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碱尘在炉气管线干、湿交界处结疤堵塞的喷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5600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碱尘在炉气管线干、湿交界处结疤堵塞的喷淋装置,包括中心筒、横管和洗涤塔,所述横管的左端与中心筒的顶部侧壁之间设置有弯头,所述横管内设置有左侧L型喷淋管和右侧L型喷淋管,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和右侧L型喷淋管相对设置在横管内,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和右侧L型喷淋管水平段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开孔,且所述弯头正下方的左侧L型喷淋管的水平段只在中下部开设开孔,所述右侧L型喷淋管的水平段、偏离弯头正下方的左侧L型喷淋管的水平段部分的同一圆周面上的开孔呈圆周陈列分布,所述弯头与横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喷淋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纯碱煅烧炉炉气在三通管线的“干、湿交界处”结碱疤的问题。

A spray device to prevent alkali dust from forming scar and blocking at the dry and wet junction of furnace gas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碱尘在炉气管线干、湿交界处结疤堵塞的喷淋装置
本技术涉及纯碱制备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防止碱尘在炉气管线干、湿交界处结疤堵塞的喷淋装置。
技术介绍
煅烧炉是纯碱制备行业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其煅烧所产生的炉气需要经过三通管线(弯头、中心筒和横管)输送至洗涤塔洗涤后再排放,现有的弯头多采用90度或45度的方式连接中心筒与横管,由于炉气主要含有水蒸汽和碱尘,炉气在经过三通管线输送时容易在三通管线的内部形成碱疤,需定期停炉清理,否则会造成三通管线堵塞,影响煅烧炉操作系统的整体平衡。为解决上述问题,通常是在弯头处设施喷淋装置,但喷淋并不能有效阻断水汽的上升,故依然不能解决三通管线结碱疤的问题,反倒使碱疤集中在三通管线的“干、湿交界处”,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避免碱尘在三通管线内壁的“干、湿交界处”结碱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防止碱尘在炉气管线干、湿交界处结疤堵塞的喷淋装置,解决了纯碱煅烧炉炉气在三通管线的“干、湿交界处”结碱疤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碱尘在炉气管线干、湿交界处结疤堵塞的喷淋装置,包括中心筒、横管和洗涤塔;所述横管水平设置在所述中心筒和洗涤塔之间,所述横管的右端与所述洗涤塔的侧壁相连通,所述横管的左端与所述中心筒的顶部侧壁之间设置有弯头,所述弯头的一端与所述中心筒的顶部侧壁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横管左端的上部相连通,所述弯头与中心筒之间的夹角小于90°,所述弯头从上端到下端圆弧过渡,所述横管内设置有喷淋管线,所述喷淋管线包括左侧L型喷淋管和右侧L型喷淋管,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和右侧L型喷淋管相对设置在所述横管内,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和右侧L型喷淋管的其中一端均穿过所述横管的顶壁并突出于所述横管上,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横管左端的内壁,所述右侧L型喷淋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横管的右端并突出在所述洗涤塔内,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和右侧L型喷淋管水平段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开孔,且所述弯头正下方的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的水平段只在中下部开设开孔,所述右侧L型喷淋管的水平段、偏离所述弯头正下方的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的水平段部分的同一圆周面上的所述开孔呈圆周陈列分布,所述弯头与横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喷淋头,所述喷淋头位于所述横管的上部且正对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的正上方,所述喷淋头通过L型管道固定在所述弯头的内壁上,所述L型管道的上端穿过所述弯头并突出于弯头外。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右侧L型喷淋管和L型管道均为Φ57mm不锈钢材质的管材。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孔呈长条形,且大小为20mm*3mm。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淋头呈圆锥形,且所述喷洒头的出水端的缩径为Φ12mm。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侧L型喷淋管(52)的水平段、偏离所述弯头(4)正下方的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51)的水平段部分的同一圆周面上的所述开孔的数量为3个,且3个开孔呈圆周陈列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止碱尘在炉气管线干、湿交界处结疤堵塞的喷淋装置,包括中心筒、横管和洗涤塔,所述横管水平设置在所述中心筒和洗涤塔之间,所述横管的左端与中心筒的顶部侧壁之间设置有弯头,所述横管内设置有喷淋管线,所述喷淋管线包括左侧L型喷淋管和右侧L型喷淋管,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和右侧L型喷淋管左右对称设置在横管内,位于所述横管内的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和右侧L型喷淋管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开孔,且所述弯头正下方的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部分只在底部开设开孔,所述右侧L型喷淋管、偏离所述弯头正下方的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部分的同一圆周面上的所述开孔呈圆周陈列分布,所述弯头与横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喷淋头,所述喷淋头位于所述横管的上部且正对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的正上方,当含碱尘的炉气从中心筒通过弯头进入横管中时,左侧L型喷淋管和右侧L型喷淋管可以进行360度全方位的喷洒洗涤,使横管的内壁充分接触洗涤液,从而无法形成碱疤,使碱尘被洗涤溶解后流至洗涤塔内,经洗涤后排放出去;弯头正下方的左侧L型喷淋管只在下方开孔喷洒,上方未开孔是为了防止喷淋液流向弯头从而使弯头和中心筒中产生结碱疤;左侧L型喷淋管上方的弯头下端设置喷淋头,既可以对弯头与横管连接处的碱尘进行洗涤溶解,又可以避免洗涤液自身形成的水幕向上流动,从而对整个横管产生的水汽起到了阻断的作用,达到了消除“干、湿交界面”的效果,有效地解决了纯碱煅烧炉炉气在三通管线的“干、湿交界处”结碱疤