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电感抽取低压向芯片供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183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2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从电感抽取低压向芯片供电电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芯片供电电路复杂,且电能的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滤波电路、芯片驱动电路和输出滤波电路,芯片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及驱动芯片的周围电路;所述的驱动芯片的周围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驱动控制模块、反馈模块和芯片供电模块;所述的供电模块中包括能调节输出的储能元件,储能元件为驱动芯片供电。使用能控制输出的电感为驱动芯片供电,减少了电能在分压电阻上的损失,提高了电能的利用效率。整个电路只有三部分组成,电路简单,功能完善。

A low voltage power supply circuit from inductor to ch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电感抽取低压向芯片供电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芯片供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电感抽取低压向芯片供电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的LED驱动器中输入的都是市电,而电路中的LED驱动芯片需要的是电压远小于市电的直流5V、12V或24V电压,需要经过整流、滤波、降压、稳压之后才能给电路中的驱动芯片。为个给驱动芯片供电需要经过那么多电路,电路复杂、繁琐;且通常的减压电路都是通过电阻分压得到较低的电压,这样使得大部分的电能在电阻上转换成热能消耗掉了,这样就造成了能量的损失,电能的利用率降低了。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基于市电转化的芯片供电电路”,其公告号“CN206575337U”,包括整流滤波电路、调压电路和稳压芯片;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单相交流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调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负极输出端直接接地;单相交流电的N相输出端串接电感L1后,与所述调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调压电路的输出端串接二极管D4后,与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出端与电源接口正端连接,所述稳压芯片的接地端与电源接口负端连接。外加了其他芯片,电路复杂,电能的利用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芯片供电电路复杂,且电能的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从电感抽取低压向芯片供电电路,不需要额外的芯片,电路简单;通过电感提取低压,减少电能在电阻分压上的损耗,提高电能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专利技术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滤波电路、芯片驱动电路和输出滤波电路,芯片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及驱动芯片的周围电路;所述的驱动芯片的周围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驱动控制模块、反馈模块和芯片供电模块;驱动芯片周围电路中的各个模块均与驱动芯片相连接;所述的芯片供电模块中包括能调节输出的储能元件,储能元件为驱动芯片供电。采用能调节输出的储能元件,储能元件将整流滤波电路整流出来的直流电能储存,在释放时,通过调节,输出给驱动芯片电压,输出的电压小于整流出来的电压值,减少了在分压电阻上分的电压,降低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能量,从而避免了电能的浪费,提高了电能的利用效率。且电路结构简单,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电路。作为优选,所述的反馈模块包括电阻R12、电阻R6、电容C8和电容C7;电阻R12的第一端作为第一检测端,与驱动芯片的电流采样端连接;电阻R12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8的第一端,电容C8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6的第一端,电容C8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6的第二端,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驱动芯片的过压保护端;电容C8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7的第一端,电容C7的第二端连接驱动芯片的恒流输出补偿端。驱动芯片是型号为KP116的LED驱动器,驱动芯片电阻R12的第一端检测电流大小,根据阈值相比,阈值大小为恒流补偿输出端根据检测的结果,如果小于阈值,则补偿输出,使得电流达到阈值。保证了输出电流的稳定。作为优选,所述的芯片供电模块还包括电阻R7、电阻R8、电阻R5、电阻R4、二极管D6、电解电容C5和电容C6,所述的储能元件为电感L4;电感L4的第一端连接反馈模块中电阻R12的第二端,电感L4的第二端接地,电感L4的调整端连接电阻R7的第二端,电阻R7的第一端接反馈模块中电阻R6的第二端,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8的第一端,电阻R8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8的第一端接电阻R5的第一端,电阻R5的第二端接电阻R4的第一端,电阻R4的第二端接二极管D6的阳极,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电解电容C5的正端,电解电容C5的正端接电容C6的第一端,电解电容C5的负端接电容C6的第二端;电容C6的第二端接反馈模块中电容C7的第一端,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驱动芯片的供电端。芯片供电模块中的电阻R4和电阻R5为分压电阻,电感L4能储存整流滤波模块输出的直流电压,电感L4的调整端通过改变电感L4的匝数比来小电感L4的输出电压,如果电感L4的总匝数为N,与分压电阻相连的匝数为n,电感L4储存的总电压为V,那么电感L4通过调整端输出的电压Vout的大小为电感L4通过调整端输出给分压电阻的电压Vout小于总电压V,所以在分压电阻上消耗的电能降低,提高了电能的利用效率。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控制模块包括开关管;开关管的输入端接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开关管的控制端接驱动芯片的控制输出端,开关管的输出端接反馈模块的第一检测端。根据驱动芯片控制输出端输出的控制信号,开关管按照控制信号输出的频率通断,最高的开关频率能达到100kHz。开关管的通断能控制电感L4的状态时处于充电状态还是放电状态,控制输出,保持电路的持续稳定工作。