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框架加工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578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框架加工生产线,包括机架、两个打孔机构以及位于两个打孔机构之间的固定机构,打孔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C型座、位于C型座顶部的液压缸、与液压缸推杆自由端固定的冲针以及固定在C型座底部的下模,下模包括与C型座底部固定的座体、一端固定在座体上的芯棒,芯棒上开有供冲针插入的通孔,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下压板、可上下活动的上压板以及驱动上压板的驱动部,上压板、下压板均凹设有相互匹配的半圆形压紧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框架加工生产线,以解决传统的汽车座椅加工效率较低的问题。

Automobile seat frame processing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座椅框架加工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所谓的汽车座椅是坐车时乘坐的座椅;按照部位的话,大致可以分为:前排座椅:头枕、靠背、坐垫、(扶手),后排座椅:(头枕)、靠背、坐垫、侧翼、(扶手)。汽车座椅通常是由皮革、海绵包裹框架而制成,而汽车座椅框架则包括有若干管件,这些管件在加工时常常涉及到对管件的打孔、定位、进料等。现有技术中在进行管件打孔时,通常是由工人手持管件将其一端放置于加工设备上进行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管件晃动等影响加工精度的行为,而且工人的操作强度较大、安全系数低,而且每次只能加工管件一端,遇到管件两端都需要加工时,必须要加工两次才能够完成,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框架加工生产线,以解决传统的汽车座椅加工效率较低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汽车座椅框架加工生产线,包括机架、两个打孔机构以及位于两个打孔机构之间的固定机构,打孔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C型座、位于C型座顶部的液压缸、与液压缸推杆自由端固定的冲针以及固定在C型座底部的下模,下模包括与C型座底部固定的座体、一端固定在座体上的芯棒,芯棒上开有供冲针插入的通孔,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下压板、可上下活动的上压板以及驱动上压板的驱动部,上压板、下压板均凹设有相互匹配的半圆形压紧槽。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中的机架为所有零部件提供安装支撑,打孔机构用于管件端部孔的加工,而固定机构用于管件的装夹等,两个打孔机构的设置保证了能够同时对管件两端进行打孔操作。液压缸通过液压缸推杆带动冲针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冲针与芯棒的不断插入、脱出,对管件进行打孔加工。本装置利用驱动部带动上压板往复上下移动,配合下压板,即可实现对管件夹紧、松开;非常方便,摆脱了传统工艺对工人的依赖以及束缚,大大提升了加工质量以及精度,降低了劳动强度。进一步,驱动部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驱动盘、一端铰接在驱动盘边缘的连杆以及与机架滑动连接的滑动臂,滑动臂上端与连杆另一端铰接,滑动臂下端与上压板固定。进一步,所述座体与C型座底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进一步,下模还包括与C型座底部固定的支承块,支承块位于芯棒下方且顶面与芯棒相抵。通过设置支承块能够增加芯棒的支撑点,减小芯棒的悬臂长度,避免芯棒因悬臂过长而发生弯折。进一步,液压缸推杆自由端设有用于安装冲针的安装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汽车座椅框架加工生产线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打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C型座10、液压缸11、液压缸推杆12、冲针13、芯棒14、支承块15、下模16、驱动盘17、连杆18、上压板19。如图1所示,汽车座椅框架加工生产线,包括机架、两个打孔机构以及位于两个打孔机构之间的固定机构,如图2所示,打孔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C型座10、位于C型座顶部的液压缸11、与液压缸推杆12自由端固定的冲针13以及固定在C型座10底部的下模16,下模16包括与C型座10底部固定的座体、一端固定在座体上的芯棒14,芯棒14上开有供冲针13插入的通孔,如图3所示,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下压板、可上下活动的上压板19以及驱动上压板19的驱动部,上压板19、下压板均凹设有相互匹配的半圆形压紧槽。本装置中的机架为所有零部件提供安装支撑,打孔机构用于管件端部孔的加工,而固定机构用于管件的装夹等,两个打孔机构的设置保证了能够同时对管件两端进行打孔操作。液压缸11通过液压缸推杆12带动冲针13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冲针13与芯棒14的不断插入、脱出,对管件进行打孔加工。本装置利用驱动部带动上压板19往复上下移动,配合下压板,即可实现对管件夹紧、松开;非常方便,摆脱了传统工艺对工人的依赖以及束缚,大大提升了加工质量以及精度,降低了劳动强度。驱动部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驱动盘17、一端铰接在驱动盘17边缘的连杆18以及与机架滑动连接的滑动臂,滑动臂上端与连杆18另一端铰接,滑动臂下端与上压板19固定。下模16还包括与C型座底部固定的支承块15,支承块15位于芯棒14下方且顶面与芯棒14相抵。通过设置支承块15能够增加芯棒14的支撑点,减小芯棒14的悬臂长度,避免芯棒14因悬臂过长而发生弯折。液压缸推杆12自由端设有用于安装冲针13的安装板。座体与C型座10底部之间通过销定位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框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两个打孔机构以及位于两个打孔机构之间的固定机构,打孔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C型座、位于C型座顶部的液压缸、与液压缸推杆自由端固定的冲针以及固定在C型座底部的下模,下模包括与C型座底部固定的座体、一端固定在座体上的芯棒,芯棒上开有供冲针插入的通孔,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下压板、可上下活动的上压板以及驱动上压板的驱动部,上压板、下压板均凹设有相互匹配的半圆形压紧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框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两个打孔机构以及位于两个打孔机构之间的固定机构,打孔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C型座、位于C型座顶部的液压缸、与液压缸推杆自由端固定的冲针以及固定在C型座底部的下模,下模包括与C型座底部固定的座体、一端固定在座体上的芯棒,芯棒上开有供冲针插入的通孔,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下压板、可上下活动的上压板以及驱动上压板的驱动部,上压板、下压板均凹设有相互匹配的半圆形压紧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框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驱动部包括转动设置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越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