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左侧L型喷淋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右侧L型喷淋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心筒,2-横管,3-洗涤塔,4-弯头,5-喷淋管线,6-喷淋头,51-左侧L型喷淋管,52-右侧L型喷淋管,61-L型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碱尘在炉气管线干、湿交界处结疤堵塞的喷淋装置,包括中心筒1、横管2和洗涤塔3,所述横管2水平设置在所述中心筒1和洗涤塔3之间,所述横管2的右端与所述洗涤塔3的侧壁相连通,所述横管2的左端与所述中心筒1的顶部侧壁之间设置有弯头4,所述弯头4的一端与所述中心筒1的顶部侧壁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横管2左端的上部相连通,所述弯头4与中心筒1之间的夹角小于90°,所述弯头4从上端到下端圆弧过渡,所述横管2内设置有喷淋管线5,所述喷淋管线5包括左侧L型喷淋管51和右侧L型喷淋管52,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51和右侧L型喷淋管52相对设置在所述横管2内,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51水平段的端点和右侧L型喷淋管52水平段的端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51和右侧L型喷淋管52的其中一端均穿过所述横管2的顶壁并突出于所述横管2上,便于与外界洗涤液输送管道相连通;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51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横管2左端的内壁,所述右侧L型喷淋管5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横管2的右端并突出在所述洗涤塔3内,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51)和右侧L型喷淋管(52)水平段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开孔,且所述弯头(4)正下方的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51)的水平段只在中下部开设开孔,弯头4下方的左侧L型喷淋管51只在下方开孔喷洒,上方未开孔是防止喷淋液通过弯头4进入中心筒1产生碱疤,所述右侧L型喷淋管(52)的水平段、偏离所述弯头(4)正下方的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51)的水平段部分的同一圆周面上的所述开孔呈圆周陈列分布,开孔的圆周陈列分布可以使喷淋管线5进行360度全方位的喷洒洗涤,使横管6内壁充分接触洗涤液,从而无法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碱尘在炉气管线干、湿交界处结疤堵塞的喷淋装置,包括中心筒(1)、横管(2)和洗涤塔(3),其特征在于:/n所述横管(2)水平设置在所述中心筒(1)和洗涤塔(3)之间,所述横管(2)的右端与所述洗涤塔(3)的侧壁相连通,所述横管(2)的左端与所述中心筒(1)的顶部侧壁之间设置有弯头(4),所述弯头(4)的一端与所述中心筒(1)的顶部侧壁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横管(2)左端的上部相连通,所述弯头(4)与中心筒(1)之间的夹角小于90°,所述弯头(4)从上端到下端圆弧过渡,所述横管(2)内设置有喷淋管线(5),所述喷淋管线(5)包括左侧L型喷淋管(51)和右侧L型喷淋管(52),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51)和右侧L型喷淋管(52)相对设置在所述横管(2)内,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51)和右侧L型喷淋管(52)的其中一端均穿过所述横管(2)的顶壁并突出于所述横管(2)上,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51)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横管(2)左端的内壁,所述右侧L型喷淋管(5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横管(2)的右端并突出在所述洗涤塔(3)内,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51)和右侧L型喷淋管(52)水平段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开孔,且所述弯头(4)正下方的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51)的水平段只在中下部开设开孔,所述右侧L型喷淋管(52)的水平段、偏离所述弯头(4)正下方的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51)的水平段部分的同一圆周面上的所述开孔呈圆周陈列分布,所述弯头(4)与横管(2)的连接处设置有喷淋头(6),所述喷淋头(6)位于所述横管(2)的上部且正对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51)的正上方,所述喷淋头(6)通过L型管道(61)固定在所述弯头(4)的内壁上,所述L型管道(61)的上端穿过所述弯头(4)并突出于弯头(4)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碱尘在炉气管线干、湿交界处结疤堵塞的喷淋装置,包括中心筒(1)、横管(2)和洗涤塔(3),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管(2)水平设置在所述中心筒(1)和洗涤塔(3)之间,所述横管(2)的右端与所述洗涤塔(3)的侧壁相连通,所述横管(2)的左端与所述中心筒(1)的顶部侧壁之间设置有弯头(4),所述弯头(4)的一端与所述中心筒(1)的顶部侧壁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横管(2)左端的上部相连通,所述弯头(4)与中心筒(1)之间的夹角小于90°,所述弯头(4)从上端到下端圆弧过渡,所述横管(2)内设置有喷淋管线(5),所述喷淋管线(5)包括左侧L型喷淋管(51)和右侧L型喷淋管(52),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51)和右侧L型喷淋管(52)相对设置在所述横管(2)内,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51)和右侧L型喷淋管(52)的其中一端均穿过所述横管(2)的顶壁并突出于所述横管(2)上,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51)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横管(2)左端的内壁,所述右侧L型喷淋管(5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横管(2)的右端并突出在所述洗涤塔(3)内,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51)和右侧L型喷淋管(52)水平段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开孔,且所述弯头(4)正下方的所述左侧L型喷淋管(51)的水平段只在中下部开设开孔,所述右侧L型喷淋管(52)的水平段、偏离所述弯头(4)正下方的所述左侧L型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宝黄超李建刚刘勇王永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晶昊盐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