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压花打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5999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7:36
一种新型压花打孔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内部支撑框以及安装在内部支撑框侧边的传动组,所述壳体左侧固定有模具盒;所述模具盒内放置有花模以及孔模;所述传动组包括传动轴、上滚轴以及下滚轴;所述传动轴、上滚轴以及下滚轴皆安装于内部支撑框上;所述传动轴外端穿过壳体连接把手;所述传动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上滚轴外端连接有第二齿轮以及第三齿轮;所述下滚轴外端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所述壳体上开有压花打孔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压花和打孔两大功能,是压花机和打孔机的全新组合,在内部结构和外壳连接上都进行了创新设计,从而实现压花、打孔二合一。

A new type of embossing pun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压花打孔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压花打孔机。
技术介绍
现有根据压花和打孔两大功能可以分为压花机和打孔机,压花机主要用于压花,其无法打孔;而打孔机主要用于打孔,其无法压花;两者皆功能单一,因此一种既可以进行打孔又可以进行压花的新型压花打孔机更适用于现在的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为了解决提供一种既可以进行打孔又可以进行压花的新型压花打孔机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新型压花打孔机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内部支撑框以及安装在内部支撑框侧边的传动组,所述壳体左侧固定有模具盒;所述模具盒内放置有花模以及孔模;所述传动组包括传动轴、上滚轴以及下滚轴;所述传动轴、上滚轴以及下滚轴皆安装于内部支撑框上;所述传动轴外端穿过壳体连接把手;所述传动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上滚轴外端连接有第二齿轮以及第三齿轮;所述下滚轴外端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所述壳体上开有压花打孔槽;当压花或打孔时,所述压花打孔槽上放置有上剪切板以及下剪切板,所述上剪切板上壁贴于上滚轴下方,所述下剪切板下壁贴于下滚轴上方。所述壳体包括中心壳、左壳、右壳、可转前壳以及可转后壳;所述左壳与右壳分别固定于中心壳的左右两侧;所述内部支撑框安装于中心壳内;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啮合、第三齿轮以及第四齿轮位于右壳内;所述模具盒固定于于右壳上方;所述可转前壳下端分别铰接于左壳与右壳前侧,上端通过磁石吸附于中心壳前侧上端;所述可转后壳下端分别铰接于左壳与右壳后侧,上端通过磁石吸附于中心壳后侧上方。所述中心壳左侧设有插条;所述模具盒侧边开设有插槽;所述模具盒通过插槽插置于插条上。所述压花打孔槽位于中心壳上;所述中心壳其压花打孔槽侧边开有第一断口;所述内部支撑框内侧开有与第一断口相对应的第二断口。所述上滚轴以及下滚轴左端皆通过轴承与内部支撑框连接。本技术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有压花和打孔两大功能,是压花机和打孔机的全新组合,在内部结构和外壳连接上都进行了创新设计,从而实现压花、打孔二合一。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压花打孔机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新型压花打孔机不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传动组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是本技术一种新型压花打孔机工作时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新型压花打孔机的爆炸图;图6是中心壳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参阅图1至图6。一种新型压花打孔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内部支撑框1以及安装在内部支撑框1侧边的传动组,所述壳体左侧固定有模具盒2;所述模具盒2内放置有花模3以及孔模4;所述传动组包括传动轴5、上滚轴6以及下滚轴7;所述传动轴5、上滚轴6以及下滚轴7皆安装于内部支撑框1上;所述传动轴5外端穿过壳体连接把手8;所述传动轴5上安装有第一齿轮9;所述上滚轴6外端连接有第二齿轮10以及第三齿轮11;所述下滚轴7外端连接有第四齿轮12;所述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0啮合,第三齿轮11与第四齿轮12啮合;所述壳体上开有压花打孔槽13;当压花或打孔时,所述压花打孔槽13上放置有上剪切板14以及下剪切板15,所述上剪切板14上壁贴于上滚轴6下方,所述下剪切板15下壁贴于下滚轴7上方。