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饲料分流功能的自动饲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5188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畜牧工程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饲料分流功能的自动饲喂系统。本系统包括畜舍、料仓以及送料输送带和饲喂输送带;本系统还包括饲料转向器,饲料转向器包括盘面水平布置的分料盘,分料盘的盘腔构成用于容纳饲料的容纳腔,所述分料盘盘沿处设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连通送料输送带出料端而出料口连通饲喂输送带的进口端;分料盘的容纳腔内设置有可转动的分料板,以便利用分料板将进料口处导入的饲料拨送到出料口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实现饲养与畜舍分离的前提下,有效的解决了饲料路径转折时饲料易集聚的问题,并同时实现了运输面为同一平面前提下的饲料高效运输功能。

An automatic feeding system with feed splitt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备饲料分流功能的自动饲喂系统
本技术属于畜牧工程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具备饲料分流功能的自动饲喂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集约化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人工喂料的动物饲养方式已然不能满足当下养殖业的发展。现有的动物饲喂系统都是使用固定式或牵引式TMR机或撒料车,其优点主要是节省人力,但其缺点是饲喂要在畜舍内完成,要求畜舍有足够宽的饲喂道,这对畜舍空间浪费大;再者,其要穿行在多个畜舍之间,这对动物防疫造成很大的困绕,给动物安全生产带来隐患;最后,这种饲喂系统使用成本高,噪音和污染大,而且对饲养人员要求高,不利于降低饲养成本。此外的,现有的饲喂系统中,饲料的运输往往是通过运输带来完成的,在运输带运输饲料的过程中则采用落差式结构进行传递,且出料的运输带在上,进料的运输带在下,同时出料运输带的下方设置有承接板以便供料给饲喂系统的料槽。上述结构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由于是落差式落料,这使得饲料在运输的某一阶段必然是处于悬空的抛物状态的,在有大风天气的条件下,质轻的抛物状态中的饲料很容易吹飞出去,不仅造成饲料的浪费现象,同时也对周遭环境产生污染。另一方面,在小空间内进行饲料运输时,不可避免存在饲料运输路径的弯折状况,这在现实中是通过两条运输带呈夹角安装来实现。由于饲料运输过程中没有设置导向设备,饲料往往易于在两条运输带的交界处也即饲料运输路径的转折处集聚,最终产生饲料堆积的情况,极大的影响了饲料的实际运输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可靠便捷且空间利用率极高的具备饲料分流功能的自动饲喂系统,其在实现饲养与畜舍分离的前提下,有效的解决了饲料路径转折时饲料易集聚的问题,并同时实现了运输面为同一平面前提下的饲料高效运输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饲料分流功能的自动饲喂系统,其特征在于:本系统包括用于安置牲畜的畜舍、作为饲料供应端的料仓以及衔接畜舍与料仓的输料组件;所述输料组件则包括输送方向彼此交叉且输送面等高度布置的送料输送带及饲喂输送带,料仓处饲料经由送料输送带而输送至饲喂输送带处,饲喂输送带的两侧构成用于安置畜舍的安置区,所述畜舍通过饲喂通道而通向饲喂输送带;本系统还包括饲料转向器,饲料转向器包括盘面水平布置的分料盘,分料盘的盘腔构成用于容纳饲料的容纳腔,所述分料盘盘沿处设置两个连通分料盘盘腔的缺口,该两个缺口分别为进料口和出料口,且进料口连通送料输送带出料端而出料口连通饲喂输送带的进口端;所述分料盘的容纳腔内设置有可转动的分料板,分料板的转动轴线平行分料盘轴线,以便利用分料板将进料口处导入的饲料拨送到出料口处。