰箱门封是将磁条穿进门封胶条型腔内之后,通过焊接装置将相邻的门封胶条端部相互焊接,制成完整的冰箱门封产品。相邻的门封胶条端部在焊接时,门封胶条内部型腔容易相互粘连,致使冰箱门封产品出现塌角现象,导致冰箱门封产品不合格。解决冰箱门封塌角的办法是在焊接装置上加装防粘连块,防止焊接装置对相邻的门封胶条端部进行焊接时,门封胶条内部型腔相互粘连,避免冰箱门封产品出现塌角现象。由于增加了防粘连块,在对相邻的门封胶条端部进行焊接时,要先对门封胶条端部气囊进行打孔。目前普通的打孔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存在的以下问题:1,普通的打孔装置中打孔机构不能上下移动,无法对不同高度的门封胶条进行打孔作业;2,普通的打孔装置中打孔机构不能左右移动,无法对不同宽度的门封胶条进行打孔作业;3,普通的打孔装置中打孔机构不能360°旋转,无法对有打孔方向要求和带飞边、辅助气囊的门封胶条进行打孔作业。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门封胶条旋转打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门封胶条旋转打孔装置,通过对打孔机构、底支撑组件和旋转调节组件进行优化设计,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同时,本技术设计简单,安装方便,打孔机构能够上下移动或左右移动,满足不同高度或宽度门封胶条的打孔要求,同时打孔机构能够360°旋转满足不同门封胶条不同方向的打孔要求,使用范围广泛,适合在对门封胶条打孔时推广使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门封胶条旋转打孔装置,旋转打孔装置包括打孔机构,打孔机构有安装架、打孔气缸和打孔刀,打孔气缸安装在安装架上,打孔刀与打孔气缸推杆连接,其特征在于,旋转打孔装置还包括底支撑组件和旋转调节组件,旋转调节组件安装在底支撑组件上部,打孔机构安装在旋转调节组件上,所述底支撑组件有横向支架、横向卡扣、垫块、底板和纵向支板,横向支架整体成U形,横向支架两端通过横向卡扣,固定安装在门封胶条生产线传送带末端,垫块安装在横向支架上面,底板安装在垫块上面,纵向支板安装在底板上面,纵向支板与底板相互垂直,所述旋转调节组件有转柱、旋转卡板和调位板,转柱一端固定安装在纵向支板上部,旋转卡板卡装在转柱另一端,调位板有两块,两块调位板分别安装在旋转卡板上面和下面,所述调位板上有两个条形通槽。优选地,所述底支撑组件中纵向支板上部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两侧分别有一个带丝牙通孔。优选地,所述旋转调节组件中转柱内部有半圆形通孔,转柱一端安装在底支撑组件中纵向支板上部圆形通孔内。优选地,所述旋转调节组件中旋转卡板一端有卡口,卡口的侧面安装有螺杆,螺杆能够调节卡口的张开或合闭,旋转卡板另一端上面和下面分别有两个带丝牙盲孔。优选地,所述旋转卡板上的卡口和螺杆,螺杆旋紧后卡口合闭部分的内侧面呈圆形通孔状。优选地,所述打孔机构中安装架有固定板和移动板,固定板上有内凹榫槽,移动板上有外凸榫头,移动板榫头和固定板榫槽相互匹配,移动板榫头能够在固定板榫槽内上下移动或固定。优选地,所述打孔机构安装在旋转调节组件中调位板侧面。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对打孔机构、底支撑组件和旋转调节组件进行优化设计,制造出一种门封胶条旋转打孔装置。解决了普通的打孔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存在的以下问题:1,普通的打孔装置中打孔机构不能上下移动,无法对不同高度的门封胶条进行打孔作业;2,普通的打孔装置中打孔机构不能左右移动,无法对不同宽度的门封胶条进行打孔作业;3,普通的打孔装置中打孔机构不能360°旋转,无法对有打孔方向要求和带飞边、辅助气囊的门封胶条进行打孔作业。其中,1)打孔机构中安装架有固定板和移动板,固定板上有内凹榫槽,移动板上有外凸榫头,榫头和榫槽相互匹配,移动板榫头能够在固定板榫槽内上下移动,能够确保打孔机构上下移动,解决了打孔机构无法对不同高度的门封胶条,进行打孔作业的问题;2)调位板有两块,两块调位板分别安装在旋转卡板上面和下面,调位板上有两个条形通槽,能够确保打孔机构左右移动,解决了打孔机构无法对不同宽度的门封胶条,进行打孔作业的问题;3)底支撑组件有横向支架、横向卡扣、垫块、底板和纵向支板,横向支架整体成U形,横向支架两端通过横向卡扣,安装在胶条生产线传送带末端,垫块安装在横向支架上面,底板安装在垫块上面,纵向支板安装在底板上面,纵向支板上部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两侧分别有一个带丝牙通孔,旋转调节组件有转柱、旋转卡板和调位板,转柱一端安装在底支撑组件中纵向支板上部圆形通孔内,旋转卡板卡装在转柱另一端,调位板有两块,两块调位板分别安装在旋转卡板上面和下面,打孔机构安装在调位板上,能够确保打孔机构360°旋转,解决了打孔机构无法对有打孔方向要求和带飞边、辅助气囊的门封胶条进行打孔作业的问题。