具体的,所述壳体包括中心壳41、左壳42、右壳43、可转前壳44以及可转后壳45;所述左壳42与右壳43分别固定于中心壳41的左右两侧;所述内部支撑框1安装于中心壳41内;所述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啮合、第三齿轮11以及第四齿轮12位于右壳43内;所述模具盒2固定于于右壳43上方;所述可转前壳44下端分别铰接于左壳42与右壳43前侧,上端通过磁石吸附于中心壳41前侧上端;所述可转后壳45下端分别铰接于左壳42与右壳43后侧,上端通过磁石吸附于中心壳41后侧上方。具体的,所述中心壳41左侧设有插条21;所述模具盒2侧边开设有插槽22;所述模具盒2通过插槽22插置于插条21上。具体的,所述压花打孔槽13位于中心壳41上;所述中心壳41其压花打孔槽13侧边开有第一断口23;所述内部支撑框1内侧开有与第一断口23相对应的第二断口24。具体的,所述上滚轴6以及下滚轴7左端皆通过轴承25与内部支撑框1连接。使用说明:本技术不使用时(参考图2),模具盒2通过插槽22插置于插条21上,而可转前壳44上端通过磁石吸附于中心壳41前侧上端,可转后壳45上端通过磁石吸附于中心壳41后侧上方,具体的,可转前壳44以及可转后壳45上皆安装有第一磁石31,而中心壳41前后侧皆安装有与第一磁石31相对应的第二磁石32,第一磁石31吸附于第二磁石32上。当本技术使用时,根据客户的需要,打开模具盒2,将花模3或孔模4取出,例如客户需要打孔则将模具内的孔模4取出,如果客户需要压花则将花模3取出,取出之后,将可转前壳44以及可转后壳45转动至图1所示,在压花打孔槽13内放入上剪切板14以及下剪切板15,而上剪切板14以及下剪切板15之间需要放入所要打孔或压花的纸张51,当然还需要在纸张51与剪切板(剪切板指的是上剪切板14或下剪切板15)之间还需放入花模3或孔模4(如果客户需要打孔则放入孔模4,如果客户需要压花则放入花模3),这时转动把手8,把手8带动传动轴5转动,而传动轴5带动第一齿轮9,第一齿轮9再带动上滚轴6、第二齿轮10以及第三齿轮11转动,而第三齿轮11再带动下滚轴7与第四齿轮12转动,上滚轴6与下滚轴7带动上剪切板14、下剪切板15、纸张51以及模具(模具指的是孔模4或者花模3)向后移动,当纸张51与模具(模具指的是孔模4或者花模3)位于上滚轴6与下滚轴7之间时,上剪切板14与下剪切板15分别通过上剪切板14与下剪切板15对纸张51与模具(模具指的是孔模4或者花模3)进行挤压,从而使模具(模具指的是孔模4或者花模3)对纸张51进行打孔或印花,当模具为孔模4,纸张51为打孔,当模具为花模3,纸张51为印花,当纸张51打完孔或者印完花时,上剪切板14、下剪切板15、纸张51以及模具(模具指的是孔模4或者花模3)从中心壳41后侧出。当纸张51过大时,则可以取下模具盒2,因中心壳41其压花打孔槽13侧边开有第一断口23,内部支撑框1内侧开有与第一断口23相对应的第二断口24,因此纸张51过大部分可以从第一断口23以及第二断口24出,从而保证较大的纸张51也能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压花打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内部支撑框(1)以及安装在内部支撑框(1)侧边的传动组,所述壳体左侧固定有模具盒(2);所述模具盒(2)内放置有花模(3)以及孔模(4);所述传动组包括传动轴(5)、上滚轴(6)以及下滚轴(7);所述传动轴(5)、上滚轴(6)以及下滚轴(7)皆安装于内部支撑框(1)上;所述传动轴(5)外端穿过壳体连接把手(8);所述传动轴(5)上安装有第一齿轮(9);所述上滚轴(6)外端连接有第二齿轮(10)以及第三齿轮(11);所述下滚轴(7)外端连接有第四齿轮(12);所述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0)啮合,第三齿轮(11)与第四齿轮(12)啮合;所述壳体上开有压花打孔槽(13);当压花或打孔时,所述压花打孔槽(13)上放置有上剪切板(14)以及下剪切板(15),所述上剪切板(14)上壁贴于上滚轴(6)下方,所述下剪切板(15)下壁贴于下滚轴(7)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压花打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内部支撑框(1)以及安装在内部支撑框(1)侧边的传动组,所述壳体左侧固定有模具盒(2);所述模具盒(2)内放置有花模(3)以及孔模(4);所述传动组包括传动轴(5)、上滚轴(6)以及下滚轴(7);所述传动轴(5)、上滚轴(6)以及下滚轴(7)皆安装于内部支撑框(1)上;所述传动轴(5)外端穿过壳体连接把手(8);所述传动轴(5)上安装有第一齿轮(9);所述上滚轴(6)外端连接有第二齿轮(10)以及第三齿轮(11);所述下滚轴(7)外端连接有第四齿轮(12);所述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0)啮合,第三齿轮(11)与第四齿轮(12)啮合;所述壳体上开有压花打孔槽(13);当压花或打孔时,所述压花打孔槽(13)上放置有上剪切板(14)以及下剪切板(15),所述上剪切板(14)上壁贴于上滚轴(6)下方,所述下剪切板(15)下壁贴于下滚轴(7)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压花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中心壳(41)、左壳(42)、右壳(43)、可转前壳(44)以及可转后壳(45);所述左壳(42)与右壳(43)分别固定于中心壳(4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玉琴余苗苗顾星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