优选的,分料盘水平盘面处同轴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套设在旋转轴上,而旋转轴的轴线与分料盘的轴线彼此重合,旋转轴沿轴线向两侧分别延伸出拨料隔板;以旋转轴轴线为对称轴,旋转轴处延伸出的两段拨料隔板呈轴对称布置,且两轴对称布置的拨料隔板构成了S型的弧形板状的分料板,且分料板的S型的凹口朝向方向与分料板旋转方向同向;所述进料口及出料口由分料盘盘沿凹入至分料盘盘底处。优选的,所述拨料隔板上设置有用于增强拨料隔板工作强度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水平向的固定于其中一段拨料隔板板面处,并沿旋转轴的径向跨过旋转轴轴身后延伸至另一段拨料隔板的同侧板面处;所述加强筋为两组且沿旋转轴轴长方向依序布置;在拨料隔板的另一侧板面处同样设置两组加强筋。优选的,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的端口处分别设置用于启闭上述进料口与出料口的可移门,可移门包括缺口朝向分料盘中心处的半圆弧状的弧形板,分料盘缺口旁的两侧设置有O型的卡接口,弧形板的两端分别沿分料盘周向延伸并穿设在两卡接口内,从而用于启闭分料盘的两缺口;可移门上设置有方便使用的把手。优选的,畜舍的通向饲喂输送带的牲畜行进路径两侧布置护栏从而形成饲喂通道;畜舍的朝向饲喂通道的一侧布置用于启闭畜舍的门栏,而饲喂通道与饲喂输送带之间则设置围栏用以控制牲畜取食;饲喂通道的一侧布置水平铰接支座,水平铰接支座处铰接设置翘杆,翘杆的一端送铰接于门栏一侧处而另一端水平铰接于围栏同侧处;以一组翘杆搭配一组水平铰接支座而形成一组翘板单元,所述翘板单元为两组且分置于饲喂通道的两侧处;所述门栏及围栏均通过位于相应栏体两侧处的轨槽而产生铅垂向滑轨导向动作。优选的,本系统还包括起遮蔽作用的遮蔽棚,所述的遮蔽棚设置于送料输送带和/或饲喂输送带的上方。优选的,本系统还包括供工作人员行走的检料走道,所述的检料走道位于饲喂输送带的两侧。优选的,本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及饲料搅拌机,所述的饲料搅拌机位于料仓内部,其底部设有卸料口,且卸料口位于送料输送带的进料端正上方;所述的控制器连接相应电机以便分别驱动饲料搅拌机、送料输送带及饲喂输送带。优选的,所述的送料输送带和/或饲喂输送带的上方设置有消毒喷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上述结构,一方面,本系统以畜舍、供料输送带、饲喂输送带及饲喂通道的设立,通过合理分配各者衔接关系,各部分彼此独立而又彼此协调联动,最终有效实现了饲养与畜舍的分离,不仅不妨碍动物防疫程序,同时也有利于动物健康养殖。另一方面,通过利用饲料转向器来衔接供料输送带与饲喂输送带,从而满足了小空间多转折的运输路径需要,实现了两相邻输送带输送路径转折时的可靠运料目的。通过抛弃了原有饲料在运输中采用的落差式结构,而采用了进料口与出料口位于同一平面的分料盘,此时分料盘的进料口与进料通道连接在一起,出料口与出料通道连接在一起,从而饲料在运输过程中始终在同一平面传递;又由于分料盘内分料板的旋转拨动和盘沿导向作用,使得饲料在运输过程中可完全的从出料口折回传递到进料口,从而减少甚至避免了饲料运输路径转折时的饲料堆积情况的产生,其空间利用率更高,操作起来更为便捷高效。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方案,分料板采用构成S型弧形结构的拨料隔板。拨料隔板的凹口始终指向自身的运动方向,使得饲料经由分料板导向时,不会产生卡草现象。当饲料从出料口流入分料盘内,驱动装置带动分料板进行转动,经由分料板对容纳腔内饲料拨动动作而转动到进料口处时,此时分料板将容纳腔内的饲料拨到进料口,进而完成分料板的导向运料操作。3)、在前述弧形的拨料隔板设立的同时,本技术还设置有防止拨料隔板损坏的加强部件。通过在旋转轴与拨料隔板上设置加强筋,无论分料盘中的饲料为干草料或湿草料时,拨料隔板都更能承受相应的负载,从而降低拨料隔板损坏情况的发生。4)、可移门的设置是为了开关分料盘,通过在分料盘缺口的两侧外壁上设置卡接口,通过缺口朝向分料盘中心处的半圆弧状的弧形板穿过卡接口对分料盘的缺口进行打开和闭合,使得分料盘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随时开关。尤其是诸如临时需要清理饲喂输送带或临时需要整理饲料转向器时,都可以通过可移门的关闭功能来实现供料输送带出料端的关闭以及饲喂输送带的进口端的关闭目的,其使用极为灵活便捷。