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置结构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597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23:08
本公开涉及一种悬置结构和车辆,所述悬置结构包括液压悬置,所述液压悬置包括限位支架、流道组件、液压主簧组件及皮碗组件,所述限位支架与所述皮碗组件连接形成腔体,所述流道组件与所述液压主簧组件硫化连接后装配在所述皮碗组件的内侧形成有第一液室、第二液室、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流道组件与第一液室连通,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通过电磁阀组件连通,流道组件通过电磁阀组件与第二液室连通,将流道组件的流道设置为两个,通过电磁阀组件控制第二流道的开闭和流道组件与第二液室的连通使悬置结构工作在单流道单频率减振模式或双流道双频率减振模式,可满足车辆不同振动频率的隔振需求,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隔振频率单一的问题。

Mounting structure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置结构和车辆
本公开涉及汽车悬置
,特别涉及一种悬置结构和使用该悬置结构的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消费者对汽车的NVH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混合动力车不同工况不同频率工作时,要求悬置结构在对应频率下具备足够大的能量,即输出力足够大,以抵消激振力,现有的悬置均为单流道式液压悬置,单流道式液压悬置作动时,输出力有限,不能满足混合动力车型不同工况不同频率抵消振动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置结构和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流道式液压悬置输出力有限,不能满足混合动力车型不同工况不同频率抵消振动要求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悬置结构,所述悬置结构包括限位支架、流道组件、液压主簧组件及皮碗组件,所述限位支架与所述皮碗组件连接形成腔体,所述皮碗组件的上端具有开口,所述液压主簧组件与所述皮碗组件的开口位置、中部及底部过盈配合形成第一液室、第二液室和第一空腔,所述流道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内与所述液压主簧组件硫化连接后与所述皮碗组件的侧部和底部过盈配合形成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流道组件通过所述液压主簧组件上的第一流液口与所述第一液室连通,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通过电磁阀组件连通,所述流道组件通过电磁阀组件与所述第二液室连通。本公开的悬置结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流道组件的流道设置为两个,且可根据车辆的发动机的振动频率通过电磁阀组件控制第二流道的开闭和流道组件与第二液室的连通使悬置结构工作在单流道单频率减振模式或双流道双频率减振模式,对车辆的发动机的振动频率进行区分,可满足车辆的发动机的不同振动频率的隔振需求,整车舒适性更好。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悬置结构,所述流道组件设置为一端具有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流道组件空腔开口的一侧与所述皮碗组件的侧壁过盈配合,沿着所述空腔周向环绕设置有将所述空腔分隔形成相邻的两个空腔的隔板,所述相邻的两个空腔形成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位于所述第一流道的外侧环绕所述第一流道设置。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悬置结构,所述悬置结构为主动悬置结构,还包括作动器,所述作动器的底座与所述限位支架和所述皮碗组件形成的腔体的底部连接。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悬置结构,所述液压主簧组件包括主簧内芯和主簧橡胶,所述主簧内芯硫化连接在所述主簧橡胶上端开口的内侧,所述主簧橡胶的下端外侧与所述流道组件靠近所述第一流道的一侧壁硫化连接;所述皮碗组件包括皮碗上骨架皮碗及皮碗下骨架,所述皮碗上骨架硫化连接在所述皮碗的上端内侧形成皮碗组件的上端开口,所述皮碗的下端硫化连接在所述皮碗下骨架的内侧,所述限位支架的端部与所述皮碗下骨架的外翻边连接,所述作动器的底座与所述皮碗下骨架的内翻边连接,所述主簧橡胶的上端过盈装配在所述皮碗上骨架内侧,所述流道组件的空腔开口的一侧过盈装配在所述皮碗下端的内侧,所述流道组件设置电磁阀组件的位置上侧壁与所述皮碗之间设置有间隙以形成与所述电磁阀组件连通的辅助流道,所述主簧橡胶上设置所述第一流液口,所述第一流道通过所述第一流液口与所述第一液室连接。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悬置结构,所述作动器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振动元件,所述振动元件上设置流道盖板,所述流道盖板上设置第二流液口,所述主簧橡胶与所述流道盖板之间形成第一液室,所述流道盖板与所述振动元件之间形成第三液室,所述第三液室通过所述第二流液口与所述第一液室连通,所述主簧橡胶与所述皮碗之间形成第二液室,所述第二液室通过所述辅助流道与所述电磁阀组件连通。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悬置结构,所述电磁阀组件设置在所述流道组件上,所述电磁阀组件沿着所述第一流道径向延伸依次穿过所述隔板、所述皮碗组件与电磁阀组件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悬置结构工作在单流道单频率减振模式,所述电磁阀组件连通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辅助流道,所述悬置结构工作在双流道双频率减振模式,所述电磁阀组件连通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后所述电磁阀组件还连通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辅助流道。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悬置结构,所述第一液室、第一流道、电磁阀组件和第二液室组成单频率减振流道,所述第一液室的液体从所述第一流液口流入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液体从所述电磁阀组件流入所述第二液室,液体在所述第一液室、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液室之间形成回流。