本技术设计简单,安装方便,打孔机构能够上下移动或左右移动,满足不同高度或宽度门封胶条的打孔要求,同时打孔机构能够360°旋转满足不同门封胶条不同方向的打孔要求,使用范围广泛,适合在对门封胶条打孔时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左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附图:一种门封胶条旋转打孔装置,旋转打孔装置包括打孔机构(1),打孔机构(1)有安装架(102)、打孔气缸(103)和打孔刀(101),打孔气缸(103)安装在安装架(102)上,打孔刀(101)与打孔气缸(103)推杆连接,其特征在于,旋转打孔装置还包括底支撑组件(2)和旋转调节组件(3),旋转调节组件(3)安装在底支撑组件(2)上部,打孔机构(1)安装在旋转调节组件(3)上,所述底支撑组件(2)有横向支架(202)、横向卡扣(201)、垫块(203)、底板(204)和纵向支板(205),横向支架(202)整体成U形,横向支架(202)两端通过横向卡扣(201),固定安装在门封胶条生产线传送带末端,垫块(203)安装在横向支架(202)上面,底板(204)安装在垫块(203)上面,纵向支板(205)安装在底板(204)上面,纵向支板(205)与底板(204)相互垂直,所述旋转调节组件(3)有转柱(303)、旋转卡板(302)和调位板(301),转柱(303)一端固定安装在纵向支板(205)上部,旋转卡板(302)卡装在转柱(303)另一端,调位板(301)有两块,两块调位板(301)分别安装在旋转卡板(302)上面和下面,所述调位板(301)上有两个条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封胶条旋转打孔装置,旋转打孔装置包括打孔机构,打孔机构有安装架、打孔气缸和打孔刀,打孔气缸安装在安装架上,打孔刀与打孔气缸推杆连接,其特征在于,旋转打孔装置还包括底支撑组件和旋转调节组件,旋转调节组件安装在底支撑组件上部,打孔机构安装在旋转调节组件上,所述底支撑组件有横向支架、横向卡扣、垫块、底板和纵向支板,横向支架整体成U形,横向支架两端通过横向卡扣,固定安装在门封胶条生产线传送带末端,垫块安装在横向支架上面,底板安装在垫块上面,纵向支板安装在底板上面,纵向支板与底板相互垂直,所述旋转调节组件有转柱、旋转卡板和调位板,转柱一端固定安装在纵向支板上部,旋转卡板卡装在转柱另一端,调位板有两块,两块调位板分别安装在旋转卡板上面和下面,所述调位板上有两个条形通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封胶条旋转打孔装置,旋转打孔装置包括打孔机构,打孔机构有安装架、打孔气缸和打孔刀,打孔气缸安装在安装架上,打孔刀与打孔气缸推杆连接,其特征在于,旋转打孔装置还包括底支撑组件和旋转调节组件,旋转调节组件安装在底支撑组件上部,打孔机构安装在旋转调节组件上,所述底支撑组件有横向支架、横向卡扣、垫块、底板和纵向支板,横向支架整体成U形,横向支架两端通过横向卡扣,固定安装在门封胶条生产线传送带末端,垫块安装在横向支架上面,底板安装在垫块上面,纵向支板安装在底板上面,纵向支板与底板相互垂直,所述旋转调节组件有转柱、旋转卡板和调位板,转柱一端固定安装在纵向支板上部,旋转卡板卡装在转柱另一端,调位板有两块,两块调位板分别安装在旋转卡板上面和下面,所述调位板上有两个条形通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封胶条旋转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支撑组件中纵向支板上部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两侧分别有一个带丝牙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邦龙杨杰汪昌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万朗磁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