作为优选,所述的开关管为N沟道的MOS管Q41,MOS管Q41的栅极是控制端,MOS管Q41的源极是输出端,MOS管Q41的漏极是输入端;驱动控制模块还包括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和二极管D7;MOS管Q41的栅极接电阻R11的第一端,电阻R11的第二端接MOS管Q41的源极;电阻R11的第一端接电阻R9的第一端,电阻R9的第一端接电阻R10的第一端,电阻R10的第二端接二极管D7的阳极,二极管D7的阴极接电阻R9的第二端;二极管D7的阴极接驱动芯片的控制输出端。MOS管Q41根据控制芯片输出的控制信号通断,MOS管Q41的通断能控制电感L4的状态时处于充电状态还是放电状态,当驱动芯片的输出控制端输出低电平,MOS管Q41截止,电感L4放电,当驱动芯片的输出控制端输出高电平时,MOS管Q41导通,电感L4充电;把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变为交流电,控制输出,保持电路的持续稳定工作。二极管D7,使得驱动芯片输出控制端输出低电平,MOS管Q41在断开的时候,MOS管Q41的栅极一直保持低电平,起到导流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的整流滤波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变压模块、整流模块、滤波模块和稳压模块。市电经过变压模块、整流模块、滤波模块和稳压模块,输出一个稳定的直流电,给后续的芯片驱动电路和输出滤波电路供电,驱动LED。作为优选,所述的变压模块包括的保险丝F1、压敏电阻VD11、共模电感L1、共模电感L2和电容C1;保险丝F1的第一端连接火线,保险丝F1的第二端连接压敏电阻VD11的第一端,压敏电阻VD11的第二端接零线,压敏电阻VD11的第一端接共模电感L1的第一输入端,压敏电阻VD11的第二端接共模电感L1的第二输入端;共模电感L1的第一输出端接共模电感L2的第一输入端,共模电感L1的第二输出端接共模电感L2的第二输入端,共模电感L2的第一输出端接电容C1的第一端,共模电感L2的第二端接电容C1的第二端;电容C1的第一端接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电容C1的第二端接整流模块的第二输入端。将交流市电变压,使得电压的大小在驱动芯片的高压启动端的范围内,启动驱动芯片,为电感L4充电。作为优选,所述的滤波模块包括电容C2、电感L3、电阻R1和电容C3;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电感L3的第一端,电感L3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3的第一端,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地,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电容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从电感抽取低压向芯片供电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滤波电路(1)、芯片驱动电路(2)和输出滤波电路(3),芯片驱动电路(2)包括驱动芯片(20)及驱动芯片周围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芯片周围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驱动控制模块(21)、反馈模块(22)和芯片供电模块(23);驱动芯片周围电路中的各个模块均与驱动芯片(20)相连接;所述的芯片供电模块(23)中包括能调节输出的储能元件,储能元件为驱动芯片(20)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电感抽取低压向芯片供电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滤波电路(1)、芯片驱动电路(2)和输出滤波电路(3),芯片驱动电路(2)包括驱动芯片(20)及驱动芯片周围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芯片周围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驱动控制模块(21)、反馈模块(22)和芯片供电模块(23);驱动芯片周围电路中的各个模块均与驱动芯片(20)相连接;所述的芯片供电模块(23)中包括能调节输出的储能元件,储能元件为驱动芯片(20)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电感抽取低压向芯片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馈模块(22)包括电阻R12、电阻R6、电容C8和电容C7;电阻R12的第一端作为第一检测端,与驱动芯片的电流采样端连接;电阻R12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8的第一端,电容C8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6的第一端,电容C8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6的第二端,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驱动芯片的过压保护端;电容C8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7的第一端,电容C7的第二端连接驱动芯片(20)的恒流输出补偿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从电感抽取低压向芯片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片供电模块(23)还包括电阻R7、电阻R8、电阻R5、电阻R4、二极管D6、电解电容C5和电容C6,所述的储能元件为电感L4;电感L4的第一端连接反馈模块中电阻R12的第二端,电感L4的第二端接地,电感L4的调整端连接电阻R7的第二端,电阻R7的第一端接反馈模块中电阻R6的第二端,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8的第一端,电阻R8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8的第一端接电阻R5的第一端,电阻R5的第二端接电阻R4的第一端,电阻R4的第二端接二极管D6的阳极,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电解电容C5的正端,电解电容C5的正端接电容C6的第一端,电解电容C5的负端接电容C6的第二端;电容C6的第二端接反馈模块中电容C7的第一端,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驱动芯片(20)的供电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从电感抽取低压向芯片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控制模块(21)包括开关管;开关管的输入端接整流滤波电路(1)的输出端,开关管的控制端接驱动芯片(20)的控制输出端,开关管的输出端接反馈模块(22)的第一检测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从电感抽取低压向芯片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管为N沟道的MOS管Q41,MOS管Q41的栅极是控制端,MOS管Q41的源极是输出端,MOS管Q41的漏极是输入端;驱动控制模块(21)还包括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和二极管D7;MOS管Q41的栅极接电阻R11的第一端,电阻R11的第二端接MOS管Q41的源极;电阻R11的第一端接电阻R9的第一端,电阻R9的第一端接电阻R10的第一端,电阻R10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印凌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凯耀照明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