5)、本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及饲料搅拌机。饲料搅拌机底部设有卸料口,卸料口位于送料输送带上方;控制器与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饲料分流功能的自动饲喂系统,其特征在于:本系统包括用于安置牲畜的畜舍(10)、作为饲料供应端的料仓(20)以及衔接畜舍(10)与料仓(20)的输料组件;所述输料组件则包括输送方向彼此交叉且输送面等高度布置的送料输送带(30)及饲喂输送带(40),料仓(20)处饲料经由送料输送带(30)而输送至饲喂输送带(40)处,饲喂输送带(40)的两侧构成用于安置畜舍(10)的安置区,所述畜舍(10)通过饲喂通道(50)而通向饲喂输送带(40);本系统还包括饲料转向器(60),饲料转向器(60)包括盘面水平布置的分料盘(61),分料盘(61)的盘腔构成用于容纳饲料的容纳腔,所述分料盘(61)盘沿处设置两个连通分料盘(61)盘腔的缺口,该两个缺口分别为进料口(60a)和出料口(60b),且进料口(60a)连通送料输送带(30)出料端而出料口(60b)连通饲喂输送带(40)的进口端;所述分料盘(61)的容纳腔内设置有可转动的分料板,分料板的转动轴线平行分料盘(61)轴线,以便利用分料板将进料口(60a)处导入的饲料拨送到出料口(60b)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饲料分流功能的自动饲喂系统,其特征在于:本系统包括用于安置牲畜的畜舍(10)、作为饲料供应端的料仓(20)以及衔接畜舍(10)与料仓(20)的输料组件;所述输料组件则包括输送方向彼此交叉且输送面等高度布置的送料输送带(30)及饲喂输送带(40),料仓(20)处饲料经由送料输送带(30)而输送至饲喂输送带(40)处,饲喂输送带(40)的两侧构成用于安置畜舍(10)的安置区,所述畜舍(10)通过饲喂通道(50)而通向饲喂输送带(40);本系统还包括饲料转向器(60),饲料转向器(60)包括盘面水平布置的分料盘(61),分料盘(61)的盘腔构成用于容纳饲料的容纳腔,所述分料盘(61)盘沿处设置两个连通分料盘(61)盘腔的缺口,该两个缺口分别为进料口(60a)和出料口(60b),且进料口(60a)连通送料输送带(30)出料端而出料口(60b)连通饲喂输送带(40)的进口端;所述分料盘(61)的容纳腔内设置有可转动的分料板,分料板的转动轴线平行分料盘(61)轴线,以便利用分料板将进料口(60a)处导入的饲料拨送到出料口(60b)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饲料分流功能的自动饲喂系统,其特征在于:分料盘(61)水平盘面处同轴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套设在旋转轴(62)上,而旋转轴(62)的轴线与分料盘(61)的轴线彼此重合,旋转轴(62)沿轴线向两侧分别延伸出拨料隔板(63);以旋转轴(62)轴线为对称轴,旋转轴(62)处延伸出的两段拨料隔板(63)呈轴对称布置,且两轴对称布置的拨料隔板(63)构成了S型的弧形板状的分料板,且分料板的S型的凹口朝向方向与分料板旋转方向同向;所述进料口(60a)及出料口(60b)由分料盘(61)盘沿凹入至分料盘(61)盘底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饲料分流功能的自动饲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隔板(63)上设置有用于增强拨料隔板(63)工作强度的加强筋(64),所述加强筋(64)水平向的固定于其中一段拨料隔板(63)板面处,并沿旋转轴(62)的径向跨过旋转轴(62)轴身后延伸至另一段拨料隔板(63)的同侧板面处;所述加强筋(64)为两组且沿旋转轴(62)轴长方向依序布置;在拨料隔板(63)的另一侧板面处同样设置两组加强筋(6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具备饲料分流功能的自动饲喂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春环张子军陈家宏程箫朱雯张彦孙智鹏李春艳孙凤飞卓显李晓锐陈亚乐贾小姣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