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悬置结构,所述第一液室、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电磁阀组件及第二液室组成双频率减振流道,第一液室的液体分别从第一流液口流入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内的液体从所述电磁阀组件流入所述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内的液体从所述电磁阀组件流入第二液室,液体在所述第一液室、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及第二液室之间形成回流。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悬置结构,所述主簧内芯为铝芯,所述限位支架对应所述铝芯的上端的内侧设置有弹性结构,所述铝芯的上端高于所述主簧橡胶靠近所述弹性结构设置,所述铝芯的下端硫化连接在所述主簧橡胶内侧。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悬置结构。本公开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公开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悬置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悬置结构的流道组件的剖视图;图3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悬置结构输出力的特性对比图;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5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悬置结构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为底座,2为流道盖板,3为第一液室,4为第三液室,5为第二液室,6为作动器壳体,7为隔磁套筒,8为衔铁,9为拉杆,10为流道组件,101为第一流道,102为第二流道,103为隔板,11为弹簧,12为锁紧螺母,13为电磁阀组件,14为辅助流道,20为皮碗组件,201为皮碗上骨架,202为皮碗,203为皮碗下骨架,2031为外翻边,2032为内翻边,30为液压主簧组件,301为主簧内芯,302为主簧橡胶,3021为第一流液口,40为限位支架,401为弹性结构,50为铁芯,501为铁芯第一台肩,502为铁芯第二台肩,503为铁芯锥体,60为振动元件,601为振动元件支架,70为线圈,701为线圈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相对于车辆正常行驶的状态而言的,具体地,在车辆正常行驶时,朝向顶棚的方向为“上”,朝向地板的方向为“下”,朝向左车轮的方向为“左”,朝向右车轮的方向为“右”,“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外。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结构包括限位支架(40)、流道组件(10)、液压主簧组件(30)及皮碗组件(20),所述限位支架(40)与所述皮碗组件(20)连接形成腔体,所述皮碗组件(20)的上端具有开口,所述液压主簧组件(30)与所述皮碗组件(20)的开口位置、中部及底部过盈配合形成第一液室(3)、第二液室(5)和第一空腔,所述流道组件(10)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内与所述液压主簧组件(30)硫化连接后与所述皮碗组件(20)的侧部和底部过盈配合形成有第一流道(101)和第二流道(102),所述流道组件(10)通过所述液压主簧组件(30)上的第一流液口(3021)与所述第一液室(3)连通,所述第一流道(101)和所述第二流道(102)通过电磁阀组件(13)连通,所述流道组件(10)通过电磁阀组件(13)与所述第二液室(5)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结构包括限位支架(40)、流道组件(10)、液压主簧组件(30)及皮碗组件(20),所述限位支架(40)与所述皮碗组件(20)连接形成腔体,所述皮碗组件(20)的上端具有开口,所述液压主簧组件(30)与所述皮碗组件(20)的开口位置、中部及底部过盈配合形成第一液室(3)、第二液室(5)和第一空腔,所述流道组件(10)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内与所述液压主簧组件(30)硫化连接后与所述皮碗组件(20)的侧部和底部过盈配合形成有第一流道(101)和第二流道(102),所述流道组件(10)通过所述液压主簧组件(30)上的第一流液口(3021)与所述第一液室(3)连通,所述第一流道(101)和所述第二流道(102)通过电磁阀组件(13)连通,所述流道组件(10)通过电磁阀组件(13)与所述第二液室(5)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组件(10)设置为一端具有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流道组件(10)空腔开口的一侧与所述皮碗组件(20)的侧壁过盈配合,沿着所述空腔周向环绕设置有将所述空腔分隔形成相邻的两个空腔的隔板(103),所述相邻的两个空腔形成所述第一流道(101)和所述第二流道(102),所述第二流道(102)位于所述第一流道(101)的外侧环绕所述第一流道(101)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结构为主动悬置结构,还包括作动器,所述作动器的底座(1)与所述限位支架(40)和所述皮碗组件(20)形成的腔体的底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主簧组件(30)包括主簧内芯(301)和主簧橡胶(302),所述主簧内芯(301)硫化连接在所述主簧橡胶(302)上端开口的内侧,所述主簧橡胶(302)的下端外侧与所述流道组件(10)靠近所述第一流道(101)的侧壁硫化连接;所述皮碗组件(20)包括皮碗上骨架(201)、皮碗(202)及皮碗下骨架(203),所述皮碗上骨架(201)硫化连接在所述皮碗(202)的上端内侧形成皮碗组件(20)的上端开口,所述皮碗(202)的下端硫化连接在所述皮碗下骨架(203)的内侧,所述限位支架(40)的端部与所述皮碗下骨架(203)的外翻边(2031)连接,所述作动器的底座(1)与所述皮碗下骨架(203)的内翻边(2032)连接,所述主簧橡胶(302)的上端过盈装配在所述皮碗上骨架(201)内侧,所述流道组件(10)的空腔开口的一侧过盈装配在所述皮碗(202)下端的内侧,所述流道组件(10)设置电磁阀组件(13)的位置上侧壁与所述皮碗(202)之间设置有间隙以形成与所述电磁阀组件(13)连通的辅助流道(14),所述主簧橡胶(302)上设置所述第一流液口(3021),所述第一流道(101)通过所述第一流液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泽宇黄品超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